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兜
在數條微信推送里,我驚訝地看到一條信息,可以訂一年份的《讀者》。分開20 年,今年讓我們再次相遇,怎能辜負!
不帶遲疑,我立馬激動地把這條訂閱消息轉至閨密群、朋友群,果然如我所料,群里掀起一波“回憶殺”:某某某同學,你之前讀書時經常借我的《讀者》,借了不還,你還記得不?那個誰,上課偷看《讀者》,被老師逮了幾回?誰又曾用雜志中的經典語句來表白過。曾幾何時,對雜志癡迷的我在高中畢業后就很少再看雜志。互聯網、手機文學逐漸走入我的生活——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別人的分享和推送中尋找自我。學生時代還需要省一頓飯才能擁有的奢侈品,現在只需不到一杯奶茶的價格,我毫不猶豫,必須立刻擁有他。我立馬下單,期待著寄出,這個過程就像在等待與年少時的初戀相見,不停地幻想他是不是和初戀的時候不一樣了,他最近如何,長胖了還是瘦了,過得好不好,有沒有變化,是不是跟曾經一樣深得我心。直到那一天,他被送到我手里的一瞬間,是那么的不經意,又是那么的刻意,仿佛穿過千山萬水,穿過一眼萬年,重回我的身邊。他擁抱著我,我迫不及待地拆開包裝,瞬間“淚目”。還是一貫風格的封面,溫暖或者犀利的文字,依舊是笑點“見仁見智”的笑話,恰如其分的配圖。是的,他未曾改變,他依然在那里。那些我們共同相擁的不肯睡去的夜晚,那些混雜在蛐蛐聲中的輕聲嘆息,那些翻滾在字里行間的憤怒,那些關于愛與人性的選擇,那些青春期的荷爾蒙和眼淚。我在書中看到自己,讀不懂的《小王子》好像一下子就擁有了靈魂,是的,我曾被他所馴化,所以他對我是獨一無二的。
我已經為人妻為人母,承載著我的青春的《讀者》回來了,我希望他能見證我的成熟與成長,擔當與放下,歡笑和眼淚。我也希望他可以陪伴著我的兒子前行。再過2 分鐘就過完自己38歲的生日了,感恩20年前的遇見,也期待未來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