陸寧榮,鄭 健
(廣西路橋工程集團有限公司,廣西 南寧 530200)
大跨徑拱橋多采用纜索吊運斜拉扣掛施工技術,塔架作為拱圈施工重要的受力構件,其安全性直接決定整個工程的成敗。傳統纜索吊塔架結構主要有萬能桿件塔架、鋼管混凝土立柱塔架或型鋼結構塔架。萬能桿件塔架[1-2]結構通過固定規格的細小構件搭積木的方式進行快速拼裝,具有施工成本低、桿件安拆方便快捷等優點,但是由于桿件數量多、桿件細小、結構剛度低等特點,導致施工工期長、安全風險大。因此,該種塔架結構類型多適應于中小跨徑的拱橋施工。以主跨530 m鋼管混凝土拱橋-合江長江一橋為例,其纜索吊運施工采用鋼管混凝土立柱塔架結構,該塔架結構剛度大,具有結構變形小、拱圈線形方便控制等特點。然而,鋼管混凝土塔架立柱不能周轉,且切割拆除工作量較大,導致施工成本高[3]。基于此,文獻[4-5]提出采用型鋼立柱和萬能桿件相結合的塔架結構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萬能桿件剛度低、桿件數量多的特點,然而也存在結構裝配化施工難度大、結構受力不均、材料用量大等問題。
基于此,本文提出一種裝配式重型鋼管塔架結構類型。該塔架主要由標準單元段、索鞍單元段、橫聯、塔頂鋼梁四部分組成,采用格構式結構設計,桿件均為標準件,圓形截面,通過螺栓連接,標準單元段與索鞍單元段以搭積木的形式進行組合安裝,100 m高塔架能在50 d內搭設完成,較傳統萬能桿件塔架結構可節省鋼材21.4%,桿件數量減少80%以上,縮減了20%以上施工工期,操作簡單高效、周轉率高。
某大橋為跨徑185 m下承式鋼箱拱橋,橋跨布置為30 m+185 m+30 m。主跨185 m鋼箱拱橋拱軸線為二次拋物線,理論跨徑為185 m,矢高為46.25 m,矢跨比為1∶4。拱肋采用單室箱型截面,截面尺寸由拱頂4.5 m×4.5 m線性漸變至拱底6.0 m×6.0 m。
單側主拱肋共分為10節段,以橋梁中心線對稱布置,兩岸以跨徑中心對稱,全橋共計10節段。各節段劃分見圖1。拱圈總重量為1 420 t,節段最大重量為217.8 t,橋面梁拱座及邊跨段采用支架支撐,橫向分5段(吊重控制在220 t以內)。

圖1 拱橋節段劃分圖(mm)
采用纜索吊運斜拉扣掛施工工藝,斜拉扣掛系統由錨拉板扣點、分配梁、前錨點、扣索、扣索鞍、后張拉錨固點等組成。
纜索吊裝系統塔架可采用裝配式重型鋼管塔架搭設,豎向主承重管采用φ610 mm×14 mm鋼管,立面斜桿采用φ219 mm×6 mm鋼管,水平橫桿和斜桿采用φ168 mm×5 mm鋼管,橫聯采用φ168 mm×6.5 mm水平鋼管和斜撐鋼管。立柱主管的橫向間距為4 m,縱向間距為4.9 m,豎向每個節間的高度也為4 m。
總體尺寸為:兩岸塔架高度均為105.05 m,橫橋向塔底總寬12 m,塔頂總寬17.5 m,順橋向塔底總寬4.9 m,塔頂總寬4.9 m。塔架構造如圖2所示。
通過Midas Civil軟件建模,對塔架進行力學計算,所需各單元類型、材料名稱和截面形狀尺寸如表1所示。
塔架在結構重力、主索力、扣索力、纜風索力以及風力的組合荷載作用下,重點考察最不利荷載組合作用下塔架的內力、應力、位移、反力、張力情況,分析結果是否符合行業現行有關標準要求,并提出改進建議。Midas Civil

圖2 塔架結構布置圖(m)
軟件用單元的體積和密度自動計算模型的自重,桁架、只受拉、只受壓或梁單元的自重等于“截面”和“材料”輸入的截面面積和比重乘以單元長度;主索力主要參考文獻[6]開展結構計算,扣索力按照文獻[7]方法計算。風荷載依據《起重機設計規范》(GB/T 3811-2008)計算,工作狀態風荷載取六級風對應的10 min時距平均風速為13.8 m/s,非工作狀態風荷載取十二級風對應的10 min時距平均風速為32.7 m/s。

表1 材料及桿件截面形狀尺寸一覽表
塔架在結構重力、主索力、扣索力、纜風索力以及風力的組合荷載作用下,重點考察最不利荷載組合作用下塔架的內力、應力、位移、反力、張力情況,分析結果是否符合行業現行有關標準要求,并提出改進建議。如表2所示。

表2 荷載組合說明表
2.4.1 強度計算(表3)
由表3分析可知,整個施工過程中結構應力均在允許范圍內,且最大應力為130.14 MPa,小于規范限值210 MPa,有較大的安全富余。

表3 塔架應力計算結果表(MPa)
2.4.2 位移計算
塔架塔頂位移所有荷載組合分析結果如表4所示。
由表4可知,100 m高塔架最大偏位為69.42 mm,小于規范限值250 mm,整個施工過程中結構剛度良好,且具有較大安全富余。

表4 塔架的位移計算結果表(mm)
2.4.3 穩定性計算
在最大懸臂階段,運用Midas Civil軟件進行屈曲分析計算程序,分別開展各個荷載組合作用下的穩定性驗算,計算結果如表5所示。由表5可知,6種荷載組合工況下,最小穩定性系數為49.8,大于規范限值4.0,結構穩定性良好。

表5 各屈曲模態下不同荷載工況的穩定性系數計算結果表
本文以某主跨185 m鋼箱截面單肋拱為依托工程,采用裝配式重型鋼管塔架進行結構設計,采用Midas Civil軟件對結構強度、剛度和穩定性進行計算分析,結果表明該方案設計合理且安全可靠,可為類似工程提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