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北,提升職工技能、推動產業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的各級各類技能大賽,已經成為全省努力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平臺。
傳統產業“觸網”,“云上智造”落地,“數字技改”賦能。近年來,湖北工會主導的職工技能競賽活動錨定職工、產業“雙提升”不放松,堅持緊盯產業前沿,用高端技能人才培養提升產業發展水平。在系列技能大賽帶動下,從國企到非公企業、從車間到班組,職工創新潛能競相迸發,全省職工(勞模、工匠) 創新工作室達3357家,以技能人才為主的技能傳授型創新工作室占49.8%。
創新工作室以勞模、技能大師領銜,逐步實現由勞模“一人作貢獻”向“一個團隊”技術技能提升。相關負責人表示,湖北省總工會將進一步充分發揮職工職業技能競賽平臺在培養技術技能人才上的引領作用,努力打造一支宏大的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勞動者大軍。
近年來,江蘇省無錫市總工會高度重視青年干部隊伍建設工作,在制度機制、引進渠道、搭建平臺、選拔任用等方面進行大膽探索:一是引導青年干部筑牢信仰之基,加強“源動力”。無錫市總出臺工會系統青年干部常態化教育培養工作方案,聘請來自全市機關事業單位、企業一線和科研院所等單位的8 名勞模先進作為導師,通過結對幫帶,有針對性地幫助青年干部快速成長。二是厚植青年干部專業素養,提升“軟實力”。無錫市總工會積極為青年干部搭建成長成才的各類平臺,創設“工會干部講壇”和“錫工青年說”等交流平臺,厚植青年干部專業素養、提升干部履職盡責能力素質。三是提高青年干部解決實際問題能力,鍛造“硬實力”。主動聯系安監局、人社局等單位,為青年干部提供掛職機會,鍛煉年輕干部發現問題、研究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聯系重點企業,讓青年干部進車間勞動,體驗一線職工辛苦等。
今年以來,福建省總工會針對小微企業工會制定細化經費全額返還支持政策,在返還流程上,由小微企業申報返還改為經各地工會對稅務部門提供的信息審核無誤后主動返還。據悉,福建省總工會要求,對已建立工會組織并獨立開設工會賬戶的,做到盡快全額返還;對尚未獨立開設工會賬戶的,從方便操作和提高返還效率出發,返還至小微企業原上繳經費賬戶。相關負責人介紹,在經費自動返還系統中,匯集了稅務部門、基層工會提供的近3 萬條小微企業數據,每一條數據都包含了工會經費上繳情況、銀行賬戶和聯系方式等信息。系統運用數據融合比對技術,按照工會關系隸屬,自動將企業數據與各市縣區總工會進行智能匹配,由各地工會進行復核,從而實現精準返還。這一做法實現由“人找政策”向“政策找人”、由企業被動申請向系統自動匹配、由人工層層把關向平臺自動審核、由粗略預估向科學精準測算等多重轉變。
近年來,沈陽市總工會持續深化“六個體系”建設,即深化思想政治引領體系、深化工會組織建設體系、深化技能素質提升體系、深化職工服務幫扶體系、深化職工權益維護體系、深化職工服務陣地體系,推動各項工作全方位、高質量開展。據悉,沈陽市總以構建“六個體系”為抓手,結合職工技能人才培育工程、職工技術創新協作工程、勞模精神傳承工程、和諧勞動關系示范工程、新就業形態勞動者關愛工程等“五項工程”進行細化。還開展“五型”機關創建活動,即始終把堅持黨的領導作為建會之魂,打造政治型機關;始終把服務大局服務職工作為立會之本,打造服務型機關;始終把改革創新作為強會之源,打造創新型機關;始終把強化學習作為興會之要,打造學習型機關;始終把全面從嚴治會作為固會之基,打造廉政型機關。打造更多具有沈陽工會特色的“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