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白 帆
英雄聯盟職業聯賽在中國已經滿十年,很多年輕人將站上冠軍領獎臺的選手奉為神話,而其他人卻又好像不值一提。蔡學裕從2012年接觸英雄聯盟,已經滿了十年。他身上有近乎偏執的好勝心,是為競技而生的那一類人。可是十年里,他卻仍舊在嘗試摸清楚職業的門道,探索最基礎的方法。他在向前的路上,大多時候都是在獨行,只有少數時候,能看到師父黃鼎翔的背影。對執教方式的總結,重新定義數據分析的意義,這些好似清晰,實則模糊的問題,能感覺與人擦身而過。一路上有讓他覺得窒息的時刻,也有撥云見日的喜悅。一路走來,也許他的過程要勝過他的結果。
2018年5月20日,一場金色的雨在法國巴黎天頂體育館落下。時隔三年,來自LPL 賽區的RNG 戰隊為LPL 賽區再次帶來了國際大賽的冠軍。在決賽后臺的角落里,一個帶著深色眼鏡,瘦瘦小小的,不停嚼著口香糖的分析師開始被更多的觀眾認識。
2019年春天,離開無限風光的RNG 后,蔡學裕第一次成為主教練,V5和WE的經歷對他來說都算不上成功,以至于接下來的兩年觀眾們并沒有在BP 的舞臺上再看到他。2021年,他回到職業賽場,從LDL 開始帶領RA 二隊拿下2021年LDL 冠軍,回到了LPL 的他又帶領RA豪取九連勝,讓RA 起死回生。2022年,他加入了TT,將上賽季排名墊底的TT 又一次帶到了季后賽的門口。對于那些需要做出改變,扭轉頹勢的隊伍來說,蔡學裕似乎掌握了某種魔法,他可以讓一支中下游的隊伍煥然一新,也可以讓一名默默無聞的選手打破外界偏見,讓人眼前一亮。恍然回首,他已經在英雄聯盟職業化的路上踽踽而行了十年。
茫然、無所適從的落葉隨著時代的河流而飄零。
今年是是蔡學裕在上海生活的第7年。一年中,他鮮有時間能夠回到臺灣,特別的是疫情襲來的這幾年,往返的不便讓蔡學裕更多的時間留在了俱樂部基地。
“現在的教練沒有段位特別高的,大家幾乎很少打排位了,像我平時也就玩玩大亂斗娛樂一下。”說罷,蔡學裕的錘石用技能打斷了對方C 位的位移,接上反手的一勾,隊友在錘石協助的信號下,一擁而上完成了團滅。“你看,雖然在游戲里我們都不認識,但我還是有招能讓他們聽我的。”說完,蔡學裕燦然一笑。
從玩家到選手再到教練,《英雄聯盟》這款游戲蔡學裕已經研究了十年。
2012年,當S2 賽季英雄聯盟美國服務器結算時,在前十名玩家Chaox、Xpecial、Doublelift 這些后來星光熠熠的ID 中間出現了一個英文加中文的奇怪ID:dogBA。那正是18 歲蔡學裕的英雄聯盟賬號。
彼時基于《英雄聯盟》在世界范圍內的火爆,英雄聯盟電競賽事在全球遍地開花。2013年4月15日,臺灣電子競技聯盟(以下簡稱TeSL)舉辦了英雄聯盟項目首次選秀會。于是,好奇的蔡學裕報名參加了選秀會,也正是在那里,蔡學裕結識了時任電競龍Pro 戰隊的教練黃鼎翔,并在其幫助下入了行。
過了近十年,黃鼎翔依然記得當初發現蔡學裕時的驚喜。“即便按照現在天才少年的標準來看,他也是最頂尖的那一批,不過,那個時候他在游戲里并不招人待見。”
18 歲的蔡學裕在游戲里總是說不出的執拗。一局游戲里,如果有隊友不停陣亡或者說臟話的,蔡學裕會直接選擇掛機,即便是陪女朋友一起打游戲也同樣如此。
“有人不配贏,那這個游戲就不應該贏。”如今說起這些來,仍然能感受到他的憤懣。
時至今日,蔡學裕仍然記得自己打職業時的一場BO5。“當時我們隊伍的整體實力要遠高于對面,第一把我們碾壓對面,第二把隊友不停地犯失誤,導致被翻盤,到了第三把我也不想好好打比賽了,就直接擺爛了。”在打職業的時候,類似的情況經常出現,隊伍五個人如何一起比賽,彼時的蔡學裕并沒有真正學會,也不了解,如何把五個人統一在一起也是輸贏的一部分。按照他的說法,做選手的那段時間里,對電子競技是相當失望的。當他加入教練組,才開始重新學習這些。
他的選手生涯也并不長,臺灣的次級聯賽很快解散,Yoe 鋼鐵人戰隊的老板希望留下蔡學裕并繼續尋找新的職業聯賽。一段時間過后,遲遲沒有等來消息的蔡學裕離開了自己的首支職業戰隊。
在談到獨自等待的時間時,蔡學裕還是惋惜和遺憾。“那個時候除了電競我不知道自己還能做些什么,只能在那里一直等,等到最后,人還是要生活的啊。”
為了謀得一份生計,蔡學裕制作了自己第一份簡歷,在工作經驗一欄處,蔡學裕添上了“電子競技職業選手”。在當時,電競是鮮為人知的職業,也因此很難換來好的生存機會。
“我只能去一些游戲公司,而且干的也都是一些類似于游戲測試的邊緣崗位,不光工資少,還相當的枯燥和乏味,最后我去了一家景觀公司,實際上就是到工地去搬磚。”
在剛開始的時候,蔡學裕還會忙里偷閑的打上幾把游戲,后來由于工期繁忙,在將近兩年的時間里,蔡學裕再也沒有打開過英雄聯盟的客戶端。仿佛一夜之間,電子競技徹底脫離了蔡學裕的生活。

同樣因為聯賽的解散,黃鼎翔也離開了電競行業做起了國際貿易和補習班老師。一段時間以后,黃鼎翔發現單純地依靠后天的學習已經很難適應工作的節奏,再加上日復一日單調和枯燥的重復,黃鼎翔在夜晚入睡前,經常會回憶起曾經電競教練的工作。
從2015年開始,LPL 賽區大范圍的向LCK 和LCS等賽區吸納了一大批包括選手和教練在內的電競人才。
重新看到希望的黃鼎翔,認認真真的準備了一份簡歷。并將這份簡歷投遞給了當時LPL 的全部12 支戰隊,最終在2015年8月,黃鼎翔接到了來自LGD 戰隊邀約。蔡學裕則已經完完全全的成為了一名臺灣的普通工人。
雖然已不是師徒,但黃鼎翔與蔡學裕一直保持著聯系,兩個人和曾經一起打過職業的朋友們經常下班后一起吃飯、唱歌。
“那因為和女朋友談了很長時間,到了該談婚論嫁的時候了,雖然我在工地挺開心的,但單純靠工地上的工資來談戀愛和結婚根本不夠的。”
正當蔡學裕為此苦惱時,黃鼎翔應聘LGD 成功的消息在朋友間傳開了。在考慮了所有能夠獲得更高回報的工作后,電競是蔡學裕唯一熟悉且擅長的,在與戰隊溝通后,蔡學裕便作為黃鼎翔的助手一起來到了LPL。“當時我的想法很簡單,就是想跟著風哥多學點東西、多掙點錢,然后回到臺灣結婚,再隨便找個工作就夠了。”
1994年出生的蔡學裕與自己的師父黃鼎翔差了整整十歲。
兩個人在2013年4月相遇。“他跟我不一樣,他是一個特別不喜歡交際的人。在電競圈工作,無論是作為選手還是教練,交際都是最重要的能力。”33 個月之后,在黃鼎翔從LGD 戰隊轉會到EDE 戰隊后,蔡學裕也正式作為黃鼎翔的助手開始了電競教練的工作。
制作一份分析報告是黃鼎翔交給蔡學裕的第一個任務。
具體的工作流程是,蔡學裕要詳細記錄下在高端排位對局中出現過的英雄以及這些英雄的勝率和出場次數,并對LCK 比賽中出現的新戰術和新套路要及時記錄、跟蹤學習,并將這些內容整理好后形成一份分析報告反饋給黃鼎翔。
那段時間,全方位的向LCK 學習是整個LPL 的趨勢。隨著一大批韓國教練來華,一系列韓式的運營思路和訓練方法也被帶到了LPL。
在當時的賽訓上,很多LPL 俱樂部都采用了韓式賽訓的嚴格管理。在一些俱樂部的規章中對選手的飲食、作息甚至坐姿都做了明確的規定。蔡學裕回憶道,“那個時候對選手的訓練要求非常嚴格,每天晚上必須要訓練到三四點鐘,那個時候選手根本沒有自己的時間。”
搭檔過孫大勇和李冠亨這些韓國教練后,讓黃鼎翔對自己過去三年所從事的“電競教練”工作有了新的認識。黃鼎翔回憶說,“一開始我以為做好教練的三個標準是戰術布置、游戲版本理解和場上BP,如果這些都能做好,就能成為一名好的教練,但我在S6 的時候跟著IM 的孫大勇教練學習到了,一個好的教練應該將團隊的凝聚力、氛圍和管理全都做好。在我看來,自己真正成為電競教練是在來到LPL的三年之后。”無論是黃鼎翔還是曾經遇到的韓國教練,蔡學裕一直安靜地跟在他們身后記錄、學習和觀察。
隨著對賽事理解的不斷加深,蔡學裕也開始試著提出與黃鼎翔意見相左的建議和看法。
“他是主教練,我是分析師,我們天天會因為一些游戲上的東西吵架。我們都在堅持自己認為對的事情,對我們的隊伍有幫助的事情,一般爭論無果的時候,他就會說我是主教練,我必須承擔成績上的壓力,所以有些決策要以他為主。”
回憶那時的吵架,如今的蔡學裕對黃鼎祥多了幾分理解。“那個時候給風哥的建議,很多都是我從分析師的角度提的,現在想想如果當時按照我的方法,比賽也許還是會輸,只有當過主教練后才明白,做出一個決定和選擇是要考慮到方方面面的。”
在黃鼎翔離開蔡學裕之后的這幾年里,他身邊的老師越來越多,過往鍛煉出來的“偷師”學藝的能力,也有了更多的用武之地。
2017年,蔡學裕帶著前RNG 選手胡志威到LGD 戰隊試訓,恰好趕上韓國教練Homme 也在。于是,在那幾天里,每當Homme 教練跟選手進行復盤討論時,瘦瘦小小的蔡學裕會一直站在旁邊像學生聽老師授課那般邊聽邊記。
此外,各大戰隊在媒體平臺上投放的vlog 和紀錄片也是很寶貴的學習資料。“2021年,EDG 戰隊會經常放出朱開教練在訓練室里的雞湯訓話,我也跟著學了幾招,后來在RA執教的那段時間沒少給戴逸灌雞湯。”
而最好的學習對象一直都是身邊搭檔的教練。在RA 戰隊與蔡學裕搭檔的Chris 教練在LPL 擁有8年多的執教經驗。“他是一位專業能力極強的教練,在管教選手方面有很多的方法,在選手中間他能夠很好的樹立起自己作為教練的權威,讓選手聽話是電競教練很重要的能力。”


黃鼎翔始終告誡蔡學裕的是,電競教練是需要不停去學習的,靠以前的那套理論和方式方法是不會走太遠的。
“現在看來,那個時候他把我保護的太好了。無論是應對媒體還是生活上對我的照顧。”在RNG 期間,蔡學裕經常會代班忙碌的黃鼎翔去直播復盤LPL 的比賽。雖然害羞、靦腆的形象,為蔡學裕收獲了不少的粉絲,但黃鼎翔卻一直不建議蔡學裕搞直播。“他怕我復盤一些爭議比較大的比賽和選手時,容易被帶節奏,風哥就是那種很操
心的人。”
在一次采訪中,蔡學裕用“討厭”概括了自己的師父黃鼎祥。“他真的是一個很討厭的人,因為關系好才會覺得他討厭,就像家人一樣。有時候你會覺得家人,兄弟姐妹很討厭。因為跟他認識這么久了”
在做分析師的幾年里,所有關于教練的能力和方法就這樣雜亂無章的填滿了蔡學裕的生活。
2017年,黃鼎翔和蔡學裕所在的RNG戰隊在S7 全球總決賽上獲得了世界賽四強,這在當時是LPL 的最好成績。后來,在2017年英雄聯盟年度頒獎盛典上,蔡學裕是獲得了“LPL年度最佳分析師”的獎項,而這也是LPL 第一次在電競教練組的獎項中設置了年度最佳數據分析師。
在聽到自己的名字后,坐在臺下的蔡學裕先是害羞的低下了頭,隨后站起身整理了一下并不太合身的西裝,徑直走向了舞臺。在經過黃鼎翔的座位時,他偷偷用右手輕輕拍了拍黃鼎翔的肩膀抿著嘴,向聚光燈下走去。
2018年,當蔡學裕和黃鼎翔所在的RNG 戰隊獲得了2018年季中邀請賽的冠軍之后,黃鼎翔和蔡學裕便決定回到臺灣執教J-Team。
在J-Team 執教的半年時間里,來自LPL 賽區的iG戰隊為LPL 捧回了期待已久的召喚師獎杯。
在蔡學裕的觀察里,從季中賽RNG 奪冠到S8 世界賽iG 奪冠的這段時間,LPL 發生的變化并不僅僅體現在成績上。
按照一直以來黃鼎翔為蔡學裕規劃的職業路徑,從分析師成為主教練是一個必然,這關乎到實際的待遇,也關乎到未來人生的定向。
“在跟女朋友分手后,我也下定決心就這么一直跟著風哥,他做主教練我就做助教或者分析師,就這樣挺好,但他更希望看到我獨立,看到我作為主教練去執教一支隊伍,所以我從LMS 回到LPL 很大程度上是被推回來的。”
2018年LPL 聯賽開啟聯盟化進程,取消降級制度,并開始實行主客場制。在這一背景下LPL 聯賽也進行了第二次擴軍,即參賽隊伍由12 支增至14 支。V5 作為擴充的新軍加入了LPL。受到V5 俱樂部的邀約,蔡學裕正式出任了V5 英雄聯盟分部的教練。
如何組建一支戰隊是蔡學裕成為職業電競教練的第一個難題。
作為LPL 的新軍,V5 也在尋找和試探新隊伍的底線和空間。“別墊底,成績盡量好點就行。”這是V5 管理層給到蔡學裕的目標。“按照以往的經驗,想要獲得穩定的成績,最簡單有效的方法就是找到一批年齡大有經驗的職業選手。”
于是,當時的V5 召集了包括前世界亞軍Corn、前LGD 上單選手Jinoo 等在內的一批有經驗,年齡比較大的職業選手。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里,組織好了試訓、備戰等一系列工作以后,新人戰隊V5 與新人教練蔡學裕開始了他們LPL 的第一個賽季。
然而六輪過后,V5 一場未勝。原本信心滿滿的隊伍也隨著連敗出現了難以調和的矛盾。
按照黃鼎翔以前的做法,很多事情教練只要交待了,選手都會很認真的去做,但在蔡學裕的實際執教的過程中,發現自己說話很難在隊伍中落到實處。
在執教V5 初期的那段時間里,“可以嗎?”“好不好”是蔡學裕經常掛在嘴邊的疑問詞。
“特別是跟一些老選手交流的時候,他們很難會去聽一個第一年當教練的新人的話。”
2019年3月13日,當V5 戰隊1 比2 輸給Snake戰隊后,便又開始了連敗,那時,隊內和選手間急躁的情緒也影響到了蔡學裕。
“你們配嗎?打成這樣你們配拿工資嗎?”
連敗的那段時間里,蔡學裕話說得越來越狠,要求也越來越嚴格,但成績卻始終不見起色。而蔡學裕經常會感覺到自己的無力和無奈,以至于后來在隊內的每一個決定他都要提前思考一個晚上。
在加入V5 成為教練之前,蔡學裕也曾擔心自己會管不住選手。在黃鼎翔的身邊時,蔡學裕經常是那個和選手打成一片的人,而作為需要威嚴的教練,蔡學裕發現自己很難去適應甚至是扮演那個角色。
“第一次做教練遇到很多問題不知道怎么去處理,只能以之前學到的最簡單粗暴的方法來解決,但最后的反饋非常差。”
最終的結果是,V5 戰隊以4 勝11 負的成績排名LPL 春季賽倒數第四。從V5 離開以后,蔡學裕開始偏向于執教一些新人選手比較多的戰隊。
“現在回看V5 那一年,自己確實學到了很多東西,對于教練的理解也發生了變化,我自己總結V5 的那段時間,主要還是因為自己能力不足。按照當時選手的配置來看,其實選手實力都還可以,更多的是我自己沒能將他們擅長的東西發揮出來,按照以前那種用兇、用罵的方式去管理,只會徒增選手對你的反感,最后導致的結果是隊伍成績差,隊伍氛圍差。”
一些是環境的問題,你作為其中一份子,是很難去改變的,既然很難管住老選手,那我就去帶新人隊伍,相反在V5 期間,我觀察到的新人選手,他們真的并不比老選手要差,他們更多的是欠缺經驗和方法。”
不甘心的蔡學裕在賽季初試訓了很多隊伍以后,最終加盟了WE 戰隊。
如果細心觀察效力WE 時期的蔡學裕,我們能夠經常瘦瘦小小的他在比賽后臺拿著一支筆和一個本子找每一個選手聊天。
早在2013年LPL 賽區成立之前,WE 戰隊就已經成立。作為傳統豪門,WE 曾在2012年拿到過IPL5 職業聯賽的世界冠軍。為了打破2018年的低迷狀態,在2019年WE 請回了隊內傳奇選手高學成出任教練。然而在2019年春季賽,WE 止步季后賽第一輪。后來,高學成因身體原因離開了WE。
一邊是滿懷信心渴望證明自己的教練,一邊積極改變想要實現復興的傳統豪門,雙方一拍即合。
在蔡學裕接手WE 之初就遇到了讓他頭疼的問題。“那時我剛剛接手的WE 根本就不像是一支隊伍。新老選手的相處問題、中韓選手的溝通問題,有很多都需要去解決。”

2019年,是韓國選手金敏哲來到中國的第一年,從韓國次級聯賽轉會至LPL 的他,跟之前很多來華的韓國選手一樣,遇到了不少“水土不服”的問題。
按照當時比賽的游戲版本,上單劍魔是一個勝率很高的角色選擇。在過往的比賽里,通常隊伍會給金敏哲選到掘墓、塞恩這類抗壓英雄來應對。而在金敏哲剛剛來到LPL 時,希望自己能夠成為像TheShy 一樣的選手。
“在我的觀察里,他其實是一個很自信的選手,我需要做到的就是要幫他找回自信。”
來到WE 之后的第二天,蔡學裕就拉著翻譯,找到了金敏哲,三個人在辦公室從中午聊到了晚上。在走訪了WE 其他四位選手后,大家都對這個安靜的上單選手不甚了解,蔡學裕決定給他機會證明自己。
“因為溝通太少,那個時候更多的是隊友對他不夠了解,他也不擅長表達自己,大家就會理所當然按照既定的戰術布置。他跟我聊過以后覺得自己的劍姬是可以去對抗劍魔的,于是我在第二周面對FPX 的比賽里放出劍魔給他機會,他也成功在線上完成了1v2 反殺一個的名場面。”
在蔡學裕看來,教練和選手給彼此給對方一個信任的機會,這是難得的成就機會。“其實很多時候,問題的關鍵都是彼此的不信任,彼此多點包容,事情是很好去做下去的。”
除了中韓選手之外,新老選手也是WE 的問題所在。
一個普遍的行業規律是,當運動員和選手隨著競技時間的延長,不可避免地會產生職業倦怠。在WE 中,xiye是已經打了6年的職業選手,老將職業倦怠感的表現是對訓練和輸贏的麻木。
“那個時候xiye 和Mystic 兩名老選手經常在游戲中,一個送了另外一個一定跟著送。”老選手的職業狀態很容易影響到隊伍中剛剛打職業的新人選手。“那個時候老將的訓練態度很有問題,一些新選手因為看不慣,就導致了新老選手之間的矛盾。”
在蔡學裕看來,問題的關鍵就變成了如何激發老將的求勝欲。那時,蔡學裕找到xiye 聊了很多次,“那個時候我希望讓他找到對勝利的渴望,作為一個隊內的老選手,你需要去給隊伍樹立一個榜樣而不是現在這副狀態。”
如果說在V5 的執教是蔡學裕的首秀,那在WE 蔡學裕才真正學會如何與這支隊伍,與這些年輕的選手們建立游戲以外的聯系。
“像我那時候在18年在RNG 拿MSI 冠軍的時候,我在臺下都是面無表情的,但是在WE 取得勝利后,完全不一樣。”說完,蔡學裕低下了頭,用右手輕輕地抹了一下眼角。
蔡學裕如今有著一套自己的勝利哲學。
這套哲學并不是苦大仇深式的高壓訓練,而是更加關注選手個體的所思所想。
這套勝利的哲學最關鍵的是要先將選手視為一個人,而不是參與比賽的機器。“在這個行業里,大多數的選手是沒有辦法,他們只是一些沒有多少人生經驗的孩子。”
“在很多外人看來,教練在這支隊伍里說一不二,但實際上,整個俱樂部上面有管理層,下面有選手,隊伍的信任度決定了教練的話語權。“建立信任一部分是要有成績才能樹立權威,你可以用過去的成績來說服他。像現在教練在臺上做BP,需要在30 秒的時間里,用大概20 秒的時間來彼此討論達成共識,在這20 秒內,當彼此信任程度夠高的話,能夠很輕松的得出結論,否則甚至會出現教練和選手在臺上吵架的情況。”
作為經常半路接手的救火教練來說,他總結出了一套帶領弱隊變強的方法。
“現在接手一支新隊伍,我首先要做的是以一對一單獨聊天的方式去了解每位隊員的想法。這其中包括隊版本的理解,隊伍的理解。
在最開始的訓練賽中,蔡學裕會去觀察每位選手游戲風格、游戲習慣和選手性格。我覺得電競教練更多的工作是幫助選手去理解這款游戲。
在《英雄聯盟》這款游戲中如何去贏,蔡學裕有自己的答案。在電子競技中,下游隊比拼的選手的個人實力,中游隊伍比拼的是團隊的協同性,而上游隊伍比拼的就是誰的失誤更少,誰就可以獲勝。
對于輸贏,蔡學裕則看的并不太重。“這款游戲本身就是有輸有贏,我更看重的是我們能不能在比賽中打出我們想要的戰術或是思路,對手是誰,輸贏如何其實并不重要,當一個隊伍能夠打出他們想要的東西的時候,自然而然就會取得勝利。”
在蔡學裕看來,教練最難的還是要把性格各異,實力各異的選手融合在一起,讓他們朝著共同的方向一起努力。
“例如這場比賽我們需要某個位置的選手去做出犧牲,選手考慮問題的時候更多的是從自己出發,從自己在游戲內所處的位置出發,而我要做的是要讓他們意識到團隊的存在,讓他們知道游戲獲勝不是單純的需要自己玩的舒服,玩得爽。”
需要讓這些孩子們懂得犧牲的意義。“我需要告訴他們的是,在這樣一個只有勝負的殘酷環境里,carry 誠然可以獲勝,但犧牲也同樣可以。”
誰負責carry,誰需要犧牲,這些除了關乎游戲水平和游戲操作外,選手性格是十分重要的東西。而這些就需要教練去了解手下的每一個選手。
盧崛(Leyan)是讓蔡學裕眼前一亮的選手。粉絲社區里有人覺得Leyan 是一個每天訓練態度并不認真的選手。然而在實際接觸下來之后,蔡學裕發現,他很愿意為了團隊去犧牲,根據不同情況做調整,是一個十分聰明且很團隊的選手。
在他看來,電競教練更多的工作是幫助選手去理解這款游戲,與此同時讓他們找到工作的狀態和氛圍。
早些年,還在工地上搬磚,瘦瘦弱弱,個子不高的蔡學裕被工地師傅們調侃為“過了今天,明天就不一定會來的角色。“那個時候在工地搬了一天的磚,晚上回到家渾身酸痛,基本上回家洗個澡就躺在床上一動不動,不過,這樣的節奏我一直堅持了一年。因為我覺得我在那里上班很開心,在工地上負責我的師傅們對我都很好,那個時候我們那一組大家關系特別好,干起活來也有勁,那是一個很不錯的工作氛圍。”
我覺得教練最重要的能力就是要讓整個隊伍有一個向心力。最能體現向心力是團隊氛圍。而團隊氛圍一直是蔡學裕最關注的東西。我不希望我的隊員在一個很大的壓力下去游戲,之前的結果證明了,高壓下不會取得太好的結果,大家平時訓練和工作就開開心心的,雖然批評他們的時候也會很嚴肅,但我認為輕松一點的對話和溝通,他們更愿意也更能夠聽進去,這也是我現在的一個帶隊的方式。
在蔡學裕看來,Cube 是一個進步特別快的選手。在之前RA 的比賽中,很多選手都將Cube 視為RA 戰隊的突破口,
“我剛到一隊,跟他聊他們上賽季的事情,特別是Cube 我跟他聊了很多。因為上賽季他使用了很多把蒙多,我就問他,為什么你要玩這個,丟菜刀,然后又沒有控制。”
從Cube 的反饋中,蔡學裕了解到選手在游戲理解上出了問題,而在游戲理解的背后是選手的信心問題。“因為我以前看他,他其實是會去拿一些攻擊性特別強的英雄。感覺就是自信。他給我反饋說,因為他覺得在之前他是不被信任的。所以BP 上可能也不會去圍繞他去做。”

為了扭轉Cube 選手的狀態,蔡學裕上臺BP 之后,會主動以中上為主去做BP,以此來為Cube 選手重新建立信心。
雖然從執教經歷來看,蔡學裕還沒有真正執教過有冠軍競爭力的隊伍。但LPL 目前的17 支隊伍都需要有好的教練出現,才能帶來足夠的競爭,讓比賽有更高的觀賞性,而改變這些隊伍蔡學裕已經逐漸摸索出了一套自己的方法。
“中下游隊伍普遍都不像是一個隊伍,在打法上他們的選手都會比較自私。這種自私體現在很多方面,有的是因為選手彼此之間有矛盾,有的是因為選手是租借過來的,只需要在比賽中打出亮眼的操作,讓自己的原來的隊伍能看到就夠了,其實隊伍贏不贏對他們來說并不重要。”
化解矛盾,讓五個人意識到大家是一個隊伍,是蔡學裕的方法。在蔡學裕看來,中下游隊伍出現的問題更多的是隊伍的內部問題,而不是游戲上的問題。
在中韓選手的調教問題上,蔡學裕也慢慢摸索出了一套方法。
在韓國,教練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每一位選手都必須服從教練的安排,這就導致很多韓國選手來到LPL 賽區后,加上俱樂部給予他們的高額待遇,面對中國教練的執教會產生會多抵觸情緒。
此外,韓援的質量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在蔡學裕看來,最早一批來到LPL 賽區的韓援,如Deft、PawN、imp 都是很頂尖的韓援,后來一段時間,一部人開始迷信韓國選手,無論是否有實力,只要價格合適就會被引入到LPL,這壓榨了一部分中國好的年輕的選手的生存空間。
在蔡學裕看來,現階段由LPL 實在是需要韓援的隊伍,需要引進的是最頂尖的韓國選手,此外,由LPL 培養起來的國產選手完全有資質可以登上頂級聯賽的舞臺。“在我們賽區保持開放的同時,在我們奪得三個世界冠軍之后,我們應該有我們賽區自信。”
就在對新方法的不斷總結中,蔡學裕迎來了在TT 的教練工作。
與RA 和WE 一樣,TT 在蔡學裕到來之前的一個賽季表現得并不盡如人意。在賽季中期,TT 戰隊找到蔡學裕希望他可以出任隊伍的教練。
最為蔡學裕所關注的是TT 戰隊的打野選手北川。在蔡學裕看來,北川需要找到自己最舒服的游戲方式。
“來TT 以后,我更多的去讓北川放開來打,他喜歡玩一些前期的英雄,而且玩的都很不錯。那讓他去玩一些前期能帶節奏的英雄,再從游戲的其他方面去彌補中后期,就不會去犧牲掉這一點。”
讓選手打的舒服,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方式,在蔡學裕看來是很容易取得勝利的。
在五個人的團隊游戲中,舒服是需要選手間互補的。北川是前期很能做事的打野,那么他就需要搭配一個后期運營經驗豐富,能協助他后期打游戲的輔助。于是,最終蔡學裕選擇了yaoyao 來搭配北川組成野輔。
而如何讓租借過來的選手們一條心是另一個需要去解決的問題。
“大家都想打個好的表現,來提高自己的身價。這時就需要讓有這些想法的選手學會為團隊做出犧牲。首先是直接說明情況,大家都是可以理解的,然后我會明確跟他說在之后的戰術安排中,如果還是會出現比較自私的情況,那么我就會通過BP 或者選手輪換的方式被動讓他去學會犧牲。其實一般說清楚情況,問題就很好解決了。”
蔡學裕明顯的感知到年輕選手們的溝通和理解能力都要更好。
“現在選手想的都比較清楚,他們現在其實不打職業還有很多選擇。就是他可以去開直播,去從事電競有關的其他工作,有很多種選擇,他可以不打職業,也能活下去,也能掙錢。”換言之,想要繼續打職業,就必須要搞清楚自己在一個團隊里的位置。
有前幾年的工作經驗總結,再加上公眾對電競的認識更為清楚,無論是教練還是選手,每一年都在重新思考到底什么職業,而自己又該與這個職業如何相處。蔡學裕在帶領中下游的隊伍走出泥潭這件事上也越發的成熟。

已經有了三年多的執教經歷,蔡學裕還一直在尋找那個成為最佳教練的方法。“我有的時候也會去擔心自己過于溫柔是管理不好選手,因為我跟選手的相處方式更多的是朋友的關系,像風哥帶隊,在選手中間就會有自己的威嚴。”
當教練以后的這些年,也對蔡學裕本人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原本不愛說話,喜歡自己一個安靜工作的蔡學裕,也開始學會更好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在V5,平時喜歡在訓練室穿著寬松的休閑衫的他,也漸漸習慣了筆直、板正的西裝。
三年多的執教生涯,也讓蔡學裕認識到了教練是有很多力所不能及的地方。大多數時候教練無法決定選手是否真的能夠轉會,或者租借,只能承擔好試訓的工作,給俱樂部的管理層提供一個量化的參考。選手們在進入聯賽之后,職業態度的塑造,很多時候也很難在短時間內扭轉。
蔡學裕偶爾也會抱怨。但在這幾年掌握了如何調動選手積極性的方法之后,更多的時候他一直在想如何豐富對選手的認識,如何建立隊伍在陣容上的適配性,又如何讓隊伍快速的找到自己的打法和節奏。
作為一個新人教練,蔡學裕的踽踽而行還會持續很久,但無論如何,LPL 都需要更多的新人教練,需要有個新的方法和能力被帶到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