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紹營
錦州市工業及民營經濟服務中心 遼寧 錦州 121000
科技創新與成果轉化服務平臺建設是促進科技服務經濟建設的關鍵核心所在,近年來,眾創空間增長迅速,如何充分利用好這方面的資源,是擺在我們科技工作者面前不可回避的首要問題。本人通過對科技成果的分析和工作的實際,摸索出了可行的建設思路和操作方法。下面就如何搭建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綜合網絡服務平臺建設,整合多方資源,提出幾點自己的看法。
建設成果發布平臺,讓好的項目或成果及時發布出去,增加轉化的成功率,好的項目、好的成果,不僅需要市場去發現,更需要有一個平臺向公眾進行展示,讓成果主動找市場。不管多么好的成果,都需要向公眾推介出來,如果做不到這一點,不管多么好的項目都有可能被雪藏,從而失去發展機會。這里說的成果主要包括:個人成果和企業成果。個人成果:其實在社會上有很多的創業者,他們有自己的想法和研究成果,但苦于沒有及時地把成果發布出來,而錯失了發展的機遇,沒有實現本地轉化,而是到其他省、市轉化落地,這對本地的經濟發展是最大的損失。不但個人成果是這樣,企業成果也是如此。由于沒有及時找到投資,缺少資金,從而使成果沒有真正實施,這也是非常遺憾的事情。如何做好科技成果轉化的最后一公里的工作,建立起成果轉化的綜合服務平臺,打造高質量綜合化、集成化的服務體系,促進科技成果高質量落地,助推區域振興、全方位振興,是擺在我們科技工作者面前的一大課題。
技術與成果交易平臺主要包括技術、成果交易信息、技術交易流程、交易的解決方案等。技術交易信息主要有個人或企業發布的技術、專利、成果轉讓、出售信息;技術交易平臺是技術成果、專利等發布到平臺上之后,有需要此成果、專利技術的單位,可以在線進行交易,交易款(或保證金)打到平臺賬戶,雙方通過確認后,交易款最后打到購買方賬戶中。如果交易過程中出現糾紛,將由平臺進行處理。
充分利用眾創空間、孵化器的優勢資源,建立以眾創空間為主的科技成果轉化體系。
其實這種孵化器是筆者最為不推薦的,但在現實中,確實存在這種情況。它更適合個人創業者。其實主要能為創業者提供辦公場所,辦公桌椅、網絡等,這也為創業者提供了最基本的創業辦公環境。
這種孵化器是筆者最為推薦的,但現實情況這種孵化器并不多見。有能力幫助創業者帶項目入駐后,孵化器有能力幫助其組建經營管理、財務、市場開發等創業團隊,制定商業計劃書、研發計劃、考核節點,開展內部管理、尋找合作伙伴,同時全權管理企業的勞資和人力資源等活動,避免了技術出身的創業者不擅長經營管理而導致項目夭折的可能。
不管理什么樣的眾創機構,筆者認為最好請專業的人力資源公司等有實力的單位為這些剛入駐的企業提供專業的服務,這樣才能真正起到扶持助推的作用,讓創業者有更多的時間忙于成果實施工作。
鼓勵各眾創空間真正實行市場化運作,即要能扶持項目、又要能為項目提供全方位的綜合服務。
目前,包括北京、上海、西安、浙江各地在內的多個地區尤其是高新區都在大力推進公共服務平臺的建設,以求加速相關研發成果的落地和轉化。規模很浩大、投資很有力,但是成效顯著的卻為數不多。我們可以探索企業股權分配方式為創業者占50%,孵化器20%,投資者20%,職工10%,各方利益得到了充分考慮,職工激勵股的方案也保證了初創階段團隊的穩定性和工作積極性。
新項目從研發到進入市場平均需要耗費數年,在此期間行業風向極有可能發生變化。所以在前期引進項目時,需要用發展的眼光預判5年甚至10年以后的走勢,做到眾創機構與項目企業共同推進項目的實施。
加強對眾創空間的考核機制,提高其服務能力和水平,建立激勵和考核機制,做到優勝劣汰。
平臺在收集成果、篩選和成果推廣過程中,組建各領域專家資源庫,對進入每一個階段的項目進行評審;建立項目“信用檔案”,將其執行情況做階段性記錄考評,并做好事前、事中、事后管理,做到項目推進過程中的全程評估。
科技成果轉化過程的薄弱環節多存在于從實驗室研發到實際規模生產推廣應用環節,許多研發人員缺乏相關經驗儲備[1]。服務平臺可考慮打造“成果轉化先行試驗區”,與專業機構合作,引進融資,研究整體解決方案,幫助企業補齊孵化環節的短板和不足。科技管理部門對眾創機構從業人員定期進行培訓,使從業人員熟練掌握成果轉化的基本知識,做到按規則辦事,提高成果轉化的成功率。同時,對做得比較好的眾創機構進行獎勵,對不符全標準的眾創機構進行處理,不合格的可以撤銷,保證眾創機構的服務質量和水平。
針對每一個進入中試階段的項目可由平臺招聘運營經理負責具體的進度管理、市場開發和成本控制,運營經理有權組建運營團隊,給予運營經理足夠的自主權。
集成服務由一體化的服務功能與個性化的服務內容相結合。一體化服務是通過打包、集成,為客戶或客戶群體提供多品種、多環節的綜合性服務,滿足科技成果轉化過程中共性的需求。個性化服務是通過客戶定制等方式,滿足科技成果轉化中的特殊需求,根據項目實際,制定特有的服務方式、服務方法。
通過共建共享資源,實現線上線下聯合協作,形成統一服務體系,通過平臺實現互動、共享的集成化的基本功能。線上服務重點通過在線咨詢、成果推介、企業需求、眾創服務機構、政策法規、政策解讀、企業入駐、項目轉化對接、科技信息服務等渠道,成果交易、技術交易打造科技成果轉化網上一站式工作服務平臺。線下服務主要開展人力資源管理、成果展示人、成果推介人、項目對接人、投融資洽談會等業務服務。建立高新技術企業申報、科技獎勵申報模塊建設,為企業得到政策支持和獎勵支持。
6.2.1 高新技術企業申報平臺建設。包括線上、結下培訓,培養企業申報高新技術企業的成功率和通過率。使企業把自己的主要科技成果,通過申請專利、強化知識產權意識,使自己好的項目得到科技部門的政策和稅收的支持。
6.2.2 科技獎勵申報平臺建設。企業研究的科技成果,不但要申請專利,注重知識產權保護,而且也要讓技術領先、科技前沿的成果的研究人得到相應的回報。申報科技獎勵,也是進一步激發科研人員積極性的一種方式。現在各省每年都要進行科技進步獎申報、自然科學獎申報工作,平臺也要通過網上視頻、線下培訓的方式,為相關成果企業提供幫助,讓企業在申報過程中,需要注意什么、應該怎么寫、熟悉申報流程等各個環節,提高企業成果申報通過的成功率。
6.2.3 投融資服務平臺建設。企業融資難、融資貴是企業面臨的最大難題,我們要在平臺上宣傳金融機構的服務產品,實現企業與金融機構的互動,為企業貸款、融資提供方便。同時引入風險投資機構,為企業項目得到投資人的關注,為項目線上找投資方提供方便。實現線上發布融資信息,線下定期搞融資活動,增加企業與融資機構見面的機會。幫助企業重新評估項目,是否能夠達到當下資金方的投資要求,如果有足夠的把握,再嘗試跟投資方見面詳談。融資的事情不是誰都能做的,既要專業還要懂做資料,還要能找到對的資金方,這些條件少一個都不行。平臺將建立認證的投資機構,為企業提供真實可靠的投資方,讓企業少走彎路。企業發布項目,多維度展示項目優勢,尋找創投機構,系統也可以實現匹配創投機構的功能,采取線上直接約談+線下活動面談相結合的方式,降低成本提升效率,最后與創投機構簽署意向協議,以達成簽約成功之目的。
平臺的資源庫建設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
6.3.1 科技成果信息資源。包括個人及企業科技成果信息庫、科技成果數據庫及當地產業發展相關成果信息庫和企業及個人的技術專利信息庫等。主要通過個人或企業自主發布,同時也包括平臺官方發布的具有權威性的科技成果。
6.3.2 眾創服務信息資源。整合包括科技企業孵化器、創業服務機構、留學生創業園等創業服務基地、技術產權交易機構、風險投資機構、各級政府創業扶持基金等信息資源[2]。我們不但要把這些信息整合到平臺之上,而且也要建立個人或企業自由選擇的權利,讓個人及單位自主選擇哪一家服務機構,并經過服務機構確認后,這個成果才算正式入駐該服務機構中,達到雙方滿意。
6.3.3 整合資源,突出重點。充分利用平臺優勢,與科技管理部門實現對接,并集中力量,抓住重點,為科技成果轉化提供有力支撐。科技管理部門每年都要有重大的科技成果公布,還有需要相關人員技術攻關的項目,也有當地產業急需要解決的難題,通過本平臺發布出來,也為相關的技術人員提供了發揮自己特長的舞臺,達到雙贏的目的。
6.3.4 科技政策信息庫建設。這里不但要有國家、省、市相關的科技政策,更有相關的政策解讀信息。讓企業和個人更全面的了解科技相關政策法規,了解科技發展方向,讓企業知曉科技方面的政策紅利,同時,充分利用信息網絡平臺,與科技管理部門實現對接,集中力量,抓住重點,突出特色,打造平臺自己的科技政策和政策解讀信息數據庫。
6.3.5 科技專家信息庫建設。科技專家信息庫實行動態管理,根據當地科技發展戰略、規劃、政策咨詢和項目評審評估等各類專家將從專家庫中抽選。進一步充實和更新科技專家庫,更好地滿足平臺科技計劃管理科技成果評估評審工作的要求,專家可以在線提交信息,通過平臺審核通過后,將正式進入平臺科技專家信息庫中。
總之,科技創新與成果轉化服務平臺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不但要做到享受政策紅利,而且也要引入科技成果轉化的市場化動作模式,真正實現資源共享、信息共享,按需交易,形成良好的成果轉化機制[3]。讓好的項目、好的成果得到投資、成功融資,實現轉化。平臺的優勢是:把以前抽象的服務平臺,通過網絡綜合服務的形式,變成了有形的、看得見、用得上的綜合性、集成化的服務平臺。這些工作做好了,將產生不可估量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這就是我們搭建這個平臺的最終目標。我的想法固定還有很多不成熟、不完善的地方,我想只要科技工作者集思廣益,一定能夠把科技創新、科技成果轉化工作向更深、更廣的高度推進,讓科技更好地為社會服務、為經濟建設服務,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