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忠
2022 年12 月4 日,中央八項規定迎來出臺十周年。十年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從制定出臺八項規定破題,以上率下推進全黨作風建設不松勁、不停步、再出發,剎住了一些長期沒有剎住的歪風,糾治了一些多年未除的頑瘴痼疾,黨風政風煥然一新,社風民風持續向好。八項規定,厚植了黨的執政根基,深刻改變了中國,已成為中國共產黨作風建設的“金色名片”,成為改變中國黨風政風社會風氣的標志性詞語。
2022 年10 月25 日,黨的二十大閉幕第3 天,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新一屆中央政治局第一次會議,一項重要議程即是審議《中共中央政治局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實施細則》。
時間回到2017 年10 月27 日,黨的十九大閉幕剛3天,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十九屆中央政治局會議,審議通過《中共中央政治局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的實施細則》,對相關內容作出進一步細化完善,提出更高要求。
再回到2012 年12 月4 日,黨的十八大閉幕不到一個月,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政治局會議,審議通過《十八屆中央政治局關于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八項規定》,全面從嚴治黨由此開局破題。
這樣的安排,絕非巧合。從十八屆中央政治局一開始就為作風建設立下規矩,到十九屆中央政治局第一次會議進一步深化細化,再到二十屆中央政治局第一次會議作出新部署新要求,釋放出的正是一以貫之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將作風建設進行到底的鮮明信號。
作風問題關系人心向背、關系黨的生死存亡。進入新時代,引領中國號巨輪破浪前行的中國共產黨,面臨艱巨的歷史任務。“黨的十八大之后,黨中央討論加強黨的建設如何抓時,就想到要解決‘老虎吃天不知從哪兒下口’的問題。后來決定就抓八項規定,下口就要真正把那塊吃進去、消化掉,不要這吃一嘴那吃一嘴,囫圇吞棗,最后都沒有消化。”在十八屆中央紀委六次全會上,習近平總書記這樣闡述制定八項規定的初衷。
八項規定是從中央開始的。習近平總書記要求,黨風廉政建設,要從領導干部做起,領導干部首先要從中央領導做起。猶記得2012 年12 月7 日,廣東深圳,在通往前海深港合作區的道路上,一個由8 輛車組成的車隊融入車流,與公交、出租車、私家車并行,按照交通信號燈的指令行進。不騰道、不封路、不擾民、不鋪紅地毯,沒有歡迎橫幅,沒有層層陪同,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八大后首次出京考察,至今令人印象深刻。
以行動作號令,以身教作榜樣,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認真貫徹執行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不打折扣、不做變通,以實際行動為全黨立起標桿、做好榜樣。各地各部門自覺對標對表,扎實推進中央八項規定精神落地生根,鍥而不舍整治“四風”,剎住了一些長期沒有剎住的歪風,糾治了一些多年未除的頑瘴痼疾。習近平總書記曾形象地指出:“八項規定一子落地,黨的建設滿盤皆活。”以八項規定為突破口,管黨治黨的一系列實踐創新、理論創新、制度創新次第展開,層層深入,全面從嚴治黨納入“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不斷向縱深發展,成為新時代黨治國理政的一個鮮明特征。八項規定,也成為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作風建設的“金色名片”。
老百姓看作風建設,不是看開了多少會、講了多少話、發了多少文件,而是看解決了哪些實實在在的問題。從老百姓不滿意的地方改起,從老百姓期盼的事做起,八項規定實施十年來,全黨全社會迎來了一場激濁揚清的風氣巨變。
人們注意到,每逢節點開設監督舉報曝光專區,緊盯違規吃喝、收送禮品禮金等“節日病”,加大典型案例通報曝光力度,已成為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的固定動作。
十年間,黨中央先從公款購買贈送月餅、賀年卡、煙花爆竹等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抓起,拓展到抓違規公款吃喝送禮、公款旅游、出入私人會所等一系列具體問題,再到盯緊“四風”問題新動向新表現,深挖細查收送電子紅包、私車公養等隱形變異問題……這些年來,全國紀檢監察機關共查處享樂主義、奢靡之風問題48.3萬起。從小處抓起,從點滴做起,由點到面、循序漸進,通過一個個具體問題的突破帶動面上問題的解決,清正廉潔的政治生態日益鞏固。
2020 年1 月,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公布了2019 年12月全國查處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匯總情況,關于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查處數據首次向社會公開發布。這一變化,釋放出的正是黨中央向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突出問題亮劍的鮮明信號。
以往,開不完的會議、填不完的表格、迎不完的檢查,一度讓不少基層干部負擔沉重。黨中央把解決形式主義突出問題同為基層減負結合起來,全面檢視、靶向糾治、連續施治,推動基層干部輕裝上陣,在推動發展、為民服務上跑出好成績。同時,聚焦官僚主義突出問題,堅決查處了影響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貫徹落實、不作為亂作為、漠視侵害群眾利益的行為,集中糾治做選擇搞變通打折扣、表態多調門高、行動少落實差問題,不斷把作風建設引向深入。不少基層干部反映:“從形式主義的束縛中解脫出來,能把更多精力用于真抓實干上,干事創業的精氣神有力提振。”通過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突出問題的堅決糾治,干部的作風更加務實,干群關系更加融洽、黨心民心更加凝聚。
黨風政風正,則社風民風淳。八項規定帶來的作風之變,也推動著社會風氣的健康發展:婚喪嫁娶、宴請聚會,更加注重節儉實惠,大操大辦現象日趨減少;餐飲行業紛紛改走“親民路線”,把更多心思放在提升菜品質量、服務大眾消費上;攀比之風不再盛行,捐資公益、敬老愛老成為社會潮流……
激濁揚清換新顏,八項規定成了改變政治生態和社會面貌的標志性舉措。“八項規定改變中國!”這是人民群眾發自內心的贊譽。
久久為功,方能善作善成。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馳而不息鞏固拓展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成果,讓八項規定散發出深沉而持久的力量。
十年來,圍繞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黨中央、中央紀委國家監委以及各有關部門在注重治標的同時著力治本,出臺并實施了一系列改進作風的制度規定。一項項制度把住關口、擊中要害,不斷細化和拓展中央八項規定精神,鞏固作風建設成果,為作風建設的深化提供了有力抓手和堅強保障。
十年來,各級紀檢監察機關把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作為紀律審查重點,對違規違紀問題堅決查處、絕不手軟;對巡視、信訪和執紀審查中發現的“四風”問題線索專項處置;對規避組織監督、不收斂不收手的,不論職務高低一律從嚴查處,向全黨全社會釋放了“越往后越嚴”的鮮明信號。
中央八項規定不是只管五年、十年,而是長期有效的鐵規矩、硬杠杠,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只能緊、不能松,決不能有松勁歇腳、疲勞厭戰的情緒,更不能有降調變調的錯誤期待,必須永遠吹沖鋒號,把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一抓到底。
黨的二十大從關乎黨的興衰存亡、鞏固黨的執政地位、實現黨的執政使命的政治高度對鍥而不舍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作出新部署,要求堅持以嚴的基調強化正風肅紀,“抓住‘關鍵少數’以上率下,持續深化糾治‘四風’,重點糾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堅決破除特權思想和特權行為”。

抓作風建設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踏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我們面臨著巨大的風險挑戰和艱巨繁重的任務,要準備經受風高浪急甚至驚濤駭浪的重大考驗。越是如此,越要加強作風建設,以好的作風激發斗志、樹立形象、贏得民心,不斷凝聚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磅礴力量。
中央八項規定,厚植了黨的執政基礎,贏得了黨心民心。但要清醒地看到,當前作風建設還不能完全適應形勢任務的要求,一些深層次問題尚未得到根本解決,已經解決的問題可能反彈,新問題還在出現,必須在常和長、嚴和實、深和細上下功夫,不斷把作風建設引向深入。
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全黨上下抓鐵有痕、踏石留印,馳而不息將作風建設引向深入,定能以優良作風凝聚起團結奮進的磅礴力量,向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繼續闊步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