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婧華
為準確了解和把握國內外氣象科技創新態勢,從文獻產出角度體現創新變化,為增強科技自主創新能力、推進氣象創新體系建設提供情報支持,中國氣象局科技與氣候變化司聯合中國氣象局氣象干部培訓學院共同編制了《氣象科技論文統計分析年度報告(2022)》(以下簡稱《報告》)。《報告》基于Web of Knowledge核心合集科學引文索引(SCI)數據庫以及中國學術期刊網絡出版總庫CAJD數據庫檢索平臺,對2021年氣象科學領域年度論文進行統計和分析。
《報告》顯示,2021年,全球共發表國際氣象科技論文18649篇,較2020年增長7.3%,2021年美中兩國分別發表國際氣象科技論文5618篇和5451篇(圖1),顯著高于其他國家。兩國的發文量均呈現增長的趨勢,分別較2020年增長3.5%和17%,中國增幅明顯。國際氣象科技論文發文量排名前20的機構中有7個美國機構,中國和法國各有4個機構,并列第二。排名前5的機構分別為中國科學院、中國氣象局、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和美國加州大學。國際氣象科技論文中,環境科學、地球科學多學科、水資源是交叉最多的學科,熱帶氣旋、ENSO、氣溶膠等是關注度較高的研究主題。

圖1 2021年國際氣象科技論文中國主要產出機構(單位:篇)
2021年,中國氣象局共發表國際論文1941篇(圖2),較2020年增長14.6%,在Q1期刊發文1029篇,較2020年增長32.6%。國際論文中,630篇為國際合作論文,美國國家海洋與大氣管理局(NOAA)為合作最密切的機構。2021年中國氣象局直屬單位發表國際論文1037篇,其中562篇來自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占發文量的54.2%;地方氣象部門發表國際論文1075篇,其中453篇來自八個專業氣象科研院所,占42.1%。由此可見,中國氣象局的科技產出勢頭強勁,水平穩步提升,并且國家級氣象科研院所是氣象部門科技產出的主體力量。


圖2 中國氣象局2021年發表國際論文的機構分布(單位:篇)
Advances in Meteorolog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22年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