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林永芳
聽聞某地曾舉辦蘭花展。展畢,數(shù)萬盆蘭花即將撤展。這時,有游手好閑的人一看工人在搬走蘭花,就貪公家便宜,也搬走一盆。當時負責人不在場,無人及時制止。結果一發(fā)不可收拾,一些人紛紛效仿,很快就發(fā)展到競相爭搶,愈演愈烈。就這樣,數(shù)萬盆蘭花被一搶而空,只剩下一地狼藉。此過程中,也有人提出質疑:這樣哄搶公共財物,不好吧?可換來的卻是某些人的搶白:公家的東西不拿白不拿!人人都搶,不搶是傻子!
瞧,公共財產和公共資源,一旦看管不嚴或不力,就會陷入“公地悲劇”——牧民們一同在一塊公共草場放牧,每個牧民都爭著多養(yǎng)牛羊多吃草,隨著牛羊數(shù)量無節(jié)制地增加,公地牧場因“超載”而持續(xù)退化,成為不毛之地,牧民的牛羊最終全部餓死。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公共資源在無人看管之下,往往會被競相侵占而導致雙輸。因為,人性深處都有讓自己個人利益最大化的本能。欲望無止境,除非有監(jiān)管。
人性猶如彈簧,特別是人性中的動物本能,總是蠢蠢欲動;而法律法規(guī)和道德規(guī)范就像是摁住彈簧的那只大手。一旦松手,必定反彈。所不同的是,彈簧的反彈,終究有個限度;而人性中那個名叫貪欲、放縱的小惡魔行惡是沒有止境的,你能放多松,它就能彈多遠。
國外著名行為藝術家瑪麗娜·阿布拉莫維奇曾表演過一個名叫《節(jié)奏0》的行為藝術。她面向觀眾站在桌子前,桌上擺放著刀、口紅、玫瑰、上膛的槍等72種道具,觀眾可以使用任何物品,對她做任何事。瑪麗娜承諾承擔表演過程中的全部責任,并對自己施加了麻醉,只保持神志清醒,卻不能動。
起初觀眾還不敢下手。慢慢地,人們發(fā)現(xiàn)她真的沒有任何反應,便開始為所欲為——用口紅在她臉上亂涂亂畫,用剪刀剪碎并扒光她的衣服,用尖銳的道具劃傷她……最后,有個人拿上膛的槍頂住了她的頭部,幸好另一觀眾將手槍奪走。瑪麗娜發(fā)現(xiàn),參與者們毫無憐憫之心,一旦發(fā)現(xiàn)自己真的可以為所欲為而不被懲罰,人性之惡頓時如洪水猛獸般破閘而出。
無數(shù)血淚教訓告訴我們,人性靠不住,“自覺”有前提。若沒有法律法規(guī)和道德規(guī)范的約束,即使有那么幾個“自覺” “自律”者,也往往會被肆無忌憚的大環(huán)境裹挾而放棄自己心中的道德律。畢竟,面對競相占便宜的情況,某些人就會覺得自己不出手就吃虧了。
這些年,中央八項規(guī)定精神作為“定海神針”,確實鎮(zhèn)住了歪風邪氣,震懾住了人性深處的貪欲,讓它暫時蟄伏。但切莫忘記,貪欲如同“打不死的小強”,它無時不在窺伺風向,一旦松勁,必定瘋長。
封建帝王中,反腐決心之大莫過于朱元璋。他登基之后鐵腕反腐,懲處之嚴歷史罕見:貪污銀子60兩以上則斬立決,甚至剝皮填草;他還發(fā)動群眾參與,規(guī)定老百姓有權把貪官污吏直接扭送進京,而且報銷所需差旅費。這還只是朱元璋“反腐成績單”的冰山一角,他在位31 年,因貪腐被殺的就達數(shù)萬人。可結果呢?明朝最終還是貪腐橫行。
朱元璋反腐失敗,是何故?答案很顯然:朱元璋的反腐只憑樸素的愿望一味蠻干,卻沒有認清貪腐的根源并據(jù)此對癥下藥;更沒有持續(xù)完善機制、夯實堤壩,建立良性循環(huán),沒能把“決心”固化為“恒心”,注定只能是人亡政息“一陣風”。
今天,人類文明已進入21 世紀,但某些人人性中貪占無度的本能卻依然存在。正風肅紀是制度與人性的拉鋸戰(zhàn),要收實效、見長效,“決心”與“恒心”一個也不能少。而“恒心”二字,不是靠領導的朝夕惕厲耳提面命就能實現(xiàn)的,更要靠制度機制的不斷完善優(yōu)化。或許,這才是中共十九屆中央紀委六次全會強調要持續(xù)加固中央八項規(guī)定堤壩、鍥而不舍糾“四風”樹新風的題中之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