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少奇
在一個共產黨員的思想意識中,如果只有黨的共產主義的利益和目的,真正大公無私,沒有離開黨而獨立的個人目的和私人打算;如果他能夠在革命的實踐中,在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學習中,不斷地提高自己的覺悟,那么:
第一,他就可能有很好的共產主義的道德。因為他有明確堅定的無產階級立場,所以他能夠對一切同志、革命者、勞動人民表示他的忠誠熱愛,無條件地幫助他們,平等地看待他們,不肯為著自己的利益去損害他們中間的任何人。他能夠“將心比心”,設身處地為人家著想,體貼人家。另一方面,他對待人類的蟊賊,能夠堅決地進行斗爭,能夠為保衛黨的、無產階級的、民族解放和人類解放的利益而和敵人進行堅持的戰斗。他“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在黨內、在人民中,他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不同別人計較享受的優劣,而同別人比較革命工作的多少和艱苦奮斗的精神。他能夠在患難時挺身而出,在困難時盡自己最大的責任。他有“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革命堅定性和革命氣節。
第二,他也可能有最大的革命勇敢。因為他沒有任何私心,所以他無所畏懼。他沒有做過“虧心事”,他的錯誤缺點能夠自己公開,勇敢改正,有如“日月之食”。他理直氣壯,永遠不怕真理,勇敢地擁護真理,把真理告訴別人,為真理而戰斗。即使他這樣做暫時于他不利,為了擁護真理而要受到各種打擊,受到大多數人的反對和指責而使他暫時孤立(光榮的孤立),甚至因此而要犧牲自己的生命,他也能夠逆潮流而擁護真理,絕不隨波逐流。
第三,他也可能最好地學習到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理論和方法。他能夠運用這種理論和方法,去敏捷地觀察問題,認識和改造現實。由于他有明確而堅定的無產階級立場和馬克思列寧主義的修養,他沒有任何個人的顧慮和私欲,因而不致蒙蔽和歪曲他對于事物的觀察和對于真理的理解。他實事求是,在革命實踐中檢驗一切理論和是非。他不是以教條主義的或者經驗主義的態度,去對待馬克思列寧主義,而是把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普遍真理和革命的具體實踐結合起來。
第四,他也可能最誠懇、坦白和愉快。因為他無私心,在黨內沒有要隱藏的事情,“事無不可對人言”,除開關心黨和革命的利益以外,沒有個人的得失和憂愁。即使在他個人獨立工作、無人監督、有做各種壞事的可能的時候,他能夠“慎獨”,不做任何壞事。他的工作經得起檢查,絕不害怕別人去檢查。他不畏懼別人的批評,同時他也能夠勇敢地誠懇地批評別人。
第五,他也可能有最高尚的自尊心、自愛心。為了黨和革命的利益,他對待同志最能寬大、容忍和“委曲求全”,甚至在必要的時候能夠忍受各種誤解和屈辱而毫無怨恨之心。他沒有私人的目的和企圖要去奉承人家,也不要人家奉承自己。他在私人問題上善于自處,沒有必要卑躬屈節地去要求人家幫助。他也能夠為了黨和革命的利益而愛護自己,增進自己的理論和能力。但是,在為了黨和革命的某種重要目的而需要他去忍辱負重的時候,他能夠毫不推辭地擔負最困難而最重要的任務,絕不把困難推給人家。
【題解】
本文選自劉少奇的《論共產黨員的修養》,標題為編者所擬。
如劉少奇同志所指出的,一個共產黨員如果能夠不斷地提高自己的覺悟,做到真正大公無私,那么他就能夠擁有共產主義的道德和勇敢的革命精神,能夠很好地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理論和方法,能夠擁有誠懇坦白愉快的心地、高尚的自尊心。大公無私可以說是共產黨人最鮮明的本色。習近平總書記經常強調,黨員干部要修好共產黨人“心學”,“做老實人、說老實話、干老實事,襟懷坦白,公道正派”。注重加強黨員的黨性修養,重視從思想上建黨,是馬克思主義政黨建設的基本原則,也是我們黨傳承至今的優良傳統和政治優勢。
共產黨人加強黨性修養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今天,我們廣大領導干部要自覺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把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轉化為錘煉黨性和推動工作的強大力量。(李 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