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葉子 劉 潛
端州-高要 一江兩岸 陳彥成 攝
高要,一座擁有2100多年歷史的嶺南文化古郡,是肇慶市“一帶一廊一區”和“一江兩岸”超百萬人口城市的重要組成部分。黨的十八大以來,高要著力統籌鄉村振興與新型城鎮化,促進城鄉融合發展,一幅山清水秀、城景相融、村美民樂的美麗畫卷入眼來。
如今,“千年古郡”高要持續煥發出新活力,在加快建設成為粵港澳大灣區宜居宜業宜游新城市的進程中加速成長。
近日,廣東省自然資源廳對外公布《廣東省都市圈國土空間規劃協調指引》,明確提出廣州都市圈包括廣州市、佛山市全域,以及肇慶市的端州區、鼎湖區、高要區、四會市。從加強廣佛肇一體化發展,到深度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再到納入廣州都市圈,高要城市發展不斷注入新動力。
目前,高要轄內4條高鐵、6條高速、1條輕軌,與高要大道、金利大道等區域“內循環”交通道路,交匯成網、外快內暢。
“十四五”期間,高要區交通運輸局緊緊圍繞珠三角樞紐(廣州新)機場,完善“水陸空一體化”綜合立體交通網。軌道交通方面,廣湛高鐵肇慶段、深南高鐵珠三角機場至省界段、珠肇高鐵高明至肇慶東段、珠肇高鐵江門至珠三角樞紐(廣州新)機場段按計劃年內動工。高速公路方面,加快肇明高速施工建設,推進廣昆高速改擴建工程年底立項、明年動工。水運碼頭方面,推進實施金崗作業區一期工程和小湘逕口岸線開發,充分發展西江黃金水道水運業。
當前,高要正主動做好與廣佛交通規劃對接,立足廣州都市圈城際鐵路“公交化”運營發展方向,謀劃統一城際鐵路票務系統,實現都市圈綜合交通區域一體化融合,促進高要“產城人路”全方位深度融入廣州都市圈。
盛夏高要,樹綠花紅,暗香浮動,一步一景。如今的高要,出門是公園,入眼皆美景。公園內,隨處可見市民們或林蔭下漫步,或鍛煉健身,用幸福和歡樂觸摸著城市的輪廓。
十年來,高要區以人居環境提質促城市品質提升,推動城景融合、商旅互動。依托得天獨厚的自然生態資源,借山造景、依湖建園,推進城市公園體系建設,建成國蕎公園、園林園公園等城市公園4個;充分利用城市邊角地、裸露地、道路節點、路頭轉角等零散空間,優化城市綠地布局,精心打造街頭小景、街角小公園,完成一系列城市“微更新”“微改造”。在中心城區,推窗見綠、出門入園,已成為群眾愜意生活的常態,更成為彰顯高要靚麗底色的名片。
一大早,高要市民梁女士如常來到城區園林園公園“打卡”。盡管當天氣溫炎熱,但漫步在林蔭路上,涼意沁人心脾。她笑著對記者說,幾乎每天都來公園散散步,和老朋友們聊聊天。在家附近有這么一個能讓大人們休閑鍛煉、小孩子歡樂玩耍的地方,感覺十分舒適。
十年來,高要城市“顏值”不斷提升。2021年,高要實施“城市更新提質年”行動,堅持一江兩岸、擁江發展,以小切口推動大變化,以舊城更新扮靚城市容顏,提升城市景觀功能,建設高品質新都市。如:打造南岸片區城市新亮點,盡覽一線江景的“舌尖上的高要”美食商業街開門迎客,升級改造后的明珠廣場為市民提供休閑好去處。
2021年,高要成功創建省級全域旅游示范區,走出了全域旅游發展特色之路,精心打造“河樂水”“白蛟龍”“蓮渡灣”三大旅游片區,成功創建了貓爪谷、金鐘山、黎槎八卦村等6個國家AAA級旅游景區,紫云谷被認定為廣東省森林康養基地(試點)。如今,明珠廣場、高要美食商業街、貓爪谷等已成為高要地標和“網紅”打卡地。
廣昆高速、珠外環高速公路在高要交匯 陳彥成 攝
2022年,高要啟動城區人居環境提質改造規劃,規劃范圍14個節點,目前已動工的有江口漁村、大橋路門戶節點。大橋路門戶節點主要對城區大橋路進行提質改造,建設內容包括交通工程、道路工程、綠化工程、排水工程、外立面改造工程、照明提升工程等。現在的大橋路,道路寬敞整潔、交通標識清晰、警示標志明顯,人行道與花基中的灌木、護欄的掛花相得益彰,道路兩旁的鮮花嬌艷欲滴、花瓣隨風搖曳,城市“顏值”迅速提升。
江口漁村節點項目工程師陳憲春表示,江口漁村美食街改造完工后,一方面能補齊江口社區人居環境短板,提升居民生活品質;另一方面能將高要悠久的漁文化和傳統的漁村風貌相結合,豐富餐飲業、旅游業元素,展現出高要獨特的美麗。
城區面貌煥然一新的同時,高要鄉村振興的步伐從未停歇。十年來,高要一步一腳印,讓鄉村綻放“振興”之花,美麗鄉村建設創出“高要樣板”:金渡鐵崗、回龍大田塱、新橋赤坎、小湘漢塘、祿步平水、樂城社播等鄉村遠近聞名。
2020年,全區4621戶8597名貧困群眾全部脫貧退出。目前,全區完成“三清三拆三整治”的村莊共1516條,實現1874.251公里農村公路養護率達100%,建設污水處理設施592座。2021年12月24日,高要區“萬干萬企幫萬村 攜手共建宜居(衛生)村”行動啟動,截至2021年底,已有近5000家企業掛點幫扶17個鎮(街道),近200名企業家、鄉賢捐資兩千多萬元,形成了共建美麗鄉村的良好格局。
高要的古村落眾多,或雕梁畫棟、或古道老樹,一景一故事,不可復制。高要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中,始終以“修舊如舊”“建新如故”為理念,既看得見文化、留得住鄉愁,又引得進項目、帶得動致富。蓮塘鎮荔枝村就是當中代表之一。荔枝村于北宋時期開村,至今已有1000多年,現存400余座磚木結構古建筑,亦有數十座民國時期的近現代建筑。肇慶潤暉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正是看中荔枝村得天獨厚的歷史文化底蘊,投資開發建設哈哈樂農耕文化產業園項目,使古老的鄉村迎來了全新的發展。
看到村里越來越有盼頭,荔枝村村民張姨笑著說,“希望這些農文旅項目,能帶動農村建設得更好,把傳統建筑修葺好,把傳統文化發揚好,吸引更多人來參觀旅游,這樣大家都笑哈哈、樂開花!”
綠色發展、城鄉統籌、立體交通……一幀幀、一幅幅,一座活力、開放、宜居宜業宜游的魅力之城躍然而出。非凡十年,是高要的華麗蝶變,更是新征程的嶄新起點!
樂城鎮社播村豐收節現場蘇科偉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