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寶健
這次參加黨的二十大報道,是《學習時報》創辦以來,第一次參與黨的全國代表大會現場報道。《學習時報》創刊于1999年,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主管主辦,面向全國、服務全黨,以各級黨政干部和廣大知識分子為主要受眾,是國內外公開發行的全黨唯一專門講學習的報紙,是以黨的思想理論宣傳為主旨的中央媒體。近年來,學習時報注重媒體融合發展,初步形成了報刊網微為一體的全媒體格局。除報刊之外,還辦有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網、理論網,學習時報微信公眾號、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微信公眾號,學習時報微信視頻號等網絡和新媒體平臺。
《學習時報》并不是日報,每周一、三、五出版,一周三期,定位是以理論宣傳為主,不刊發新聞報道。在黨的二十大報道中,圍繞定位,補短板、揚優勢,報紙著重在黨的創新理論闡述方面發力,網絡和新媒體主要圍繞會議進程報道方面著力,以此將新聞傳播與理論闡釋相結合、報紙和網絡新媒體平臺相統籌、現場報道和后方編輯相協調,在全方位、多層次、多平臺傳播黨的創新理論方面作出了積極探索和實踐,取得良好效果。
黨的二十大舉世關注,能夠現場參加報道,我們深感幸運,也倍加珍惜。作為理論報紙,如何呈現千載難逢的大會現場盛況,我們通過融媒體,策劃制作黨的創新理論產品。特別是創新制作理論短視頻,豐富了理論解讀的傳播形式,與報紙形成傳播合力,為讀者更好地呈現了大會的盛況、展現黨的創新理論的思想偉力。

我們充分發揮上會記者的現場優勢,以“即時性、輕量化”為創作原則,注重新聞性和現場感,采用融媒體技術生產創作契合受眾需求的產品。為了能讓受眾群體第一時間感受現場氛圍,報道組根據大會議程,通過參加黨代表通道、開幕會、記者招待會等,用短視頻產品展現現場實況,分別策劃了五個融媒體產品。《二十大新聞中心什么樣,學習時報記者帶您看一看》《學習時報記者帶您一起看二十大開幕會》等融媒體產品,通過文字+視頻+現場解說等形式,以線性時間為報道脈絡,以現場記者工作狀態和現場背后的故事為敘事主體,將黨的二十大會議現場立體式呈現給受眾,在新媒體平臺上點擊量持續增長。
在現場報道中,我們還充分挖掘可以與理論闡述相結合的切入點,通過多種形式圍繞黨的二十大報告的重點內容進行理論闡述,提升理論傳播的溫度。特別是在第二場記者招待會上,學習時報記者得到提問機會。會前,我們從報紙定位出發,圍繞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黨的創新理論方面精心準備了擬提問題。會上,學習時報記者向中央組織部負責人提問:“中國共產黨是如何做到面對急難險重任務時,黨員能夠挺身而出的?”這個關于我們黨性質宗旨、關乎我們黨初心使命的問題,得到了受眾的關注。中央組織部負責同志回答了學習時報記者的提問,從實踐和理論層面對我們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和密切聯系群眾優勢給予解讀。在記者招待會后,我們馬上推出了融媒體產品《二十大第二場記者招待會,學習時報記者提問!》,記錄學習時報記者所提問題以及發言人的回答,擴大了學習時報的影響力。
我們以學習時報評論內容為試驗田,創新理論傳播的新語態。學習時報評論近年來一直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風“短、實、新”的重要指示為根本遵循,避免陷入空話、套話的窠臼,避免照本宣科、高高在上,避免故作高深、云里霧里,在觸及實際問題的同時盡可能回答群眾關切,把講故事和講道理有機統一起來。我們在評論內容基礎上,加工制作融媒體產品《學習時報聚焦二十大》。產品將學習時報評論以視頻快評的形式推送,將報紙上的評論文字變成可聽可看的短小精悍的影像,并進一步運用接地氣的語言和風格,提煉出評論的關鍵詞和觀點,將深刻的道理通俗易懂地解讀出來,在體現政治性、權威性和思想性的同時增強可讀性、親和力、感染力。
學習時報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黨校姓黨、黨媒姓黨,突出思想理論特色,把“用學術講政治”的理念融入辦報各個環節。為了及時做好黨的二十大理論宣傳工作,我們充分發揮《學習時報》的理論特色,在頭版重點策劃了采訪綜述、系列評論和理論闡述文章。通過這一套理論組合拳及時對二十大報告進行系統、深度的傳播。
中央重要會議之后,第一時間刊發有關采訪綜述,是《學習時報》近年來的一個特色。黨的二十大開幕會召開后,為了第一時間給黨政干部和知識分子呈現關于報告的最新精神,我們提前策劃,在《學習時報》頭版連續刊發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教師、學員和全國黨校(行政學院)系統負責人初步學習黨代會報告體會的三篇綜述文章。
受訪的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教師和全國黨校(行政學院)系統負責人均是研究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知名專家學者,在各自研究領域深入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在黨的理論武裝和干部教育工作中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學員涵蓋省部級領導干部、廳局級領導干部、優秀中青年干部、國有重點骨干企業負責人、中管高校負責人、縣(市)委書記、少數民族領導干部、理論宣傳骨干、哲學社會科學教學科研骨干等,是把黨的二十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付諸行動、見諸實效的重要力量。
我們保證每篇綜述有20位左右的受訪者接受采訪,受訪對象的研究領域和工作實踐盡可能覆蓋改革發展穩定、內政外交國防、治黨治國治軍等各個方面。三篇綜述文章從不同角度搭建框架,三篇互不相同又互相補充,基本涵蓋黨的二十大報告的邏輯體系和重要提法。這一組綜述文章在全國范圍內較早地發出了較為系統又全面的理論解讀聲音,體現了學習時報的理論優勢和特色。
頭版“學習評論”欄目獲第三十一屆中國新聞獎名專欄獎一等獎。該欄目的評論文章,一般1500字左右,一直以學習研究和宣傳闡釋黨的創新理論為主線,在新時代大背景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大主題下精心謀劃、精心選擇適合報紙的評論題目。在開幕會召開后,“學習評論”欄目緊緊圍繞黨的二十大報告中的關鍵詞和新表述組織評論,刊發了《全面現代化的中國時間開始了》《“三個務必”彰顯百年大黨新時代趕考的清醒和堅定》《中國化時代化的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把高質量發展這一首要任務抓實抓細》《新時代新征程為什么要更加強調團結》等系列評論文章。這一組評論文章對黨員領導干部迅速全面把握黨的二十大精髓要義發揮了積極作用,獲得了很好的反響。
在黨的二十大勝利閉幕后,為了全面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我們在頭版開設“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大有專論”專欄,先后刊發陳一新、莊榮文、曲青山、劉寧、鄭柵潔以及部分知名專家學者的理論闡釋文章,通過深度理論文章的形式發出權威聲音。
我們將把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作為首要政治任務和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力爭為廣大受眾奉獻更多更優的理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