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波 李聰慧 郭愛英
胎毒理論是中醫兒科學對某些疾病病因獨特的認識,它經歷了宋之前的萌芽時期,宋金元時期胎毒理論逐漸發展,明清時期胎毒理論漸趨成熟,在中醫理論中屬胎毒學說中胎熱證,《小兒藥證直訣》認為小兒生后目赤面赤,眼胞浮腫,煩啼不止,尿赤糞稠為“胎熱”證,是由孕母恣食辛熱炙煿之物或患熱病失于清解,使兒受之。新生兒容易出現黃疸及中毒性紅斑[1-3]。新生兒中毒性紅斑發生率高達30%~70%,患兒在出生數小時內即可發病。發病時,首先在肩、背、臀部等部位出現不規則的紅斑,紅斑面積大小不一,嚴重時可以融合成片狀。紅斑中間有白色突出狀皮疹。如果不及時采取措施,會發展成新生兒膿皰疹,甚至會連成片狀。當膿皰疹遍及全身各部位時,極易發展為新生兒敗血癥[4,5]。現臨床多在新生兒皮膚出現皮損病癥后再以西醫局部對癥用藥處理配合皮膚護理治療[5]。金銀花味甘性寒、芳香,其富含黃酮類、揮發油類、有機酸、三萜皂類化合物等60多種活性成分,具有清熱解毒、抗菌、抗氧化、抗炎、保肝、抗癌等功效[6,7]。本研究基于中醫胎毒理論予金銀花水浴促新生兒清熱解毒、抗炎,輔以皮膚護理,及時預防及控制新生兒中毒性紅斑的發展,縮短病程,減輕新生兒的痛苦,減少家屬焦慮。本研究對新生兒采取金銀花水浴療法與常規皮膚護理干預聯合治療,分析該方案實施的可行性。具體內容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20年1月—2020年8月在南昌大學第二附屬醫院產科住院且孕期未忌口的剖腹產孕婦所分娩的足月新生兒160例,以隨機數字表法分為2組,對照組與觀察組均80例。比較2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對比。本研究已獲南昌大學第二附屬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見表1。

表1 2組新生兒一般資料比較 (例,%)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納入標準:①新生兒評分>7分;②母親無嚴重傳染病且無嚴重并發癥;③患者知情,理解研究目的和相關程序,愿意參與研究。排除標準:①新生兒照護家屬意見不統一,不能按治療方案進行者;②中途不按治療方案進行要求退出者。
1.3 方法試驗組80例在出生滿24 h后由專業助產護士用金銀花水浴(金銀花30 g以100 ℃開水500 ml沖泡再兌水至嬰兒浴盆的2/3容量)。對照組80例僅行常規水浴。共性護理:沐浴每天1次(出生滿24 h以后)[8],水溫均設定38~40 ℃,沐浴時間均為5~10 min[9],浴盆使用一次性浴盆套,沐浴后行新生兒撫觸,沐浴室溫度設定28 ℃,母嬰同室病房房間溫度設定25~26 ℃,新生兒所用被服均為醫院統一準備,材質與厚度一致。
1.4 觀察指標①新生兒皮膚情況;②新生兒經皮膽紅素情況。
1.5 療效評定標準采用AWHONN 新生兒評分量表(NSCS)[10]客觀評估新生兒皮膚狀況: 紅斑程度評分:顯效=無紅斑跡象;有效=可見紅斑,<50%體表面積但無膿皰出現;無效=可見紅斑,≥50%體表面積合并膿皰發生。

2.1 2組新生兒臨床療效比較試驗組新生兒未出現紅斑81.25%(65/80)高于對照組12.50%(10/80)(P<0.05),新生兒出現紅斑及膿皰比例12.50%(10/80)、6.25%(5/80)低于對照組56.25%(45/80)、31.25%(25/80)(P<0.05)。見表1。

表1 2組新生兒臨床療效比較 (例,%)
2.2 2組新生兒經皮膽紅素值比較試驗組新生兒經皮膽紅素值比較,除出生1 d 2組均值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3 d、5 d及7 d經皮膽紅素均值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2組新生兒經皮膽紅素值比較
新生兒皮膚較脆弱,屏障功能差,而且剛經歷從母體子宮內羊水到出生后暴露于外界空氣中的劇烈環境變化,新生兒時期真皮發育不完善,如未給予正確護理方法,極易引發損傷和感染。皮膚干燥、紅斑及黃疸是常見的新生兒皮膚問題;新生兒紅斑在臨床的發病率較高,主要表現為單純的紅斑、丘疹等,隨后出現散在分布的淡黃或白色丘疹。可引發不同程度的不適感,影響新生兒睡眠,進而影響其生長發育如不早期干預,還易繼發感染,加重患兒家庭經濟負擔,影響新生兒生命健康[11]。相關醫學研究表明[12,13],新生兒出現紅斑后盡早給予中藥洗浴,有助于促使紅斑盡快消退,控制皮膚感染發展,避免病情惡化,也有相關研究表明[14],應盡早根據新生兒出現皮膚紅斑的高危因素,給予早期的干預措施,以免病情加重及并發癥的發生。本研究結果表明,在新生兒出生滿24 h即給予新生兒中醫藥物金銀花水浴,試驗組新生兒皮膚紅斑發生比例低于對照組(P<0.05),膿皰發生比例低于對照組(P<0.05),和上述研究結果一致,原因為金銀花具有清熱解毒、抗菌、抗氧化、抗炎,通過金銀花水浴能夠新生兒的熱證散去,進而對皮膚形成保護層,從而為減少新生兒紅斑及膿皰的出現創造有利條件。
新生兒服藥不便,故治療以外用為宜。新生兒臟腑功能不足,肌膚薄嫩,若腠理疏松,衛外不周,易為四時不正之氣所襲 ,故據中醫理論有研究表明給予清熱解毒中藥擦涂、水浴或口服以消除胎毒引起黃疸,具有防治新生兒黃疸且療效顯著,因其可促進腸蠕動,加快胎糞排泄,減少膽紅素肝腸循環,促進膽紅素排泄,降低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的發生[15,16]。本研究結果表明,2組新生兒經皮膽紅素值比較,除出生1 d,P>0.05,試驗組3 d、5 d及7 d經皮膽紅素均值與對照組比較,P<0.05。和上述研究結果一致,原因為金銀花就有清熱解毒、消炎、抗感染、護肝等作用。通過金銀花水浴直接作用于皮膚,經皮膚吸收可加快血液循環,助氣血之運行,可補益臟腑之氣,增強患兒對外邪的抵抗能力,從而促進胎便的排出,緩解新生兒黃疸的癥狀。因此,采用金銀花水浴預防新生兒毒黃疸效果較佳,且為純中藥配方,價格低廉,無不良反應
綜上所述,夏季因氣候影響,新生兒皮膚相關因素也顯著增加,臨床應針對其危險因素,可盡早進行有效的針對性措施以緩解病情及預防并發癥。夏季金銀花水浴對新生兒皮膚中毒性紅斑具有保護作用且能減輕新生兒黃疸,預防癥狀發生、促進癥狀改善、降低炎癥反應及減輕新生兒黃疸,但目前相關報道較少,仍需進行更為全面的調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