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吳婧茸


2022年的11月6日,第五屆中新合作服務貿易創新論壇在蘇州工業園區舉行。中新服貿論壇,大家都不陌生。作為進博會及其重要的配套活動,已連續成功舉辦四屆。本屆的中新服貿論壇正式升級為第五屆虹橋國際論壇的分論壇,成為24場分論壇中唯一以服務貿易為主題的論壇。蘇州工業園區成為首個在上海以外地區舉辦分論壇活動之地。
更值得驕傲的是,在本屆的中新合作服務貿易創新論壇上,又一批高端優質項目落戶園區。本次落戶項目涉及市域一體化項目、中新合作項目和產業創新集群項目等,而且這些項目大多來自世界五百強、新加坡知名企業和國內外行業領軍企業,主要集中在總部經濟、國際貿易、國際物流、綠色經濟、金融投資、醫療健康等領域。
28年,回溯中新兩國合作,作為兩國政府間的首個合作項目,蘇州工業園區借鑒了新加坡的親商服務理念和公共管理經驗,在可持續、雙向投資與創新發展等領域樹立了新中合作的典范,更成為了“中國改革開放的重要窗口”和“國際合作的成功范例”。
一直以來,園區堅持把中新合作作為城市發展的長期戰略,鞏固提升各領域合作成果,始終保持與新加坡緊密、牢固的合作關系 。
近年來,蘇州工作園區積極發揮中新合作獨特優勢,中新合作越發深入。尤其是2022年以來,蘇州工業園區中新合作領域更是不斷拓寬,層次不斷深化、質效不斷提升,合作更是碩果累累。
園區新加坡國際商務合作中心、新加坡蘇州商務中心、新科研企業合作中心……一批批雙向開放平臺集聚和落地,多批優質項目穩健運營,給中新企業家更多面對面的交流平臺,豐富多彩的合作交流活動,讓城市的創新要素雙向流動,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
星獅集團中國區投資總部、新加坡城發集團中國區投資總部落戶園區,中新生命科學園、凱德集團產業與城市更新項目加緊洽談,元禾綠柳基金管理合作等項目簽約,蘇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獲批……一批批重大合作項目順利推進,為新城的發展注入了強大的能源和動力。
在中新聯合協調理事會、中新服貿論壇期間簽訂了一系列合作協議,加強項目對接,一批批熱點合作領域加快拓展,抓住了中新兩國深化綠色發展、數字經濟等領域合作契機。
設立生物醫藥領域合作聯委會,搭建綠色合作聯絡小組,首次參加江蘇——新加坡產業創新合作計劃……一批批中新務實合作機制鞏固提升,中新雙方借鑒培訓、官員交流等活動成效顯著。
中新蘇州工業園區聯合協調理事會第二十三次會議、新蘇理事會第16次會議、第五屆中新服貿論壇、第四屆中新(蘇州)數字金融博覽會……一批批雙邊重大活動的成功舉辦, 不斷深化制度創新、實踐創新,更好服務蘇州工業園區打造中新合作的典范城市。
一直以來,蘇州工業園區都將對新合作的工作布局到全年計劃中,系統謀劃、統籌推進,凝聚共識、激活機制,加強對外宣傳交流,不斷增強中新合作的熱度、濃度和力度,不斷提高中新合作的顯示度與成效。

蘇州首個獲得LEED金獎認證的商務園區、蘇州工業園區最早的工業企業孵化器、新加坡企業的蘇州大本營……作為一家外資孵化器,騰飛蘇州創新園處處可見新加坡元素和創新的活力。
早在1995年,凱德集團(中國)旗下騰飛產業園首個旗艦項目騰飛新蘇工業坊就在金雞湖畔,打下了蘇州工業園區的第一根樁,首次將“預建標準廠房”的概念帶入中國,催化推動了園區早期招商引資,引進了一大批知名的跨國公司,被譽為園區最早的工業企業孵化器。2015年,新一代科技載體騰飛蘇州創新園在獨墅湖科教創新區全面落成,是凱德集團順應項目所在地發展趨勢的又一力作。
2020年,騰飛蘇州創新園被評為“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以“企業孵化+種子基金+增值服務”的服務體系,打造以“人工智能+生物醫藥”為核心的高端技術研發基地和以信息技術服務為核心的產業孵化基地。
凱德投資(中國)產業園區蘇州總經理邵凱勇介紹,騰飛蘇州創新園每年有30多場財稅、人資、法律融資等方面的培訓、活動,給予政策咨詢和鏈接,尤其是高企科小領軍申報等;鏈接初創企業與園內及蘇州園區資深AI生物醫藥企業,行業領先企業等,參觀交流,打造資源整合平臺,鏈接上下游。
獨角獸企業智慧芽助理總裁張海華表示:“蘇州工業園區和騰飛蘇州創新園給予我們企業成長很多幫助,通過騰飛的海外離岸創新基地,為智慧芽搭建了一個非常好的業務交流拓展合作平臺。”
近年來,蘇州工業園區持續強化平臺運營,打造開放合作新門戶,共建中新“國際化走廊”,不斷拓寬中新開放合作格局,匯聚全球創新資源。
2022年1月,“新*科研-蘇州工業園區科技創新伙伴計劃”正式啟動,不到一年,該計劃聚焦于生物醫藥、自動化與高新制造等四個產業領域的科技商業化工作,并開啟了探索國際創新孵化的新模式。
28年,蘇州工業園區積極學習新加坡在新型工業化、數字化、綠色化推動產業升級方面的豐富經驗,鞏固提升園區兩大支柱產業、加速壯大三大新興產業、前瞻布局未來產業。通過“引進來”和“走出去”,蘇州工業園區始終關注中新兩國共同探索的產業創新方向,緊盯目標產業,提升載體功能,打造創新發展新陣地。
服務貿易,是當今國際貿易中最具活力的部分,日益成為經濟增長的新引擎。蘇州工業園區是中國和新加坡兩國政府間合力打造的重點項目,過去十年間,園區生產總值從1589億元躍升到3330億元,進出口總額從770億美元躍升到1120億美元。
有著國際合作背景的蘇州工業園區積極搶抓自貿試驗區建設機遇,在軟件信息、金融服務、數據跨境流動等方面先行先試,大力發展服務貿易,服務貿易規模穩步擴大,貿易結構持續改善,慢慢探索出一條服務貿易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徑。
2022年,在綠色發展方面,園區圍繞打造低碳化智慧化樓宇、開發綠色低碳園區示范項目、專業服務機構對接等推動合作,園區管委會與新加坡企發局簽訂關于深化綠色發展合作的諒解備忘錄。在數字經濟方面,落實工業智能指數(SIRI)評估項目,拓展中新跨境數據通道場景應用,探索試點運用新加坡通商互信(Trade Trust)框架和電子提單系統。在科技創新方面,園區與新加坡成立生物醫藥領域合作聯委會,推動國際創新資源導入,加強生物醫藥領域交流合作。在跨境投資方面,推進共建“國際化走廊”,園區新加坡國際商務合作中心、新加坡蘇州商務中心加快項目集聚。在企業服務方面,中新企業家面對面平臺提升智慧服務功能,實現政策全鏈一鍵直達。
園區良好的貿易服務,優質的營商環境,讓中新合作不斷向深入發展,企業的主體地位得到持續強化,創新能力不斷加強。
2019年起,蘇州朗動網絡(企查查)科技有限公司開始與新加坡相關大學開展合作,包括新加坡國立大學和南洋理工大學為企業提供了許多走在國際前列的區塊鏈技術、元宇宙技術、大數據建模技術等。同時,企查查也憑借自身豐富的大數據應用場景,產生和加工出新的大數據領域應用。
“新加坡較早建立了開放式創新體系,在先導產業、技術轉移、資本市場運作和知識產權保護等方面積累了豐富經驗。而園區制造業發達、產業鏈配套完備,在制造業集聚化發展方面具備堅實基礎,兩者一拍即合。依托與新加坡合作的國際化環境,更多高端資源要素不斷匯聚于園區,讓我們園區企業可以更多更好地‘走出去’,深度融入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 蘇州朗動網絡(企查查)科技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楊京表示。
提升城市活力,打造城市建設新地標,促進生產生活生態的可持續發展,推動雙向交流和友好交往。未來,蘇州工業園區將繼續堅持“合作中有特色、學習中有發展、借鑒中有創新”的理念,持續深化各領域的務實合作,當好新中友好合作的“探路者”和“傳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