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寧
2022年10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黨的二十大廣西代表團討論時,深刻闡述了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五個牢牢把握”,并對做好廣西工作提出“五個更大”重要要求。習近平總書記在廣西代表團的重要講話,是對黨的二十大精神的權威精準解讀,體現了對廣西的高度重視和殷切期望,為我們奮進新時代新征程提供了科學指引和根本遵循。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廣西發展親切關懷、悉心指導。2018年12月在自治區成立60周年之際,題寫“建設壯美廣西 共圓復興夢想”賀匾,將建設壯美廣西置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來考量。2021年4月在廣西考察調研時,要求我們“建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壯美廣西”,為新時代廣西發展明確了總目標。這次在廣西代表團進一步提出“五個更大”重要要求,即在推動邊疆民族地區高質量發展上展現更大作為,在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上取得更大突破,在推動綠色發展上實現更大進展,在維護國家安全上做出更大貢獻,在推進全面從嚴治黨上取得更大成效,奮力開創新時代壯美廣西建設新局面。“五個更大”重要要求,充分彰顯了廣西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是習近平總書記立足廣西區位特點、著眼新的歷史方位,對廣西賦予的更具政治性、時代性、戰略性、指導性、系統性的使命任務。
奮力開創新時代壯美廣西建設新局面,必須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指引,學思踐悟“五個牢牢把握”,全面貫徹“五個更大”重要要求,以實際行動把黨中央的決策部署落實到位。要深刻把握為什么建設壯美廣西,建設什么樣的壯美廣西,怎樣建設壯美廣西,按照“五個更大”重要要求指明的方向路徑,一步一個腳印把習近平總書記為我們擘畫的宏偉藍圖變為美好現實。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廣西地處我國華南地區西部,雖然屬于欠發達省區,但區位優勢突出,資源稟賦獨特,發展潛力巨大。只要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堅定不移走符合本地實際的高質量發展之路,就一定能跑出高質量發展的加速度。
推動高質量發展,實體經濟是基礎,產業發展是關鍵。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要“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我們將堅持以實體經濟、現代產業為著力點,打贏打好工業振興攻堅戰,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建設西部制造強區。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廣西將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科教興桂和人才強桂戰略,堅持人才“帶土移植”“厚土培植”,大力支持高校“雙一流”建設,大力引進培養科技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
開創新時代壯美廣西建設新局面,必須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要大力弘揚偉大脫貧攻堅精神,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加快建設現代農業強區,不斷健全完善鄉村治理體系。
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提出,“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廣西同東盟國家陸海相鄰,是我國面向東盟開放合作的前沿和窗口,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肩負重要使命。要實行更加積極主動的開放戰略,把獨特區位優勢更好轉化為開放發展優勢。
加快建設西部陸海新通道,是黨的二十大做出的重要部署,也是廣西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的重要突破口。2022年8月28日,西部陸海新通道骨干工程——平陸運河開工建設。運河建成通航后將開辟廣西內陸及我國西南、西北地區運距最短、最經濟、最便捷的出海通道。
服務構建更為緊密的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是廣西融入新發展格局的戰略重點。我們將緊緊抓住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3.0版建設的歷史性機遇,高質量實施《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等經貿協定,加快中國-東盟信息港、面向東盟的金融開放門戶、面向東盟科技創新合作區等建設,創新發展跨境經濟合作區和產業園區,著力構建跨區域跨境產業鏈供應鏈。
廣西與粵港澳大灣區毗鄰,是西南地區連接大灣區的重要樞紐,對接大灣區優勢明顯、潛力巨大。我們將更大力度推進粵桂全面協作、高水平協作,把大灣區作為對接先進生產力的重要戰略方向,深度推動粵港澳大灣區與北部灣經濟區“兩灣”聯動。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要“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廣西是我國南方重要生態屏障,承擔著維護生態安全的重大職責。要堅定不移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始終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加快美麗廣西和生態文明強區建設。
守護好藍天、碧水、凈土,是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態的強烈關切。要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海濕地系統治理和修復,科學推進石漠化、水土流失綜合治理,持續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加強重點生態功能區、自然保護地等生態保護。
推動綠色低碳發展,是新時代壯美廣西建設必須跨越的重大關口。要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鼓勵支持高耗能行業節能技改,加快生態產業化和產業生態化步伐,構建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
廣西山清水秀生態美,發展壯大特色生態經濟具備良好基礎。要深入實施綠色制造工程,加快工業領域低碳工藝革新和數字化轉型,構建綠色低碳循環產業鏈。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國家安全是民族復興的根基,社會穩定是國家強盛的前提。”廣西是我國少數民族人口最多的自治區。必須全面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把維護國家安全貫穿工作各方面全過程。
民族團結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線,也是社會和諧穩定、邊疆鞏固安寧的生命線。我們要格外珍惜安定團結的大好局面,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奮力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共同富裕幸福家園、守望相助和諧家園、邊疆穩定平安家園。
社會穩定是改革發展的前提和基礎。要進一步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保持社會大局安全穩定。
深入推進守邊固邊興邊,是確保邊疆鞏固和邊境安全的關鍵之舉。堅定不移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堅決打贏常態化疫情防控攻堅戰。
全面從嚴治黨是黨永葆生機活力、走好新的趕考之路的必由之路。把管黨治黨責任牢牢抓在手上、扛在肩上,深入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持續鞏固發展政治生態向善向好的良好局面。
要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深刻領悟“兩個確立”是黨在新時代取得的重大政治成果,是推動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的決定性因素,是戰勝一切艱難險阻、應對一切不確定性的最大確定性、最大底氣、最大保證。
新時代壯美廣西建設,必須有堪當重任的高素質領導班子和干部隊伍。要堅持新時代好干部標準,深入實施干部專業化能力提升計劃,大力選拔使用擔當實干、善作善成的新時代好干部,以正確用人導向引領干事創業導向。
要深入推進清廉廣西建設,完善自我革命制度規范體系,堅持全面從嚴治黨;持之以恒正風肅紀反腐,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以零容忍態度堅決打贏反腐敗斗爭攻堅戰持久戰。
推進新時代壯美廣西建設,必須大力弘揚擔當實干作風。要大興狠抓落實之風,大興攻堅克難之風,大興改革創新之風。要淬煉斗爭精神、增強斗爭本領,敢于向困難斗爭,向問題斗爭,向懶政怠政斗爭,在全社會廣泛匯聚齊心協力干事創業的正能量。
征途在星辰大海,潮涌于壯美山河。廣西全區各族人民將更加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廣西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