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晨
前不久,重慶多地相繼突發山火。在這場人與大自然的殊死搏斗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那些“摩托大軍”了。他們不顧自身安危,顛簸在崎嶇的山林小路,傳送了大量滅火救援物資。在火災面前,所有力量都擰成了一股繩,串聯起生命的紐帶,將希望和信念源源不斷地輸送至火場中心。這明明是足以撼天動地的壯舉,卻被某些不和諧的聲音攪起了陣陣漣漪。后來,網上熱傳一則聊天截圖:“重慶摩托志愿者上山給消防員送物資因未戴頭盔而被璧山交警罰款,每人罰款200 塊……”毫無意外,這條訊息引發無數關注。就在輿論嘩然之際,相關部門出來澄清:被扣押者并非志愿者,而是借著火災“蹭熱度”的網紅。借災難為自己炒作,這種行徑不僅可恥,更是踐踏了公序良俗,必須堅決懲處。
近年來,為了流量擺拍或“蹭熱度”的視頻層出不窮。有人奉行“黑紅也是紅”的理念,將“紅”作為目標,不加辨別地發表觀點和言論,以嘩眾取寵的方式博眼球,甚至突破道德底線,不擇手段地牟利。去年鄭州發生洪災,志愿者、救援隊從四面八方涌來,只為給水災中的民眾送去些許溫暖。但部分網紅也聞風而動,為了“蹭熱度”,不惜趴在水中直播以營造“氛圍感”。在水患退去的河道里,躺著十幾名網紅,他們大都衣衫凌亂,將自己假扮成受災群眾,一邊喊著“河南加油”一邊在鏡頭前惺惺作態,挑戰人性底線,讓人心生厭惡。
整治網紅“蹭熱度”現象,一是要加強監管力度,對此類賬號進行相應處罰。監管部門要明確判斷標準和懲戒規則,加大執法力度,嚴厲打擊吃“人血饅頭”事件,維護網絡生態環境。二是視頻制作者本身要增強法律意識和道德觀念,在合理合法的范圍內進行創作,切莫利令智昏、以身試法。三是廣大網友也應增強自身辨別能力,避免充當“蹭熱度”行為的“幫兇”,讓無良“蹭熱度”者成過街之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