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訊12月8日至9日,全球儲能規模最大的地下人工硐庫壓縮空氣儲能電站—中國電建集團岳陽龍泉山壓縮空氣儲能電站可行性研究報告審查會在湖南省岳陽縣召開。岳陽龍泉山壓縮空氣儲能電站是湖南省首座通過可研審查的壓縮空氣儲能項目,由中國電建集團以“投-建-營”一體化模式推進實施。項目選址于岳陽縣公田鎮飛云村龍泉山,設計裝機容量300兆瓦,單次滿裝機發電時長5小時。據悉,儲能技術是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的關鍵,岳陽龍泉山項目利用該地區硬巖地質條件,通過開挖方式建設地下儲氣庫,設計方案可行,建設工期和投資成本可控,為壓縮空氣儲能電站靈活選址提供了樣板,為我國干旱缺水地區、低山平原地區建設大型儲能設施提供了新的思路,項目示范意義巨大。
(中國電建集團中南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供稿)
本刊訊近日,天津國際工程咨詢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咨集團”)謀劃的中東歐特色小鎮產業園區建設工程(一期)順利通過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審核,并成功獲批政府專項債券42億元。中東歐特色小鎮產業園區項目是天津市國資委和食品集團共同打造的,以食品行業為龍頭的現代化產業聚集區、科技型企業孵化區、高級人才聚集區和生態環境宜居區。項目打造具有中國農墾特色的食品產業園區,同步建設基礎設施配套工程,總投資95.65億元。近年來,天咨集團充分發揮政策把握準、工程項目熟、財務評價精的優勢,為天津市各政府部門謀劃推動了一大批政府專項債項目,有力推動了地方經濟發展。下一步,天咨集團將繼續擔當作為,用足用好國家政策,科學設計操作路徑,為推動天津經濟高質量可持續發展貢獻力量。
(天津國際工程咨詢集團有限公司 供稿)
本刊訊近日,由中鐵第一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鐵一院”)總體勘察設計的西延高鐵進入延安市區的最后一座特長隧道——新延安隧道順利貫通。新延安隧道全長16000米,設計為單洞雙線隧道,位于延安市甘泉縣至寶塔區之間的黃土梁峁溝壑區,隧道最大埋深約250米,最小埋深約13米。在勘察設計階段,考慮陜北黃土溝壑梁峁區地形復雜,支溝發育、不良地質分布廣泛的特點,鐵一院設計團隊依靠多年深耕黃土溝壑梁峁區選線設計經驗,從線路平面位置到縱坡選擇進行了數十種方案研究比選,最終確定了各項工程條件更優的16公里特長隧道設計方案。新延安隧道的勝利貫通,為西延高鐵按期建成通車奠定了堅實基礎,屆時,西安至延安的運行時間將從目前的兩個半小時縮短至1小時,極大改善革命老區對外交通條件,實現老區人民高鐵夢。
(中鐵第一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 供稿)
本刊訊近日,階梯項目咨詢有限公司編制的《中國-上海合作組織地學合作研究中心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可研報告》)順利通過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專家評審。中國-上海合作組織地學合作研究中心(以下簡稱“中心”)位于西安市常寧新區倉臺西路555號,建筑面積10838平方米,擬打造成為世界一流的國際地學合作研究中心、地學大數據共享中心、礦業投資與咨詢服務中心。中心建設內容包含建筑工程、裝飾工程、給排水工程、通風空調工程、采暖工程、電氣工程、消防工程、弱電工程、電梯工程以及室外工程和地基處理等。中心的建立將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搭建地質科研創新平臺和國際合作研究平臺提供保障,更好地以全球視野解決資源環境中的關鍵科技問題,顯著提升我國地質科技創新能力和國際影響力。
(階梯項目咨詢有限公司 供稿)
本刊訊近日,廣州地鐵設計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州地鐵設計院”)承擔設計總承包的南寧軌道交通3號線(以下簡稱“3號線”)榮獲中國建筑業最高獎——魯班獎。3號線北起南寧科園大道站,南至平良立交站,線路全長27.9千米,設車站23座,含7座換乘站,項目于2015年7月開工建設,2019年6月建成通車。在設計過程中,廣州地鐵設計院堅持技術創新和人性化設計,實現了線路的多項首次,創造了南寧地鐵建設史上多項先河,榮獲各類國家、省部級獎項100項。下一步,廣州地鐵設計院將以榮獲“魯班獎”為契機,不斷提高設計服務水平,以城市化、一體化、精細化、智能化、數字化的設計理念詮釋 “工匠精神”,助力中國建筑業高質量發展,在加快建設質量強國、交通強國的道路上,繼續譜寫新篇章、再創新佳績。
(廣州地鐵設計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供稿)
本刊訊受上海市教育基建管理中心委托,12月12日,上海投資咨詢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咨集團”)順利完成上海市教育專題數據庫(學校資源庫)搭建和數據可視化平臺建設。上咨集團通過采集、整理上海大數據中心、市教委信息中心、市教育基建管理中心等20余萬條基礎數據導入數據庫,實現了系統內外部數據交換;以“一數一源”為原則,明確不同數據的來源與責任主體,制定了有序、規則化的數據規范,確保了數據質量的持續提升;搭建了基于教育管理部門的日常業務可視化數字系統,設計并完成“上海教育建設數據魔方”平臺建設,實現了數據的可視化展示,助力管理部門更好地理解數據、運用數據,進一步提升了學校基建管理水平。
(上海投資咨詢集團有限公司 供稿)
本刊訊12月9日至12日,廣州市國際工程咨詢有限公司(以下稱“廣州國際”)在佛山組織召開佛山市城市軌道交通3號線工程順德學院站-鎮安段(以下簡稱“3號線首通段”)初期運營前安全評估會議。3號線首通段初期運營前安全評估工作分為首次會議、現場踏勘、系統功能核驗、文件資料查閱和末次會議等階段。經過為期四天的現場檢查、評估,專家組一致認為,佛山市城市軌道交通3號線工程首通段滿足國家相關技術標準、規范及設計要求,各系統功能運行穩定,同意通過初期運營前安全評估。佛山地鐵3號線是佛山市首條完全自主設計、自主建設和自主運營的軌道交通線路,也是佛山軌道線網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助力廣佛都市圈互聯互通的一項重點工程。該線路的建設將有效連接佛山禪城、順德、南海三區,對疏解城市日益增長的客流需求,緩解城市道路交通壓力具有重要作用。
(廣州市國際工程咨詢有限公司 供稿)
本刊訊近期,中國三峽建工(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三峽建工”)完成的“800MW級水輪發電機組關鍵技術及應用”入選“第七屆中國工業大獎”提名獎項目名單。此次獲獎項目是繼三峽電站700MW水輪發電機組國產化之后,在巨型水電機組國產化進程中取得的又一次重大跨越。項目成果在向家壩、溪洛渡水電站得到推廣應用,創造了巨大的社會經濟效益。2022年,除中國工業大獎外,三峽建工還榮獲了中國電力科學技術獎一等獎、四川省科學技術一等獎等外部科技成果獎項12項,以及三峽集團科技獎項4項,其中科技進步特等獎2項。三峽建工將繼續加強科技創新,不斷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為積極推進碳達峰碳中和貢獻更多創新成果。
(中國三峽建工(集團)有限公司 供稿)
本刊訊12月15日,由中國能源建設集團江蘇省電力設計院有限公司設計的國內首個“交改直”輸電工程——揚州-鎮江±200千伏直流輸電工程正式開工。工程利用現有五峰山大跨越將交流輸電改造為直流輸電,是江蘇電力發展規劃的重點工程。工程新建換流站2座,線路采用±200千伏直流輸電方式,單回直流輸電容量最大約1200兆瓦,全線路徑長約110千米。工程投運后,將極大提升長江兩岸電網互聯互通能力,對國內用電需求大、電網飽和度高、新建空間有限的區域電網結構優化具有重要借鑒意義。
(中國能源建設集團江蘇省電力設計院有限公司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