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玉州區馬鈴薯作為優勢產業發展,主要通過經營主體打造示范樣板,輻射帶動周邊群眾種植,深化種植結構調整,創新建立“早熟早稻品種+早熟晚稻品種+馬鈴薯”“早稻+鮮食玉米+馬鈴薯”等新模式。這些種植模式有效的解決馬鈴薯種植效率低下的問題,促進了馬鈴薯種植問題的解決。
近年來玉州區承擔廣西馬鈴薯優勢區創建項目,主要種植品種為脫毒種青薯9號。根據土壤質地、排灌條件、稻草等覆蓋物數量和栽培管理水平以及品種特性,今年主要采用小畦種植和大畦種植的種植模式,大畦種植全部覆蓋稻草,小畦種植有稻草和黑膜覆蓋的模式。
從馬鈴薯銷售單價來看,每公斤均價2.0元,平均每公頃產量按3.53萬kg計算,平均畝產值為3.53萬kg/hm2×2元/kg=7.06萬元/hm2。直接促進了當地經濟發展,增加了當地農民經濟收入。
一是通過基地示范帶動作用,促進農民增收、農業增效。在項目建設實施過程中,需要安排農村富余勞動力從事種植、加工、運輸,每33.33 hm2示范基地建設可安排固定就業人員約75人。當地農戶不但可以通過土地流轉獲得租金,而且還可以通過就近務工,獲取勞務費。二是通過馬鈴薯“早稻中熟品種+晚稻早中熟品種+馬鈴薯”水旱輪作生產模式栽培協同技術推廣,解決了南方冬種馬鈴薯季節的問題,通過“公司+農戶+科技”的農業產業化經營模式,為周邊地區農民創造了致富門路和就業機會,解決了農村剩余勞動力的就業問題。三是新技術、新科技的培訓,帶動了一批大戶、農戶提高了種植馬鈴薯的技術水平,通過召開專題培訓會、座談會、現場培訓會等形式培訓,對新型農民培育和提高項目區種植戶科學種田水平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從馬鈴薯種植問題進行分析可知,其中較為突出的問題是年輕勞動力缺乏。經營主體請的工人大部分都是上年紀的農民,用工成本高。對馬鈴薯的種植來說,需要年輕勞動力的支持,但在城市進程化中多數年輕人都外出務工,留在鄉村的人數較少,這一現象對馬鈴薯的種植來說,勞動成本較高;同時也不利于馬鈴薯種植的創新研發,缺乏年輕人參與,缺乏年輕思維的參與,馬鈴薯的種植效率會受到影響。
從玉州區馬鈴薯種植來看,其受外界環境因素影響較大。外界環境因素變化大,會直接給馬鈴薯種植帶來威脅。玉州區一般是從10月開始,雨水偏少,易干旱。例如2020年,從10月到收獲基本上沒下過雨,種植時氣溫偏高,對馬鈴薯起苗影響很大,個別示范片種植后沒水灌溉的,起苗率只達70%左右。
馬鈴薯的種植產量提升受多方面因素的影響,人員、技術、資金等都會給馬鈴薯的種植產量帶來較大的影響,人員不足、技術較低、資金不到位都會影響馬鈴薯的產量,同時種植行為不規范,也會影響馬鈴薯的產量。馬鈴薯的產量提升不理想與示范種植樣板有密切關系,缺乏示范種植樣板的建設會帶來種植產量不理想的問題。
馬鈴薯種植問題還表現在關鍵技術措施落實不到位上,關鍵技術措施對馬鈴薯的種植十分重要,但在馬鈴薯種植的過程中存在技術意識薄弱的問題,技術研究以及技術宣傳工作存在突出問題,在關鍵技術措施落實上不到位,沒有重視對關鍵技術措施的研發,進而馬鈴薯的種植容易出現質量較低的問題。
應對用工成本高和工人年紀大效率低的問題,建議企業、大戶采用機械化收種,水肥一體化的措施,減少用工人次,降低勞動強度。可利用南方馬鈴薯種植上膜蓋膜一體機,實現適合南方的高畦蓋膜覆土一次成型,同時達到南方實用型全程機械化種植馬鈴薯的目標。在種植技術上采用水肥一體化種植技術,有效提高種植過程肥料利用和節水控制,大大節省種植成本。并且通過實施以上科技措施,可基本實現原材料的標準供應。
一是要科學選種。選擇脫毒種薯:根據當地生產條件和市場需求,選擇生育期適合、適銷對路的高產、優質、抗病的馬鈴薯品種。二是集成推廣高產技術,示范片盡量實行統一栽培技術培訓、統一肥水管理、統一病蟲防治。三是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原則,全面推廣病蟲害綜合防控技術,指導經營主體、農戶開展統一病蟲害防治。四是建議種植的經營主體調整好晚稻收獲期,要適期播種:冬種馬鈴薯在10月20~11月10日種植最合適,最好爭取在10底種植完成,能保證在次年2月上市。通過調整晚稻品種結構和播期,在適宜期內早種,解決時節給馬鈴薯種植帶來的問題。
積極主動創建示范樣板。通過示范樣板引領、輻射帶動,加快優勢區的形成。篩選扶持示范樣板建設經營主體。示范樣板全部采用高產、優質、多抗脫毒良種和綠色高質高效生產技術,做到良種良法相配套、農機農藝相融合、產量效益雙提高。通過示范片的帶動,實現推廣面積的增產增量。如玉林市九興糧食專業合作社樣板點(仁厚鎮茂岑村):2020年采用馬鈴薯品種青薯9號種植,每公頃高產田塊產量3.63萬kg,中產田塊產量3.42萬kg,低產田塊產量3.08萬kg,綜合平均產量為3.38萬kg;比非示范樣板點2.99萬kg增產13.03%。綜合所得:非示范樣板(CK)綜合平均產量為2.99萬kg/hm2;示范樣板點綜合平均產量均比非示范樣板點綜合平均產量增產8.53%。
解決馬鈴薯種植問題需要狠抓關鍵技術,強化馬鈴薯加工生產技術研發。積極推進馬鈴薯產業融合,改變以往重生產輕銷售、重產量輕品質及關注產前產中忽略產后加工的產業發展路子,補齊全產業協調推進短板。2020年馬鈴薯優勢區創建項目加工方面重點補助廣西九盛農業有限公司馬鈴薯粉條、粉絲、面食等主糧化開發智能化空氣能烘干房設備購置及馬鈴薯提升、去皮、漂洗、分揀、清洗等系列設備購置。有力推動了玉州區農產品加工及全產業鏈開發等建設結合;同時還要強化宣傳和培訓,確保技術到位。充分利用宣傳專欄、簡報等多種形式宣傳報道高產創建活動,充分調動社會各界參與項目建設的熱潮。每年累計召開各種技術培訓班不少于15場次,培訓農民1 000多戶,帶動周邊農戶2 500多戶,其中培訓核心示范區農戶560多戶,輻射帶動2 000多戶,發放技術資料1.5萬多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