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 昕,王易中,周 凱
(常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檢驗科,江蘇 常州 213004)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是一種持續氣流受阻性疾病,臨床可分為穩定期和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主要是臨床的呼吸系統癥狀加重,患者咳嗽、咳痰、喘息癥狀較平時嚴重,尤其活動后,喘息更明顯,隨著癥狀的加重、病情的發展,肺功能會不斷下降,使用原有藥物治療無法控制病情。AECOPD病情易反復、預后較差,因此及時評估患者病情并給予有效干預,對改善預后至關重要。有研究報道,B型利鈉肽(BNP)主要用于早期診斷心功能不全,隨著近年來深入研究,部分學者認為AECOPD、肺炎等呼吸系統疾病患者血清BNP水平明顯升高[1]。顆粒蛋白前體(PGRN)是和機體炎癥反應相關的分泌型糖蛋白,通過調控多種信號通路的活性參與機體炎癥反應,AECOPD患者氣道、肺組織等存在炎癥反應,PGRN升高會促進炎癥反應加劇,不利于疾病恢復[2]。有研究報道,在AECOPD患者機體肺組織受損、感染的狀態下,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會迅速上升,高水平Hcy可通過氧化應激或炎癥反應損害血管內壁,同時會增加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風險[3]。AECOPD患者因為機械通氣操作的影響,機體易出現應激反應,造成皮質醇(COR)分泌增多[4]。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討AECOPD患者血清BNP、PGRN、Hcy、COR水平與病情嚴重程度的關系,以期為臨床診治提供參考,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回顧性分析常州市第一人民醫院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136例AECOPD患者的臨床資料,將其作為AECOPD組;另回顧性分析136例穩定期COPD患者的臨床資料,將其作為穩定期COPD組;另回顧性分析同期在院內進行體檢的149例健康體檢者的臨床資料,將其作為健康對照組。AECOPD組中男、女患者分別為70、66例;年齡33~72歲,平均(55.82±6.91)歲;病程3~10年,平均(7.47±2.11)年。穩定期COPD組中男、女患者分別為71、65例;年齡34~72歲,平均(55.84±6.93)歲;病程3~11年,平均(7.45±2.12)年。健康對照組中男性79例,女性70例;年齡34~73歲,平均(55.88±6.94)歲。3組研究對象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組間可進行比較。診斷標準:穩定期COPD組與AECOPD組患者均符合《呼吸內科診療進展》[5]中的相關診斷標準。納入標準:符合上述診斷標準者;臨床資料齊全者;無肺切除手術病史者;近期未使用過糖皮質激素者等。排除標準:合并冠心病、高血壓等其他基礎疾病者;有免疫功能障礙者;有支氣管擴張者等。依據《呼吸內科診療進展》[5]將AECOPD組患者根據疾病的嚴重程度分為輕度組39例,中度組44例,重度組53例。常州市第一人民醫院醫學倫理委員已批準本次研究。
1.2 研究方法①入組后,在研究對象清晨空腹狀態下采集靜脈血5 mL,送至檢驗室進行檢驗,離心半徑8 cm,以3 000 r/min的離心速度離心10 min,分離血清,采用酶聯免疫吸附實驗法檢測血清BNP、PGRN水平,采用熒光定量法檢測血清Hcy水平,采用化學免疫發光法檢測血清COR水平。②采用肺功能檢測儀(山東博科保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魯械注準20212071169,型號:BK-LFT-I)檢測第1秒用力呼氣容積(FEV1)、FEV1占預計值百分比(FEV1%)、用力肺活量(FVC)水平,并計算第1秒用力呼氣容積/用力肺活量(FEV1/FVC)。
1.3 觀察指標①比較健康對照組、穩定期COPD組、AECOPD組研究對象血清BNP、PGRN、Hcy、COR及FEV1、FEV1%、FVC、FEV1/FVC水平。②比較不同嚴重程度 AECOPD 患者血清 BNP、PGRN、Hcy、COR 及 FEV1、FEV1%、FVC、FEV1/FVC水平。③以Pearson相關系數法分析AECOPD患者血清BNP、PGRN、Hcy、COR水平與肺功能的相關性。
1.4 統計學方法使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本研究計量資料經S-W法檢驗均符合正態分布,以( x?±s)表示,3組間比較采用重復測量方差分析,組間兩兩比較采用SNK-q檢驗;以Pearson相關性分析法分析血清BNP、PGRN、Hcy、COR水平與肺功能指標的相關性。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3組研究對象血清BNP、PGRN、Hcy、COR及肺功能指標水平比較與健康對照組比,穩定期COPD組、AECOPD組研究對象血清BNP、PGRN、Hcy、COR水平呈逐漸升高趨勢,FEV1、FEV1%、FVC、FEV1/FVC 水平呈逐漸降低趨勢,且組間兩兩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1。
2.2 不同嚴重程度AECOPD患者血清BNP、PGRN、Hcy、COR及肺功能指標水平與輕度組比,中度組、重度組患者血清PGRN、BNP、Hcy、COR水平逐漸升高,FEV1、FEV1%、FVC、FEV1/FVC水平逐漸降低,且組間兩兩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2。
表2 不同嚴重程度AECOPD患者血清BNP、PGRN、Hcy、COR及肺功能指標水平比較( x?±s)
2.3 AECOPD患者血清BNP、PGRN、Hcy、COR水平與肺功能指標的相關性經Pearson相關性分析,AECOPD患者血清 BNP、PGRN、Hcy、COR 水平與 FEV1、FEV1%、FVC、FEV1/FVC均呈負相關,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3。
表3 AECOPD患者血清BNP、PGRN、Hcy、COR水平與肺功能指標的相關性
COPD患者氣流受限具有不完全可逆、呈進行性進展的特點,與吸煙、呼吸道感染、空氣污染等有害氣體或有害顆粒刺激肺部引起的異常炎癥反應相關,且隨著病情的加重會出現自發性胸悶、慢性呼吸衰竭、慢性肺源性心臟病等嚴重并發癥,威脅患者身心健康[6-7]。對AECOPD患者進行及時的病情評估并予以治療措施,有利于改善患者肺功能,控制病情進展[8]。
AECOPD患者因長期缺氧,肺小動脈易出現收縮,血管功能受到影響,肺動脈壓力增高,右心室負荷增大,心肌細胞會釋放出大量的BNP,故血清BNP水平與AECOPD患者機體受損程度密切相關[9]。炎癥反應是AECOPD產生、發展的重要因素,其中PGRN能夠介導組織損傷修復、胚胎發育等過程,其可以促進巨噬細胞轉化成促炎因子,加重炎癥反應,誘導AECOPD的發生[10]。茍林鳳[11]研究顯示,衣原體肺部感染小鼠模型的外周血PGRN水平明顯升高,降低模型小鼠PGRN水平后,感染、炎癥引起的組織損傷減輕,衣原體清除速率升高。故臨床對PGRN水平進行檢測,有利于及時發現機體組織損傷,并采取針對性治療,控制疾病發展。正常情況下,Hcy能夠被分解代謝,故在機體內水平降低,AECOPD患者一般存在不同程度的低氧血癥,且具有抗氧化作用的還原型谷胱甘肽水平降低,使肝臟合成胱硫醚β合成酶活性下降,Hcy分解受到抑制,導致血清中Hcy明顯蓄積[12]。AECOPD引起的慢性炎癥刺激使腎上腺皮質長期處于應激狀態,機體為維持內環境的平衡,會釋放大量的糖皮質激素,COR水平會明顯上升,從而達到抗炎、降低氣道的高反應性及擴張支氣管等作用,緩解病情,對患者血清COR水平進行監測,有助于病情控制,改善患者預后[13]。本研究中,穩定期COPD組、AECOPD組研究對象血清BNP、PGRN、Hcy、COR水平均高于健康對照組,肺功能指標水平均低于健康對照組;與輕度組比,中度組、重度組患者血清BNP、PGRN、Hcy、COR水平呈逐漸升高趨勢,肺功能指標水平呈逐漸降低趨勢,表明AECOPD患者病情嚴重程度與血清BNP、PGRN、Hcy、COR水平變化密切相關。相關研究顯示,AECOPD患者肺部炎癥反應持續加重后,氣道內分泌物大量增加,同時肺組織發生的氧化應激反應,會產生大量的氧化物,造成肺實質出現嚴重損傷,進而導致患者呼吸功能惡化,氣流受限嚴重,患者會出現進行性呼吸障礙,甚至出現呼吸衰竭[14-15]。本研究中,經Pearson相關性分析,結果顯示,AECOPD患者血清BNP、PGRN、Hcy、COR水平與FEV1、FEV1%、FVC、FEV1/FVC均呈負相關,表明AECOPD患者病情越嚴重,血清BNP、PGRN、Hcy、COR水平越高,通過對AECOPD患者體內BNP、PGRN、Hcy、COR水平進行監控并采取及時的治療措施,能夠一定程度上改善肺功能,控制病情發展,進而改善AECOPD患者預后。
綜上,血清BNP、PGRN、Hcy、COR水平檢測有助于AECOPD患者病情與肺功能的評估,患者病情越嚴重,血清BNP、PGRN、Hcy、COR水平越高,且血清BNP、PGRN、Hcy、COR水平與肺功能成明顯的負相關關系,因此,臨床上應加強對患者血清BNP、PGRN、Hcy、COR水平的監測,給予針對性治療,改善預后,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