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群義,李彬,劉平,欒棟祖,劉紅祥,劉東,范根成,杜元釗
(青島易邦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動物工程疫苗國家重點實驗室,山東 青島 266032)
在河南、山東、河北、江蘇、安徽、湖北等地的產蛋雞群中發生了一種以精神沉郁、消瘦和神經癥狀為主要特征的疾病,經流行病學調查和實驗室綜合診斷為腫頭綜合征。該病一旦發生,常導致雞場較大的經濟損失,希望引起大家關注。
腫頭綜合征是由禽偏肺病毒和大腸桿菌等多種致病因子混合感染導致的一種傳染病。禽偏肺病毒在雞群中普遍存在,當雞群發生冷應激或雞舍飼養環境較差時易發病。
禽偏肺病毒主要有A、B、C(又稱科羅拉多株)、D四個亞型。禽偏肺病毒A、B亞型在世界各地均有發生和流行,C亞型主要發生于美國的明尼蘇達和達科他州的火雞群,D亞型主要在法國發生。近幾年我國肉種雞、蛋雞群發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趨勢,主要為B亞型。
本病主要發生在9~11月份,產蛋期蛋雞和種雞多發。該病傳播迅速,可經呼吸道、消化道等傳播。麻雀、鵝在本病傳播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在調查中發現,發病雞群多屬于開放式雞舍,雞場散養鵝。不同發病雞場調查情況見表1。

表1 不同發病雞場調查情況
雞群發病多與冷應激、溫差過大、溫度過低等因素有關。通過對發病雞場的調查來看,發病之前有降溫天氣,并且通風級別較大。
在以往調查中發現,許多種雞群在開產前抗體轉陽且抗體滴度較高,最早的感染時間出現在6~11 周齡段,但感染抗體參差不齊。發病雞群恢復后ELISA抗體高達10 000~30 000。
病雞表現精神沉郁,縮頭閉眼,采食廢絕,拉白綠色稀糞,迅速消瘦,3~5 d后衰竭死亡。部分雞表現神經癥狀,如斜頸、搖頭晃腦、行動不穩等,神經癥狀約占發病雞只的3%~5%。有的雞頭部出現浮腫,但近期發病雞群未發現有頭部腫脹的現象。本病死亡率不高,但淘汰率較高,可達到3%~15%;采食量下降2%~5%,產蛋率下降5%~10%左右;蛋殼褪色比例增加。
禽偏肺病毒單獨感染多呈隱性感染狀態,生產中臨床發病多與大腸桿菌等細菌病繼發感染有關。這是因為禽偏肺病毒破壞雞只腦屏障作用使大腸桿菌進入腦部引發細菌性腦膜炎,造成共濟失調等癥狀。
病雞頭部皮下、眼眶周圍組織呈膠胨狀,后期呈黃色的腫塊。有的病雞頭部和肉髯、肉冠的皮下組織出現肉芽腫和纖維素性化膿性炎癥。鼻竇腔有較多的分泌物,輸卵管和卵巢均萎縮。
腫頭綜合征診斷時易與產蛋雞腫頭綜合征、新城疫、高致病性禽流感、傳染性鼻炎等混淆,注意鑒別診斷。產蛋雞腫頭綜合征、新城疫、高致病性禽流感、傳染性鼻炎鑒別診斷見表2。

表2 產蛋雞腫頭綜合征、新城疫、高致病性禽流感、傳染性鼻炎鑒別診斷
每天清理地面灰塵、糞便和羽毛,并對地面進行消毒;及時清理糞便,減少空氣中的氨氣濃度;做好雞舍密封,科學通風,避免冷應激等措施對于防止或減少本病的發生均有較好效果。
防止麻雀等野鳥進出雞舍,雞場內不飼養水禽等對控制本病有重要意義。
5.3.1 產蛋雞群因禁用抗菌素,可在飲水中加免力健提高免疫力,每瓶免力健飼喂500只雞,連用3 d;每天帶雞消毒,減少雞舍內細菌的數量;病雞可用頭孢類抗菌素(25 mg/kg體重)或丁胺卡那注射液(1萬IU/kg體重),配合免力健混合注射,連續注射3 d。
5.3.2 種雞群為防止細菌的繼發感染和反復發病,可用頭孢類等廣譜抗生素配合免力健飲水。建議停藥3 d后再使用一療程加以鞏固,減少復發可能;同時添加維生素和電解質;每天帶雞消毒,減少雞舍內細菌的數量。
常用疫苗有滅活疫苗和活疫苗,活苗和滅活疫苗聯合免疫效果理想。當先免疫活疫苗再使用滅活苗免疫時,免疫效果要好于單獨使用滅活疫苗。免疫活疫苗前后一周不能使用其它呼吸道疾病的疫苗。建議免疫程序見表3。

表3 建議免疫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