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學鋒
(寧夏回族自治區紅寺堡揚水管理處,寧夏 中衛 755100)
水利是國民經濟發展的命脈,水利泵站對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機電設備是維持水利泵站正常運行的基礎,隨著水利泵站機電設備智能化、網絡化管理模式的實施,加強水利泵站機電設備運行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義。首先,加強水利泵站機電設備運行管理是提升泵站機電設備運行效率的重要手段。水利泵站機電設備種類繁多,尤其是在大數據技術環境下,泵站機電設備的性能越來越精密,任何環節出現故障都會影響到整個泵站的工作效率。通過加強機電設備運行管理工作能夠最大限度地降低機電設備故障發生率,從而有效提升機電設備的運行效率,避免因機電設備故障停機而造成的經濟損失。其次,加強水利泵站機電設備運行管理工作有助于提升泵站應對突發事件和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水利泵站不僅是優化水資源配置的重要設施,也是及時處理各種突發事件的關鍵工程[2]。例如,當出現連續干旱氣候,需要泵站及時調節水資源,為干旱地區輸送水資源,以此減少因干旱造成的農牧業損失。機電設備是泵站運行的基本要素,如果缺乏有效的管理策略,就會導致泵站在應對突發事件或者自然災害時不能正常工作,從而給社會造成巨大損失。最后,加強水利泵站機電設備運行管理是落實2022年3月水利部印發的《關于推進水利工程標準化管理的指導意見》的具體體現,該文件對水利泵站運行管理提出明確要求,要求泵站建立工程管理信息化平臺等舉措。
泵站機電設備運行管理離不開工作人員的參與,雖然大數據技術的引入,有效提升了機電設備智能化、網絡化管理水平,有效降低了工作人員參與機電設備管理維修的勞動強度。但是調查顯示,泵站工作人員的綜合素養有較大提升空間。一是泵站機電設備管理人員的專業技能有待提高。基于泵站機電設備智能化管理系統的運用,要求機電設備管理人員不僅要具備相應的機電設備檢修能力,而且還要掌握操作機電設備智能化管理平臺的技能,甚至基于機電設備性能的不斷完善,要求機電設備管理人員要及時更新專業知識[3]。然而目前泵站機電設備管理人員在操作智能化管理平臺、熟練操作最新機電設備等方面還存在較大的能力缺陷。例如,泵站機電設備管理人員在工作中往往是基于傳統機電設備維修技能對最新引進的設備進行檢修,結果不能及時發現泵站機電設備所存在的問題。二是泵站機電設備管理人員的質量安全意識相對淡薄,并未意識到機電設備安全運行的重要性。目前,泵站機電設備管理人員雖然能夠按照工作制度對各種機電設備進行有效管理,但是工作人員的質量安全意識比較淡薄,不能有效對各種設備進行預判性分析,不能將故障控制在最低范疇。
水利泵站機電設備種類繁多,不同型號的機電設備日常維修保養內容不同。繁多的機電設備增加了泵站機電設備日常維修保養工作的難度,導致諸多機電設備維修保養制度并未落到實處。一是泵站機電設備維修監督管理體系不完善。維修是機電設備運行管理的重要內容,也是延長機電設備使用壽命的重要舉措。然而水利泵站在機電設備維修中缺乏有效的監督,導致機電設備維修質量存在參差不齊的現象[4]。例如,在水泵維修中,由于缺乏對維修過程的有效監督,水泵維修人員往往針對水泵的表征故障進行維修,并未對深層次的故障進行預判,結果導致水泵在運行一段時間后又發生機械故障。二是未落實日常保養制度。機電設備日常維修保養工作意義重大,然而水利泵站在機電設備日常維修保養中并未嚴格按照相關制度進行操作。例如,在泵站變壓器日常維修保養中,保養人員并沒有對變壓器的日常運行狀態等信息進行記錄,甚至部分工作人員的日常維修保養工作流于形式,不能及時發現潛在的故障問題。
基于機電設備生產技術的不斷發展,尤其是農業生產對泵站機電設備工作效率要求的提升,要求泵站及時更新機電設備,確保機電設備處于高效運行狀態。但是有關調查顯示,由于各種因素導致機電設備更新不及時,泵站機電設備老化、帶病工作現象突出:一方面,由于泵站機電設備價格昂貴,受經費資金短缺等因素的制約,導致泵站機電設備更新不及時,從而影響泵站運行效率。以泵站變壓器為例,由于變壓器運行環境比較復雜,而且其市場價格比較昂貴,因此泵站機電設備運行管理中,對于變壓器往往是超壽命使用,結果造成能源消耗過大。由于變壓器超長時間運行,導致電能消耗比較大,增加了泵站能源消耗占比[5]。另一方面,水利泵站機電設備老化、帶病運行的現象突出。水利泵站機電設備種類繁多,問題隱蔽性比較強,水利泵站機電設備在運行過程中常常存在帶病運行的現象。以電動機為例,電動機在工作運行過程中出現溫度升高的問題,導致溫度升高的重要因素就是電動機的使用時間過長,電流快速增加,給泵站安全運行埋下隱患。
我國進入數字化經濟時代,大數據技術已經融入到各行各業。實現水利泵站機電設備信息化管理不僅是提升機電設備管理水平的重要舉措,也是及時發現機電設備故障、優化機電設備能源配置的關鍵手段。雖然我國水利部門高度重視機電設備信息化管理建設工作,但是基層水利泵站在機電設備信息化管理建設上普遍存在以下問題:一是泵站機電設備信息化管理硬件設施不完善。受資金、場地以及人員等諸多因素的制約,水利泵站機電設備信息化管理平臺的硬件設施還存在諸多提升的空間。例如,根據調查發現,基層水利泵站的計算機硬件設施存在性能老舊的問題。二是泵站機電設備信息化軟件系統不完善,存在安全隱患。水利泵站機電設備信息化管理平臺雖然大大提高了機電設備的管理效率,但是其存在一定的信息安全隱患,尤其是機電設備信息管理系統的兼容性問題成為制約水利泵站機電設備管理信息化系統的重要瓶頸[6]。
水利泵站機電設備管理工作離不開工作人員的支撐,因此水利泵站要從人員教育培訓入手,增強工作人員的質量安全意識。一是水利泵站要結合機電設備管理工作的特點開展專項教育培訓活動,通過教育培訓提升工作人員的專業技能。例如,為了切實提升水利泵站機電設備管理人員的水泵檢修工作能力,水利泵站要依托技能大師工作室,舉辦“泵站機電設備運行維護管理技術培訓班”,重點講解水泵結構原理及維護檢修、常用工卡量具使用方法、高壓電器設備結構原理及倒閘操作、低壓電氣設備工作原理及其控制回路、液壓蝶閥工作原理及其控制回路等內容,通過理論知識講解和現場實操相結合的方式,進一步提高機電設備運維人員的專業理論水平和實際操作技能等綜合能力。二是積極開展宣傳教育,增強機電設備管理人員的質量安全意識。安全無小事,水利泵站要采取有效措施提升工作人員的安全意識[7]。例如,為了增強工作人員的安全意識和應急能力,在機電設備發生事故時,使泵站快速、有效地組織進行事故處理,減少人員傷害,降低事故損失,迅速恢復系統運行,保障灌溉工作,要經常開展安全大檢查、機電設備反事故聯合應急演練,增強泵站職工的安全意識。
提升機電設備運行管理效率必須落實到具體的行動中,水利泵站要從日常維修保養入手,細化機電設備的安全管理工作。一是水利泵站要建立完善的機電設備的檢修監督制度。針對水利泵站在機電設備維修中缺乏有效監督導致機電設備維修質量不到位的現象,水利泵站必須強化對機電設備維修全過程的監督管理,以高標準的要求融入到機電設備維修監督中。水利泵站要明確責任制度,將泵站機電設備維修責任落實到具體的部門、具體的人身上,提升機電設備維修的整體質量。在水泵維修中,為了避免維修人員責任心不強的問題,水利泵站要明確維修人員的責任,并且建立終身責任制度,將機電維修與個人績效相結合,以此激發維修人員的責任心[8]。二是要建立完善的機電設備日常保養計劃,將日常保養制度落實到實際工作中。水利泵站要結合機電設備的運行情況制定完善的維護保養計劃,以此提升機電設備的整體運行效率。例如,針對紅寺堡揚水管理處泵站的實際情況,今年泵站計劃對10 kV、0.4 kV、直流系統、10臺電動機、7臺水泵、10臺出水液控閥、20臺進出水電動閥及其附屬設備進行定期維護和保養,3臺水泵大修,通過制定相應的保養維修計劃能夠規范機電設備管理秩序。
機電設備性能技術在不斷更新發展,水利泵站要及時引進性能完善的機電設備,提升機電設備的運行效率,增強泵站揚水能力。一是水利泵站要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及時引進性能完善的機電設備。老舊機電設備能耗增高,自動化程度低。水利泵站要主動對接行業市場,采購性能完善的機電設備,以此提升泵站工作效率,降低能源消耗[9]。二是要加強對機電設備的運行監督力度,必要時候積極開展運行試驗,以此不斷優化機電設備運行參數。例如,水利泵站在引進機電設備后要進行帶電運行試驗,主要檢測設備運行參數是否正常、設備安裝是否滿足設計要求,并記錄整理相關試驗數據,為機電設備運行積累相關參考數據。
水利泵站要依托大數據技術等構建機電設備管理信息系統,實現機電設備管理智能化、網絡化。一是水利泵站要不斷完善機電設備管理系統的硬件設施,為泵站機電設備管理信息系統提供完善的硬件支撐[10]。例如,水利泵站要加強網絡建設,及時引進5G技術。二是要優化泵站機電設備管理軟件系統,尤其是要解決泵站機電設備管理系統的兼容性問題。
綜上所述,做好水利泵站機電設備運行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義。在推動水利泵站高質量發展的背景下,水利泵站機電設備管理人員必須清晰地認識到影響機電設備安全運行的相關因素,及時轉變管理理念,提高管理維護能力,制定完善的維護管理制度,以此提升泵站整體運行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