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料是農作物生長發育的物質基礎,給土壤施用肥料可以改善土壤結構,提高土壤肥力,調節土壤的性能,促進農作物高產豐收。在農業生產過程中,一些農戶缺乏科學的施肥觀念和技術,過度使用化肥,大量的化肥不僅沒有被農作物吸收,造成肥料利用率低,而且造成地表徑流污染、土壤污染,土地板結硬化,土壤肥力下降,影響到農作物生長發育。因此,探討土壤肥料科學施用方法以及推廣科學的施肥技術,對促進中國農業現代化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首先分析了土壤肥料施用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根據這些問題探討了測土配方施肥、增施有機肥、水肥一體化技術等施肥方法,并探討了科學施肥技術推廣策略,為當地農業技術推廣提供參考。
測土配方施肥是在一定區域內進行土壤測試和肥料田間試驗,對土壤肥力、酸堿性、微生物等進行定量或者定性分析,根據該區域的土壤理性、生物、化學性能判斷區域范圍適合種植什么農作物,以及農作物生長所需的各種肥料、肥料用量,解決農作物需肥量和土壤供肥量之間的矛盾,達到按需施肥的目的,有助于降低化肥用量,提高肥料利用率,改善農作物品質,提高農作物的產量。測土配方技術流程如下:田間試驗——土壤測試——配方設計——校正試驗——調整配方——示范推廣——宣傳培訓——效果評估。密山市是國家級測土配方施肥示范縣(市)之一,這幾年密山市大力實施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密山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對全市16個鄉鎮的土壤進行取樣化驗,根據不同地區、不同農作物、不同地形、土壤類型等各方面的因素,合理配置各地施肥的氮肥、磷肥、鉀肥、微量元素配比,并建立了耕地養分檔案4 000份。農民根據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的配方施肥建議卡進行施肥,為農作物的施肥提供參考,目前密山市測土配方施肥的面積達19.13萬hm2,覆蓋率達全市總耕地面積的92.3%。
在農業生產過程中,增加有機肥的用量,降低化肥用量,可以改變肥料單一的問題,改善土壤通透性,增加土壤的有機質含量,提升土壤的保水保肥效果,促進有機農業的發展。增施有機肥,可以采用農作物秸稈還田技術、種植綠肥等方式增加有機肥含量。密山市位于黑龍江東南部,屬于山江平原第二區,地貌為典型的三山二水五分田,土壤主要為暗棕土、白漿土、草甸土。密山屬于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春季干旱多大風天氣;夏季炎熱短促,降雨比較集中;秋季降溫快,容易發生寒潮、霜凍天氣;冬季寒冷漫長。這里主要以大豆、水稻、玉米等糧食作物為主,大豆、水稻、玉米秸稈等農作物在采收的時候,直接用農作物秸稈就地粉碎,粉碎后均勻灑在大田表面,用旋耕機將秸稈翻耕到土壤內部,讓農作物秸稈在大田深度腐爛分解,逐漸轉化為土壤的肥料。農作物秸稈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質、纖維素、氮肥、鉀肥,經過腐熟后,可以直接轉化為土壤的有機質或速效養分,改善土壤的保水、保肥、保溫等理化性狀,為土壤的微生物增加養分,促進農作物秸稈有機質的分解,改善土壤結構,增強土壤的通透性。綠肥是一種綠色植物肥料,綠色植物中的養分比較齊全,可以滿足農作物生長營養元素和微量元素需求。這種肥料的來源廣泛,數量比較多,適應性比較強,產量高、可以改善土壤的有機質,讓植物腐殖質與土壤鈣離子結合成團粒結構,調節土壤中的水、肥、氣等各方面的性能。密山市種植了大量的大豆,這些豆科植物的根瘤可以固定大氣環境的氮元素,提高土壤的氮元素含量。
水肥一體化技術是將農業灌溉與施肥結合在一起,通過壓力設備或自然落差,根據農作物生長需肥特點和規律,將可溶于水性固體或液體肥料溶于水中,肥料溶入水中,通過管道和滴頭均勻灌溉農作物,讓土壤一直適合農作物生長所需的水分和養分,促進農作物生長發育,提高農作物的產量與質量。與傳統的農業灌溉施肥技術相比,水肥一體化技術優勢明顯:第一,節約水肥資源。水肥一體化技術是根據農作物生長需求進行灌溉施肥,通過管道滴頭直接澆灌在農作物根部,水肥一體化技術的用水量是漫灌和溝灌的1/4,肥料用量是傳統灌溉方式的1/2,可以避免浪費水資源和化肥,提高肥料的利用率。第二,省時省力。水肥一體化技術通過農業灌溉設備進行灌溉,不需要開挖溝渠引水,不需要人工施肥,大大降低了人工成本,節約了農業生產成本。第三,增產增收效果顯著。水肥一體化技術是根據農作物需肥規律和特點,進行灌溉施肥,這樣可以滿足農作物生長期間的營養需求。通過灌溉設備控制水量、流速,避免大流量的溝灌、漫灌對土壤造成的沖擊,導致土壤鹽漬化,增加大田濕度,滋生病蟲害,從而提高農作物的產量和質量。
密山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包括農業科技試驗站、農業技術推廣站、植檢植保站、農業環境與耕地保護站等,負責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土肥技術指導、土肥技術試驗、示范、農業技術推廣工作等。由于農業技術推廣機構屬于公益性質,中心的主要資金來源于財政,土壤肥料科學施用技術推廣需要大量的資金和技術推廣人員進行試驗、示范推廣,由于財政資金比較少,一定程度上影響到農業技術推廣工作。因此,需要增加土壤肥料科學施用的資金、人力、物力等方面的投入,每年地方財政將農業技術推廣經費納入財政預算,根據當地的經濟、物價逐年增加,將其列為專項經費,專款專用。其次,大力發展市場推廣模式和自主推廣模式,解決財政資金不足的問題。市場推廣模式由農產品生產、加工、流通、銷售等各個環節的農業企業負責,將農業技術和相關農業配套服務提供給農戶,這種推廣方式下,充分利用企業對市場、人力、資金等方面的優勢,將農業技術推廣與實際需求進行匹配,滿足農民需求。自主推廣模式是農業生產組織自發組建的農業推廣模式,主要是由農民自發組織的農民組織機構,有種植戶、養殖戶、農場主等農村帶頭人負責,通過項目示范、技術引領,通過農民專業合作社給農民推廣農業技術。此外,根據當地農業技術推廣工作,增加農技人員的數量,滿足基層農業技術推廣工作需求。
城鎮化、工業化快速發展,大量人口涌入城市,農村逐漸呈現老年化。目前農村從事農業的人主要以中老年為主,這些人年齡偏大,知識結構固化,學習能力比較弱。在農業生產過程中,過于相信傳統的種植經驗,不了解科學施肥的重要性。所以密山市農業技術推廣人員加大土壤肥料施用技術宣傳、推廣工作,充分利用廣播、電視、戶外廣告、網絡媒體向農戶介紹現代化施肥理念和方法。其次,通過測土配方、水肥一體化技術試驗示范引領,讓廣大農戶真正看到科學施肥方式取得的經濟效益,激發廣大農戶學習土壤施肥科學方法的積極性,才能真正提高農民的施肥水平。
農業現代化、智慧化發展,對農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國家提出要培養新型職業農民,密山市加快了新型職業農民培養力度,密山市職業技術中心學校從2016年進行新型職業農民培訓,邀請高校的農業教授、專家、農業技術人員定期為當地的種植大戶、農場主、農業企業等進行培訓,通過現場教學、田間學校、實地參觀考察等方式,讓他們了解最新的施肥理念、施肥技術、國家政策、法律法規等信息,讓他們成為農業方面的行家里手,農村致富帶頭人,進一步壯大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加快農業轉型升級,做大密山市優勢農業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