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晉亮,彭慧鳴
(贛州誠正公路工程監理有限公司,江西 贛州 341000)
貧混凝土基層與半剛性基層能減小水泥路面接縫應力和變形,還能提升基層承載力和耐久性,在水泥路面中應用十分廣泛。但是,貧混凝土基層與半剛性基層均會與水泥混凝土面層發生強黏結和高摩擦,這種黏結和摩擦會對混凝土體積變化施加一定約束,并在面板內產生拉應力,當這種拉應力超出混凝土材料抗拉強度時,便會引發混凝土面層開裂。基于此,該文依托某病害公路段,對蠟制養護劑材料性能及應用效果等展開試驗檢測,為該材料在道路工程中的推廣應用提供參考。
某一級公路K31+000~K40+650段技術指標偏低,交通量大,超載車輛多,在運行期間先后出現嚴重的路面破壞,目前已經無法承擔正常的交通分流、運輸功能。公路管理部門于2021年初決定對現狀公路段實施升級改造。該病害公路段地處山嶺重丘地區,地質條件復雜,且降雨頻繁,雨量大,擬采用貧混凝土基層、蠟制養護劑隔離層和水泥混凝土面層的養護處治方案。這種直接在貧混凝土基層上鋪設蠟制養護劑隔離層的路面結構在國內相當少見。
蠟制養護劑是以石蠟乳液和復合乳化劑為原材料,根據環境溫度、路面結構、成膜厚度,按一定比例合成的養護劑[1]。按照《建筑防水涂料試驗方法》(GB/T 16777—2008),將試樣放入烘箱內持續加熱至質量恒重,據此進行固體含量計算。根據水泥混凝土強度試驗、保水性及耐磨性試驗,為使噴灑過蠟制養護劑的水泥混凝土試件達到《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養生劑(膜)》(JT/T 522—2022)規定的技術水平(即保水率90%,抗壓強度比 >90%,磨耗量 <2.5 kg/m2,當噴灑量在 0.4 kg/m2以上時的蠟制養護劑固含量≥25%),其聚合物和石蠟質量比應控制在1∶2。
根據蠟制養護劑成膜時間,進行鋪筑面層間隔時間及降雨前無需覆蓋塑料薄膜保護層時間的確定。通常情況下,養護劑成膜后即可展開面層水泥混凝土鋪筑,遭遇降雨時無需再覆蓋塑料保護膜。蠟制養護劑成膜時間主要取決于基面密實度及含水率、噴灑量、環境溫度等;成膜性能的穩定性則通過耐熱性試驗加以檢驗,即待蠟制養護劑成膜后,置于60 ℃烘箱內,持續加熱8~10 min,進行耐熱性能觀察。
根據試驗結果,蠟制養護劑成膜時間主要與試驗溫度及基面類型有關,玻璃板、大理石板、水泥混凝土試塊、貧混凝土基層的成膜時間分別在200~340 min、180~270 min、130~170 min 及 70~80 min 之間;且所選用的蠟制養護劑成膜性能較為穩定。
施工過程中,降雨、車輛、噴灑時間等均會影響蠟制養護劑隔離效果,為此,必須展開影響因素及影響程度的研究。
(1)降雨及噴灑時間。選擇成膜后遭遇降雨的蠟制養護劑基層表面展開隔離效果試驗,并以養護劑噴灑后到澆筑試件的時間間隔為噴灑時間。試驗結果見表1。根據試驗結果,隨著路面基層噴灑蠟制養護劑后澆筑試件間隔時間的延長,綜合摩擦系數呈增大趨勢。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在于,隨時間推移,蠟制養護劑持續滲入貧混凝土基層,在降雨的情況下隨雨水沖刷而流失;灰塵污染基層表面后降低蠟制養護劑的滑動性。綜合以上結論,必須盡可能地縮短噴灑時間,在面層施工前幾天噴灑蠟制養護劑隔離層。

表1 降雨及噴灑時間對蠟制養護劑施工質量的影響
(2)磨損。在噴灑蠟制養護劑后通過石板將基層表面打磨,并在打磨后的基層上澆筑混凝土試件,待試件強度達到設計要求后展開摩擦系數試驗,通過以上過程模擬行車荷載對蠟制養護劑隔離層的影響。表2中磨損處理指所噴灑的蠟制養護劑成膜并固化后,通過石板在其表面磨耗至少10個來回,并在其上澆筑水泥混凝土試件。根據表中試驗結果得出,磨損對蠟制養護劑隔離效果的影響與基層類型有關。總體而言,碾壓基層磨損處理后的隔離效果比滑模基層好,兩種基層磨損后的黏結應力降幅分別達到60.4%和43.1%。這也表明,由于基層表面存在構造深度,蠟也存在一定的滲透作用,故磨損處理不可能使基層表面蠟制養護劑完全磨耗,即使在重載交通反復作用下,也僅僅磨耗掉凸起的養護劑部分[2]。為增強隔離效果,必須在施工中采取防護措施并對磨耗區域實施補噴。

表2 磨損對蠟制養護劑施工質量的影響
(3)灰塵污染。因受到運行環境的影響,高速公路車道灰塵較多,蠟制養護劑噴灑后表面呈青灰色,3 d后因灰塵污染而變成黑色或淡黃色。在噴灑后的第3 d,于隔離層上澆筑試件,并按《公路瀝青路面養護技術規范》(JTG 5142—2019)養護至規定齡期后展開試驗。根據表3中試驗結果,蠟制養護劑噴灑后短時間內的灰塵污染對隔離效果影響并不大。

表3 灰塵污染對蠟制養護劑施工質量的影響
基于以上室內外試驗所確定的施工參數,進行該病害一級公路試驗段不同養護劑隔離層的試鋪。該公路試驗段蠟制養護劑現場噴灑用量為0.3 L/m2,最小用量應控制在0.25 L/m2以上;要求基層表面構造深度≤0.3 mm,局部不超出0.6 mm。該高速公路試驗段基層質量差、骨料外露、坑槽面積較大的部位,必須設置1 cm厚的乳化瀝青稀漿隔離封層。
根據試驗段試鋪施工,總結出以下質量控制要點:在貧混凝土表面養護劑膜未形成時,如遇大風降雨天氣,必須加蓋防風防雨設施;為增強隔離效果,應在面層水泥混凝土攤鋪前24~48 h噴灑蠟制養護劑,噴灑后的4 h內,禁止通行;蠟制養護劑噴灑后15 d內未鋪筑面層,則在面層鋪筑前必須再次噴灑。
在K31+000~K32+000試驗段不同基層表面現場成型長150 mm、寬150 mm、高550 mm的小梁。試件自重0.298 kN,待其抗壓強度在30~35 MPa時,向試件頂端施以水平推力直至試件破壞,并檢測致使試件破壞的最大水平推力值。通過以上過程模擬混凝土面板形變時對應的摩擦力和黏結應力。試驗裝置見圖1,試驗結果見表4。表中,綜合摩擦系數為試件頂推力最大值和試件自重之比,通過該指標綜合體現界面靜摩擦力和黏結應力力學指標。試驗結果表明,未設置隔離層時,界面黏結應力>0.3 MPa,噴灑蠟制養護劑隔離層后黏結應力最大、最小值分別為0.16 MPa和0.05 MPa。層間黏結應力的降低是蠟制養護劑減弱過渡層、降低水泥黏合效果的綜合體現。

表4 層間剪切試驗結果

圖1 層間剪切試驗裝置
在層間剪切試驗的基礎上,直接向試件端頭施加水平推力,以測定試件滑動摩擦力,并根據水平推力和試件自重之比計算滑動摩擦系數。試驗結果匯總至表5。根據試驗結果,當向試件施加0.298 kN(相當于1個試件自重)的法向壓力時,不同隔離層表面的滑動摩擦系數取值較為接近,且均隨法向壓力值的增大而減小;且噴灑蠟制養護劑隔離層的試件滑動摩擦系數降幅更大,因為蠟制養護劑起到了潤滑作用。

表5 滑動摩擦力試驗結果
通過該試驗,主要進行隔離層表面和基層法向黏結應力大小的比較與判斷,并深入分析基層和面層法向黏結應力差異。在碾壓基層噴灑蠟制養護劑,并在其上澆筑直徑11 cm的圓柱體試件,待達到設計強度后參照橋梁橋面防水涂料拉拔力試驗過程展開試驗[3]。試驗裝置見圖2。根據試驗結果,不噴灑蠟制養護劑的隔離層拉拔力4.97 kN,法向黏結應力523.9 kPa,變異系數0.09;噴灑蠟制養護劑隔離層的拉拔力為0.51 kN,法向黏結應力52.4 kPa,變異系數0.13,法向黏結應力降幅達到90%。

圖2 拉拔力試驗裝置
綜上所述,對于表面構造深度在0.3 mm以內的貧混凝土基層,噴灑蠟制養護劑的隔離方案可較好滿足基層和面層隔離的需要,蠟制養護劑平均造價為2.5元/m2。與之相比,乳化瀝青稀漿封層平均造價在12~14元/m2左右,故該文提出的隔離方案經濟上合理,技術上可行。該文所采用的蠟制養護劑材料性能及隔離效果評價試驗均簡單可靠,但因缺乏大規模工程應用和實踐檢驗,所得出的試驗結果和足尺條件下試驗結果的關系仍有待進一步探討。此外,該文得出的蠟制養護劑隔離機理和應用效果均基于貧混凝土基層上鋪水泥混凝土面層而得出,對于半剛性基層,隔離效果及施工質量檢驗措施也有待更加深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