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桐最近迷上了古詩詞,臨睡前,他還在背著:“梅子黃時日日晴……”不知不覺就睡著了。
夢中,宇桐穿越到了宋朝,見到了詩人曾幾。他向詩人深深一鞠躬,說:“曾老師,我很喜歡您寫的《三衢道中》,其中的‘日日晴是不是說明您當時的心情非常愉悅?”
曾幾笑著說:“是的。詩中動靜結合的畫面你捕捉到了嗎?”
宇桐立即回答:“您乘著小船來到小溪的盡頭,再沿著山路繼續前行,山路上綠樹成蔭,樹林中不時傳來幾聲黃鸝鳥悅耳的鳴叫。‘晴空、綠蔭和舟行、鳥鳴構成了一靜一動的畫面。”曾幾不由得向宇桐豎起了大拇指。
宇桐又問:“您的這首詩是描寫初夏美景的,但不知其他詩人眼中的早春是什么樣的?”
“我們去看看蘇軾的《惠崇春江晚景》吧!”曾幾對宇桐說。
到了惠崇的畫作《春江晚景》前,宇桐興奮地吟誦:“竹外桃花三兩枝……”蘇軾聽到有人吟誦他的詩,高興地說:“竹林外開放的桃花,江面上浮游的鴨子,布滿地面的蔞蒿和剛剛發芽的蘆葦,見到這么美的景物,你會想到什么呢?”
“‘正是河豚欲上時嘛!”宇桐脫口而出。
“看到江水漸漸變暖,我們可以想到更多畫家沒有畫出的春天意境。”蘇軾說道,“‘詩圣杜甫描寫春天的《絕句》很不錯喲!”說著,他們穿越到唐朝,見到了杜甫。
杜甫說:“我用遲日、江山、春風、花草等詞語,勾勒出一幅明麗的圖畫;以‘麗‘香寫出我的感覺……”
這美好的景象,令人陶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