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工表面等離激元(Sproof Surface Plasmon Polariton,SSPP)微波有源器件是一種新型的微波器件。本文首先概述了SSPP的理論基礎,介紹了雙極性晶體管(BJT)型、金屬絕緣體金屬(MIM)型和金屬半導體金屬(MSM)型三種SSPP微波有源器件的優勢和應用場景,接著分析了SSPP在微波調制和微波控制中的多個領域的實際應用。SSPP結構簡單、性能穩定,能夠有效地滿足通信和雷達系統等對高性能微波有源器件的需求。
關鍵詞:表面等離激元;微波器件;微波調制;微波控制
人工表面等離激元(Sproof Surface Plasmon Polariton,SSPP)微波有源器件是一種新型的微波器件[1],它利用人造納米結構和金屬表面上的等離激元共振現象對電磁波進行高效操縱。該技術具有控制電磁波頻率和強度的優點,因此在通信、雷達、無線電頻譜分析、生物醫學診斷等領域中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
隨著信息通信技術的迅速發展,對微波器件的需求也越來越高。傳統的微波技術通過改變電路元件的參數來實現對電磁波的操縱,該方法存在很多局限性。為了突破這種局限性,研究人員開始探索基于SSPP的微波有源器件,在物理結構上直接對電磁波進行控制,從而提高微波器件的效率和可控性。當前,基于SSPP微波有源器件的研究集中在二維、三維等離子體結構和納米材料等方面,包括微波天線、濾波器、調制器、放大器等器件的設計和制備。
SSPP微波有源器件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學意義和應用價值,該技術可以為通信、雷達、無線電頻譜分析、生物醫學診斷等領域提供更為高效的技術手段,促進納米科技的發展,并為微波技術的發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手段。
1人工表面等離激元理論基礎
1.1表面等離激元(SPP)
表面等離激元(Surface Plasmon Polariton,SPP)是一種集體電子振動模式[2],在金屬表面的介質側界面上產生,由被束縛在金屬表面的自由電子與入射光場相互作用而形成。SPP可以引導光線在金屬表面傳輸,具有高度局域化、增強電場等特性,在表面增強拉曼光譜、生物傳感器、納米光學和光電子學中有廣泛應用。
SPP的原理是金屬中自由電子與光場相互作用,形成共振模式,將光能轉換為電磁波能量,使其緊密地束縛在金屬表面附近。該共振模式的頻率與金屬的折射率有關,金屬的折射率則與介電函數和電導率相關,SPP的頻率可以通過介電函數和電導率計算得出。其表達式如下[3]: ωSPP=cmd+2m(1)其中,ωSPP為SPP的頻率,c為光速,m為金屬的介電常數,d為周圍介質的介電常數。該表達式解釋了SPP頻率與金屬和介質的物理性質之間的關系,可以用于計算SPP的頻率和研究其物理性質。
1.2人工表面等離激元(SSPP)
SSPP是基于納米結構構建的人工表面等離子體模式。通過在兩個導電表面之間引入極化器件(例如金屬納米棒或金屬納米孔陣列)來實現的。當這些金屬納米結構的尺寸和間距與入射光波長相當時,它們可以激發出一種包含電磁場和電荷密度震蕩的復合模式,稱為SPP。SSPP是這種SPP在人工結構上的體現。其表達式如下[4]: ωSSPP=cmd1+md(kxd)2(m+d)(k0)2(2)其中,ωsspp為SSPP 的角頻率,m和d分別為兩個導電表面的介電常數,d為兩個導電表面之間的距離,kx為光在x方向的波矢量,k0為自由空間中的光波矢量。SSPP和SPP是緊密相關的,它們都是介電常數分布不均勻的金屬表面上的光學激發模式,并且都能夠在納米尺度下限制和傳播光場。最重要的區別在于,SSPP是通過人工設計的結構實現的,其頻率可調,并且可以控制其形態和性質,而SPP則是由自然界提供的金屬表面本身的特性所決定
1.3微波有源器件
微波有源器件是一類能夠放大、調制或發生微波信號的器件。它們通常由半導體材料制成,可以在射頻和微波電路中起到關鍵作用。常見的微波有源器件有晶體管、器件反向器(PIN)二極管、功率放大器、固態振蕩器等。
晶體管是最常見的微波有源器件之一,可以用于放大器、開關和振蕩器等,其主要特點為高增益、低噪聲系數和較高的線性范圍,適用于各種微波系統。PIN二極管是一種被動器件,也可以作為微波放大器使用。相對于普通的二極管,PIN二極管具有更快的響應時間和更高的截止頻率,主要應用于微波和毫米波頻段的開關和調制器中。功率放大器是一種專門用于增強微波信號的器件,其輸出功率通常可以達到數十瓦甚至更高。固態振蕩器是一種產生恒定頻率微波信號的器件,通常由負反饋電路和放大器組成,可以達到較高的頻率穩定性、低的相噪聲和較小的尺寸,適用于各種雷達、通信和導航應用。
2SSPP微波有源器件的類別
2.1雙極性晶體管(BJT)型
雙極性晶體管(Bipolar Junction Transistor,BJT)型是SSPP微波有源器件的常用類型。BJT型SSPP微波有源器件通過控制金屬/半導體界面間的表面等離子體波來實現對微波信號的調制和放大,分為PNP型和NPN型兩種。
BJT型SSPP微波有源器件只需要較小的輸入信號即可將BJT型SSPP微波有源器件帶到飽和狀態,具有較高的驅動能力,可以應用于射頻放大器、混頻器、振蕩器等。在無線通信系統中,BJT型SSPP微波有源器件常用于放大低功率的微波信號。在射頻電路中,BJT型SSPP微波有源器件用于構建高增益、高靈敏度的射頻前端電路。在微波成像方面,通過對微波信號的調制和放大,實現對物體的成像,如醫學領域的乳腺癌檢測。
研究人員已經成功地利用BJT型SSPP微波有源器件實現了微弱信號的放大,同時還成功將其應用于混頻器、振蕩器等領域。此外,還利用BJT型SSPP微波有源器件實現了對微波信號的快速調制和放大,將其應用于通信系統、雷達系統等領域。
2.2金屬絕緣體金屬(MIM)型
金屬絕緣體金屬(Metal-Insulator-Metal,MIM)型也是SSPP的常用類型。MIM型SSPP微波有源器件通過控制金屬、介質、金屬界面之間的表面等離子體波來實現對微波信號的調制和放大,具有寬帶、高速度、高效率等優點。由于其優秀的傳輸性能,MIM型SSPP微波有源器件可以在很寬的頻率范圍內實現高效的信號傳輸,并且響應速度快,適用于高速數據處理和通信系統。同時,MIM型SSPP微波有源器件利用了表面等離子體波的局域化效應,因此具有較高的效率。
MIM型SSPP微波有源器件具有寬帶、高速度、高效率和可重復性好等特點,在納米光電學、微波光子學、傳感器等領域具有廣泛應用前景。在納米光電學領域,MIM型SSPP微波有源器件可以應用于納米光電學領域,例如光譜學、表面增強拉曼光譜等;在微波光子學領域,MIM型SSPP微波有源器件可以應用于微波光子學領域,例如光纖光柵、激光光纖光柵等。在傳感器領域,MIM型SSPP微波有源器件的高靈敏度和穩定性使其適用于傳感器領域,如氣體檢測、生物醫學成像等。
2.3金屬半導體金屬(MSM)型
金屬半導體金屬(Metal-Semiconductor-Metal,MSM)型SSPP微波有源器件,通過在金屬、半導體界面上形成局域化表面等離子體波來實現對微波信號的調制和放大。MSM型簡單易用、響應速度快、容易集成等優勢,在許多微波電路中被廣泛應用。
MSM型簡單易用,制備工藝簡便,操作方便,不需要復雜的制備工序,能夠實現高靈敏度的微波信號檢測和調制。并且便于與其他微波器件進行集成,從而實現更復雜的電路設計在通信系統領域,MSM型SSPP微波有源器件常用于微波信號的調制和檢測;在微波光子學中,MSM型SSPP微波有源器件廣泛應用于微波光子學領域,例如光纖光柵、激光光纖光柵等。
3應用分析
3.1微波調制
當電子在金屬表面上運動時,SSPP與相鄰的電荷發生相互作用,從而形成SPP,得益于其高度局域化和強烈增強的特性,被廣泛應用于通信、雷達、光學和生物醫學等。
在通信領域中,SSPP微波有源器件廣泛應用于無線電頻段的射頻(Radio Frequency,RF)系統中。該技術可以實現高速數據傳輸和可靠的信號傳輸,從而提高了通信系統的性能。在雷達領域中,SSPP微波有源器件也被廣泛應用于雷達系統中。該技術可以實現雷達信號的控制和調制,從而提高雷達系統的靈敏度和精度。在光學領域中,SSPP微波有源器件被應用于紅外光學和太赫茲技術中。該技術可以實現光子和微波之間的轉換,并開發出新的光電器件和傳感器。在生物醫學領域中,SSPP微波有源器件被廣泛應用于生物傳感器和醫療成像中。該技術可以實現對生物分子和細胞的高效檢測和成像,從而提高了生物醫學研究和臨床應用的效率。
研究人員利用SSPP微波有源器件實現微波相位調制[5],并將其應用于毫米波通信系統中。首先,將SSPP微波有源器件集成到一個射頻前端芯片中,然后通過控制電極施加的電場,實現對毫米波信號的相位調制。接著,他們將調制后的信號發送到一個接收端,并將其解調回原始信號。最后實現快速的相位調制,并降低插入損耗和提高帶寬。
3.2微波控制
在微波通信中,SSPP微波有源器件可以用作微波開關、調制器和干擾器等。當SSPP微波有源器件作為微波開關使用時,它可以實現微秒級的快速開關操作,同時還可以實現非常低的插入損耗和高的隔離度。這使得它可以被廣泛應用于無線通信系統中,如射頻識別系統、無線傳感器網絡和5G通信系統等。SSPP微波有源器件還可以用作微波調制器。通過控制電極施加的電場,可以調節等離子體模式的相位和強度,從而實現對微波信號的調制。這種調制方式比傳統的基于半導體材料的調制器具有更快的響應速度、更低的插入損耗和更高的帶寬,因此被廣泛應用于光纖通信系統中,如光纖通信放大器、多路復用器和頻率轉換器等。
利用SSPP微波有源器件實現無源輻射成像時,可以在不需要外部干擾源或調制器的情況下,實現對目標物體的高分辨率成像。該技術主要基于表面等離子體模式和反射原理,通過控制SSPP微波有源器件上激發的表面等離子體模式的傳播和相位,實現對目標物體的輻射場進行重構和成像。與傳統的成像技術相比,這種技術具有更高的分辨率、更廣泛的頻段和更好的準確性。例如當研究人員利用SSPP微波有源器件實現了對一個鳥巢的三維成像時,首先要將SSPP微波有源器件布置在鳥巢的周圍,然后通過控制器對其進行操作,激發表面等離子體模式。其次,使用一個定制的接收系統測量由目標物體反射回來的輻射場,并將數據處理成三維圖像。最后,實現對鳥巢的高精度成像,分辨率達到了毫米級別。
4結論
本文介紹了SSPP的3種微波有源器件,即雙極性晶體管(BJT)型、金屬絕緣體-金屬(MIM)型和金屬半導體金屬(MSM)型,并分析了它們的使用特點和適用場景。BJT型有較好的線性放大特性,但存在噪聲系數高和尺寸大的問題;MIM型具有低損耗和低驅動功率的優點,但容易受到溫度變化的影響;MSM型則擁有較高的響應速度和靈敏度,但也存在產生二次諧波等不利因素。同時,總結了SSPP在微波調制和微波控制的應用情況。隨著通信、雷達、無線電等領域的不斷發展,SSPP微波有源器件將在未來得到廣泛應用和發展,并且涌現一批新型應用模式。
參考文獻:
[1]葉龍芳,王正一,陳仲凱,等.SSPP波導及天線若干進展[J].無線電工程,2022, 52(02):200-208.
[2]白育堃,柴博,鄭宏興.基于SSPP的寬帶漏波天線[J].光通信研究,2021(05):67-72. DOI:10.13756/j.gtxyj.2021.05.011.
[3]婁菁,王軍,馬華,等.基于諧振耦合和SSPP的可調控頻率選擇鐵電厚膜移相器[J].電子元件與材料,2019,38(04):101-105.DOI:10.14106/j.cnki.1001-2028.2019.04.016.
[4]劉濮鯤,殷立征.基于結構誘導SSPP的寬帶低耦合電路[J].微波學報,2022,38(05): 39-45.DOI:10.14183/j.cnki.1005-6122.202205007.
[5]朱華利,張勇,葉龍芳,等.基于SSPP的太赫茲低損耗傳輸線及帶阻濾波器設計[J].光學學報,2022,42(20):169-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