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向煜
中國式現代化包含著文化的現代化,蘇州工業園區將人民放在城市文化發展的中心,不斷創新公共文化服務內容與形式,讓全體人民共享城市發展成果。
辭舊迎新,年末的蘇州工業園區仍舊在文化建設領域生機勃勃。“中國當代藝術新學院方式——北京電影學院新媒體藝術實驗室特展”為我們帶來了精彩的視、聽覺盛宴,第六屆蘇州工業園區藝術進社區“我愛我家”社區居民美術作品大賽進行得如火如荼,“城市可閱讀、全民享藝術”第四季“指尖跨越”云上季上線治愈著市民的身心……
2023年,園區站在新的歷史起點,正以昂揚的步伐,不斷提升城市的文化軟實力,增厚市民的文化福利,用創新思路與扎實舉措,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2022年,市民牽掛已久的草鞋山考古遺址公園終于揭開面紗,為深入挖掘草鞋山文化價值,進一步豐富城市文化內涵,園區策劃舉辦2022首屆草鞋山文化節系列活動。為了讓更多人多理解草鞋山的歷史文化,園區還舉辦了首屆草鞋山文化節豐收嘉年華、草鞋山文化大講堂等活動,旨在打造草鞋山文化建設陣地、考古業界的交流空間和文化歷史教育普及的宣傳陣地。
線上活動也非常豐富。圍繞講好草鞋山江南文化源頭故事,園區在微信平臺開設“文物會說話”專欄,從文物第一人稱“我”的視角,用當代的語言講述文物故事。
“以通俗易懂的文字圖片、妙趣橫生的視頻音頻,將生僻的遠古器物帶入公眾視野,讓歷史上的文物活靈活現地走入我們的生活?!眻@區公共文化中心主任季詡淙告訴記者,線上一共發布了12期文物會說話系列欄目,將“草鞋山文物大家族”中的玉器、陶器、石器、葛紡織品帶入了大眾視野。
作為今年新增的文化空間,草鞋山遺址公園以考古成果為依據,在科研、教育、游憩、考古遺址展示等方面“全面開花”,吸引線上線下超100萬人次參與,深受各個年齡層次市民的喜愛,逐步成為探源江南文明的首選地,展示文旅融合的“金名片”。2022年底,國家文物局公布第四批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立項名單,草鞋山考古遺址公園成功入選,是江蘇省此次唯一入選的遺址。
聚焦江南文化,今年園區還與時俱進地推出了“流動的非遺·好運大集”,將大運河蘇州段的非遺精粹和轉化成果以融合展的方式展出,以多元創新的展陳形式,彰顯蘇州非遺文化的多姿多彩,領略非遺在文旅融合背景下的煥新活力。
據了解,2023年園區將以展覽的形式看非遺,以課堂的形式學非遺,以影像的形式懂非遺,以問答的形式解非遺,以研學的形式探討非遺,以傳承的形式愛非遺等方式,開展系列非遺活動,通過線上線下互動,來增強非遺文化傳承的生命力和影響力。
公共文化空間建設是公共文化服務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內容。從十年前僅有個位數到如今集聚20余家美術館、藝術機構,在越來越多元的文化藝術空間支撐下,園區的藝術生態呈現出了百花齊放、融合共生的狀態。
以展覽類文化空間為例,成立十年的金雞湖美術館始終堅持側重現當代藝術兼顧傳統藝術的發展定位,與國際國內一流的藝術家、藝術機構開展合作,持續為廣大市民提供公共文化服務和藝術熏陶。
獨墅湖畔的明堂映像美術館是園區人熟悉的“老朋友”。多年來,明堂映像美術館始終堅持對中華經典藝術的推廣,同時又創新推出了“一畫館”的藝術展覽形式,通過與其他機構合作讓藝術真正走進社區、走進生活?!靶律α俊眱炈嚸佬g館以國際化的藝術家資源、策展理念為園區帶來了最為當下的國際化當代藝術與潮流藝術,成為了不少年輕人來蘇州必去的打卡地。

我們清晰地觀察到,園區這十年,越來越多的美術館涌現出來,每年舉辦的雕塑、繪畫、設計、裝置等各類藝術展覽及活動達2000余場,金雞湖畔串聯成珠的文化空間正全力書寫著具有無限可能的繁華長卷。
不僅是展覽空間,今年,園區還創新地打造了一系列功能多元、特色鮮明的融合空間。以園區公共文化中心為例,其創新性地推出了“美術館里的圖書館——青梅SPACE特色空間”并舉辦了“在美術館里看芭蕾、聽交響、上大師課”等跨界活動;“閱讀WE巴”——流動的圖書館升級推出“金雞湖炫舞臺”,結合露營文化、草地文化、當代藝術和潮流非遺,賦予了文旅融合空間新屬性。
打造文藝精品,一方面是面向文藝創作的推動者、鼓勵者,而從城市的層面來說,優質的文藝作品能給體現城市的精神氣質。
這一年,園區公共文化全領域收獲滿滿?!度f鳥歸巢》入選中宣部2022年主題出版重點出版物選題名單、“筆尖下的國學”入選國家公共文化云網絡直播名單、《畫個家鄉蠻靈咯》獲第十五屆江蘇省“五星工程獎”、《丁香》獲江蘇廣播劇連續劇二等獎。
2023年,園區將推出展現江南水鄉魅力的舞蹈原創作品《水井人家》,以及以園區現有的女子聲樂團隊為基礎,打造“當代的蘇州十二娘”《吳儂芳華》,展現園區傳承發展和創新引領?!拔覀冞M一步挖掘蘇州‘江南水鄉’‘人間天堂’等江南文化資源,打造一批具有蘇州特色、吳韻內涵和園區精神的特色文藝精品?!奔驹備冉榻B。
發展公共文化,不僅需要文化精品,也需推陳出新,將文化惠民落在實處。
2022年,園區公共文化以“跨越發展年”為奮斗目標,聚焦“空間微更新、服務再創新、云上新體驗”三項重點任務,統籌推進各項工作開展,積極拓展“云上文化服務”新抓手,煥新“城市可閱讀、全民享藝術”公共文化品牌,推動新型文化空間“出圈”,品質文化活動“出彩”,原創文藝精品“出新”,推動了園區公共文化的標識度、美譽度不斷提升。
品牌文化是一個城市或區域的文化名片與文化象征。
回顧2022年,園區策劃了一批具有國際特色、時代特征、園區風格的高品質的公共文化品牌活動,持續打響全民閱讀季、金雞湖朗誦大賽、賴聲川戲劇表演工作坊等文化品牌。
很多市民對園區第十二屆全民閱讀季記憶深刻。在這場全民閱讀活動中,園區召集名人、名家共同發起“城市接力閱讀”線上領讀項目,席酉民、范小青、張雪峰、楊旭輝、潤平等眾多行業領域領軍人物、文化名家悉數登場,吸引在線觀看約108萬人次。同時,還聯合誠品書店、鐘書閣,策劃全新閱讀品牌“城市選書人”活動,為園區市民提供“你選書我買單”的閱讀福利。
秋季以來,李公堤街區的“中法愛墻”迎來送往,成為炙手可熱的網紅打卡地。作為2022年首屆“蘇州金雞湖中法文化藝術周”重磅內容之一,“愛墻”在蘇州的復制落地成為中法友誼的又一見證,同時也是園區積極推動國際文化交流的全新亮點。事實上,作為蘇州江南文化藝術·國際旅游節的重要活動之一,此次藝術周活動也是園區繼“iSING!Suzhou國際青年歌唱家藝術節”后推出的又一外宣品牌,將成為園區建設“未來城市新中心”的新名片。
《暗戀桃花源》一直是很多人心目中的經典之作,36年來,這部作品長演不衰,每看一次,都能讓人得到新的體悟。今年第三季度,園區聯合賴聲川表演工作坊特別推出的“暗戀桃花源”大會演蘇州賽區賽事活動。據悉,園區賽區吸引了21支隊伍參賽,一等獎獲得者常熟世界聯合學院“UWC燒麥戲劇社”進入上劇場終演,蘇州元戎劇社獲三等獎。
更令人期待的是,跨入嶄新十年開端的“第六屆蘇州·金雞湖雙年展”也將于2023年4月與市民見面?!氨緦秒p年展,我們力求將代表蘇州以及園區城市精神的雙年展節事活動,辦成‘藝術的盛會,人民大眾的節日’”,季詡淙表示。
互聯網時代賦予公共文化服務的新挑戰,近年來園區充分發揮“互聯網+”思維,建設數字化文化服務,實現特色文化資源的整合、共享,讓市民零距離地享受多元的文化服務。
“園區文化云”平臺就是園區公共文化中心為統籌全區公共文化服務資源、統一公共文化服務渠道、匯聚公共文化服務數據、提供基于互聯網的公共文化服務而建設的區級公共文化服務與管理平臺。“今年‘園區文化云’進行了2.0版本的升級迭代,線上的服務體驗變得更加‘絲滑’。此外,我們還針對‘在線新文旅’開展了專項課題研究,將其中好的意見納入到文化云的二次開發中。比如在場館一覽中嵌入地圖導航功能,增加了用戶大數據分析,用‘猜你喜歡’讀懂用戶對文化活動、愛好書籍的需求。”
為呼應文化場景線上線下的聯動,首屆蘇州工業園區“云上市民文化節”還發布了9大主題近200場文化藝術活動,年度平臺訪問量546.8萬,同比上漲237%。
“2023年,我們將持續運營‘園區文化云’,推進書香園區系統升級,舉辦第二屆‘云上市民文化節’,探索運用‘微旅行、深度游’‘數字化、云體驗’等新方式,結合沉浸藝術、都市露營、音樂節事等文化社交業態,更富有創意地‘打開’城市建筑、風貌街區、旅游景區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奔驹備葟娬{。

基于協同發展的理念,2023年園區還將繼續高質量推進全域公共文化設施聯通、品牌塑造、精準供給、融合創新、智慧賦能。
由金雞湖美術館牽頭的園區美術館聯盟通過信息共享、業務交流、學習考察等各種形式的活動,為園區的各個美術館發展運營提供更多的幫助、共同促進園區藝術生態的繁榮。為了讓市民和游客更好地體驗園區藝文空間,近期園區還組織了“藝術巴士”活動,邀請專業導賞人,設計六條最佳導覽路線,提供“展+演+動”相結合的活動體驗。這輛特殊的巴士,串聯起聯盟里的十幾家美術館,讓園區藝術生態清晰可見,同時打通了文化服務的“最后一公里”,為市民送上系統的美育體驗,而且巴士本身也成了流動在城市里的藝術符號。
創新建設園區特色的文化館總分館服務體系,讓公共文化服務觸手可及。園區文化館作為“總館”,在其指導下,實行服務網點統一布局,服務資源共建共享,服務標準全域統一,運營管理上下聯動,最終建設一個互聯互通的“文化館群”,形成協同發展格局。值得一提的是,為了促進優質文化資源向企業輸送延伸,填補公共文化服務短板,園區將重點打造文化館企業分館,并逐步建立企業分館與文化館總分館人員互通、資源共享、服務聯動。
為了更好地服務區內各類群體,園區圖書館將聯合機關、街道、社區、高校、企業、群眾需求,聯動“園區法院”、自貿區等單位建設“法律專題圖書館”;打造“書香政協”服務陣地,建設“1+5+X”書香政協讀書平臺,逐步形成覆蓋全區、各具特色、主題錯落有致的“政協書房”。
未來,立足蘇州工業園區奮力建設“四個一流”的關鍵階段,園區將秉承推動“全民閱讀、全民藝術普及、全民美育”的服務宗旨,讓區域特色公共文化品牌在新時代浪潮中持續領航,在創新建設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中譜寫高質量發展新篇章,開啟全面建成“人文之城、精神家園”的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