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曉忠
(中鐵十七局集團第四工程有限公司,重慶 400000)
德簡高速公路工程項目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金堂縣轉龍鎮、廣興鎮及竹篙鎮境內,設計速度120km/h,雙向六車道,主要工程量包括土石方、路基排水與防護及橋涵等。其中,橋涵汽車荷載采用公路-1級設計,路基寬度33.5cm,洪水頻率1/100,特大橋洪水設計頻率1/300。
精細化管理是指施工企業將“六五精細”的管理方式貫穿公路工程施工過程始終,以盡職盡責為中心,明確每個崗位、每個生產環節甚至每道工序的規則,并提出施工現場的每項工作由誰來做、做什么、怎么做等具體程序和步驟[1]。對于精細化管理模式最大的阻礙因素是習慣,為此,應結合工程項目的實際情況,嚴格按照精細化管理的思路和方法,詳細分析其中的關鍵問題和薄弱環節。
高速公路施工企業要加強應用精細化管理模式,培養全體工作人員追求極致的精神,將精細化變成一種理念或者一種企業文化,使其成為促進企業健康長足發展的精神力量。
本文以混凝土拌和站為例探討設備管理精細化的應用。
1.確定位置
結合現場的地質地形、環境保護要求及工程實際情況,在k0+374.5廣興互通立交E匝道范圍內設立一處拌和站。在拌和站實施潛水泵抽水,保證生產、生活用水。拌和站所處位置應地面平坦,遠離居民區,遠離崩塌、滑坡,減少不良地質災害的發生。
2.場地布置
合理布置拌和站攪拌機組、砂石料場、庫房、試驗室(含標養室)、辦公室及職工宿舍等平面位置。拌和站的辦公區及生活區和其他區域可通過磚墻相隔。拌和站設置避雷針數目需達到要求;應設置安全標語,攪拌主機立柱應黏貼反光紙。
3.場地建設
確保拌和站周圍圍墻封閉;辦公區應選擇10cm厚C15混凝土硬化;生產建設區、砂石等材料的存放區,以及施工現場便道應選擇20cm厚的混凝土硬化。
拌和站附近應設置排水系統,方便及時排出施工降水,減少場地內積水。
水泥罐基礎利用C20混凝土擴大基礎,還應設置接地網,使樓梯和粉倉相連接,計算機控制系統需設置獨立的接地網。
拌和站所有罐體均豎向平行繪制“德簡高速中鐵十七局建設”字樣,合理控制字體,便于施工人員識別。
健全信號管理系統,實現混凝土攪拌運輸車、攪拌系統和控制室通訊順暢。
在施工作業平臺、骨料給料倉及水泥倉等會對施工人員安全產生威脅的部位設置安全防護裝置。同時,傳動系統的露出部位應設置基本的檢修保證裝置。
材料精細化管理是保證工程項目建設質量的關鍵所在。本文介紹了此項工程中需要用到的鋼筋、鋼絞線、型鋼等鋼材。
1.進場管理
同一批鋼筋、鋼絞線、型鋼等鋼材的品牌、規格、生產工藝必須一致,進場時須嚴格執行進場流程,具備產品相關合格證明,安排專業的管理人員核實、登記,通過后方可進入施工現場。
2.存放管理
在材料加工現場最醒目的地方張貼工程公示牌、施工平面圖、安全生產牌、消防設施保衛牌、項目管理人員名單,以及監督電話等牌匾,并根據鋼種、等級、牌號、規格及廠家實施分類,按照分類存放鋼筋、鋼絞線、型鋼等鋼材,避免發生混淆的情況。分類存放鋼筋時,應至少安排以下幾個區域:原材料堆放區、加工區、半成品、成品堆放區,而且要設置醒目的標志牌,標志牌應包括型號、規格、生產廠家、進場時間、檢驗人員等信息。鋼筋、鋼絞線、型鋼等鋼材須存儲于倉庫或防雨棚中,并對地面開展硬化及墊高至少0.3m,不允許鋼材直接放置在濕潤的地面上,同時禁止跟酸、鹽、油類等材料存放在一處。
3.使用管理
使用鋼筋之前,須檢驗其物理力學性能、冷彎性能、延伸率及可焊性等性能是否符合要求;對于鋼絞線,則要開展彈性模量、松弛率等試驗,如果檢驗結果不符合質量要求則不允許在施工中使用。涉及有特殊使用要求的材料,須對其實施嚴格的化學和物理實驗,一旦發現項目建設需要使用的鋼筋、鋼絞線和型鋼等表面有銹蝕、裂縫、麻坑等缺陷時,嚴禁將其使用到工程項目建設中,以免影響項目建設質量。
本工程涉及施工內容較多,以路基工程為例展開討論:
1.場地清理
路基建設過程中產生的垃圾、有機殘渣、地面100m~300m內的草皮,以及農作物根系應及時清除,并運抵工程項目指定的位置,不得隨意丟棄,事后可二次利用為工程用土或綠化土;嚴格按照交通部門提出的“六個堅持和六個樹立”理念,做到對施工區域內生態植被的最低程度破壞和最大限度恢復。
2.挖方路基
所有需要挖方的路基要嚴格根據施工組織自上而下進行,并實施分層挖方作業,遵循“開挖一級、防護一級和綠化一級”的原則。開挖時應保持邊坡穩定,對有可能坍塌的邊坡按設計要求實施加固處理,再開挖下級邊坡。
3.深挖路基
深挖路基施工應嚴格按照要求實施斷面、分層填筑、分層壓實并確定分層最大松鋪厚度,對于已經具備相關條件的填方作業應采用“四區法”的施工方式,將作業面合理劃分為進料區、碾壓區、檢測區和整形區。其中,進料區應保證有序進料,整形區應認真仔細劃線,利用平地機整平,合理控制松鋪厚度;另外,對于填石、土石混填、特殊填料的路基應采用新材料、新工藝和新技術,但需要在試驗合格的基礎上開展施工,可在地質地形條件良好的路段進行試驗,長度不得小于100m。
4.橋、涵及結構物回填
“三背”回填分層填筑,嚴禁傾填,每層最大壓實厚度不得大于20cm,采用小型夯-98-德簡高速公路DJTJ8標段實施性施工組織設計壓實機具時,分層壓實厚度不得大于15cm(不小于10cm)。回填施工前,應根據壓實方式在臺背用油漆畫好每一層的松鋪厚度標志線。
涵洞基礎開挖前,應沿涵洞基坑開挖邊坡線外側1m~1.5m處做好臨時防排水設施,防止雨水和地表水浸泡基底造成坍塌。根據涵洞平面尺寸和實際地形,放樣涵身中心樁,同時繪制縱橫斷面圖,確保涵洞幾何尺寸和位置與設計相符。涵洞與砌體同時施工時,砌塊錯開距離不得小于8cm,嚴格控制砂漿拌和比例,經過拌和的砂漿要保證飽滿圓潤,灰縫全部使用凹縫,使砌體表面平整、潔凈平順。另外,應嚴格按照施工要求控制沉降縫、施工縫,施工完畢且自檢合格后,通知監理工程師檢查驗證同意,方可回填。涵洞沉降縫、防水層施工完成且全部圬工強度達到設計強度的70%以上時,實施涵洞缺口填土,填筑時,在涵洞兩側對稱填筑。填土壓實嚴禁使用大型機械,可采用手扶式振動壓路機分層壓實。
本項目涉路施工共有4處,第一處為跨成南高速公路大橋上跨成南高速公路處,第二處為廣興樞紐G匝道2號大橋上跨成南高速公路處,第三處為H匝道下穿成南高速公路處,第四處為柳石灣環溪河大橋上跨廣興大道處。其中,涉及成南高速公路的3處由于處于同一施工區域,故可3處同時施工,實施一次交通導改方案,柳石灣環溪河大橋上跨廣興大道處單獨實施一次交通導改方案。本文探討了柳石灣環溪河大橋上跨廣興大道施工時采取的安全保障措施:
該工程以碗扣式腳手架為支撐,用鋼管結合竹膠板和鐵皮做頂棚,形成一個棚狀的安全防護結構。
1.防護棚洞支架布置形式
支架采用碗扣腳手架搭設,設兩處支撐排架,分別立于公路外兩側硬路肩上。立桿采用3m桿和2m桿相結合,布置3排,縱橫向間距0.5m;橫桿布距1.2m,共4道。采用6m鋼管做十字支撐加固支撐排架,十字撐用碗扣和支架連接牢固。
2.防護棚洞頂棚布置形式

圖1 限速標志布設圖
頂棚采用竹膠板,設兩層,間距60cm,上面層加鋪鐵皮。在橋梁投影范圍內加寬1.5m,并在1.5m范圍內滿鋪。根據《公路養護安全作業規程》(JTGH30-2015)的要求,路肩施工保持雙向通行,作業控制區警告區可僅布設一塊限速標志,如圖1所示。
本工程項目施工全過程中,所有環境指標和水保指標均符合環境部門提出的要求,盡最大力量創建綠色環保的樣板工地,保證文明施工,盡量避免對四周自然環境和植被產生負面影響。兼顧施工和生態兩方面,實現兩者的平衡,盡量降低施工時產生的粉塵、噪音、振動、廢水廢料對自然環境的污染,減少工程項目建設對社會造成的不良影響,維護施工現場及社會環境的穩定。施工過程中主動保護環境,嚴格根據環保要求來處理廢水、固體廢棄物等,如在施工中時需要臨時占用場地,施工結束后必須采取恢復措施和綠化措施。
施工現場及時完成“三通一平”建設,即水通、電通、道路通行和場地平整,為全體施工人員創造良好的施工環境和施工條件,在現場醒目的地方設置安全警示標語,創建安全標準工地。
綜上所述,在社會經濟和科學技術不斷發展的利好背景下,我國高速公路施工現場的管理水平越來越高,因此,運用精細化管理模式具有極其重要的現實意義。施工企業應根據工程項目的實際情況確定具體的精細化管理模式,實現良好的管理效果。未來,還應不斷深入和豐富創新精細化管理模式,為我國高速公路行業領域的不斷發展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