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電規總院崔文佳 萬敏 本刊編輯部喬珂然
肇始產業革命,助力大國復興,電索千鈞珠聯天地璀璨,燈火萬家照耀盛世輝煌。在新中國波瀾壯闊的發展歷程中,有這樣一家電力規劃設計單位,與祖國同行、與時代共進,見證了我國電力能源工業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偉大飛躍。
新中國成立之初,我國電力規劃設計體系逐步確立。1952年12月15 日,燃料工業部組建電業管理總局,局內設立設計處,電力規劃設計總院(以下簡稱電規總院)的前身自此誕生,七十年中國電力規劃設計管理事業的不平凡征程就此開啟。身為我國電力規劃設計的先驅,電規總院克服困難、艱苦創業,實現了從依靠、模仿到獨立設計的轉變,初步摸索出一整套符合國情的組織機構、管理模式和技術規范。
改革開放后,我國電力規劃設計加快與國際接軌。這一時期,通過一系列改革和創新,電力規劃設計業務逐步向咨詢、監理、總承包等領域延伸,向國際市場拓展。在改革的浪潮中,電規總院也發生了深刻的變化,踏上了事業單位企業化管理的轉型發展探索之路,逐步建立起了適應市場經濟要求、產權清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的現代企業制度,為后續機構的改革做好了物質和人才積累。
黨的十八大以來,電力規劃設計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這一時期,規劃設計的重點由滿足能源供應需要轉變為推動發展質量效益提升。清潔高效煤電、特高壓交直流輸電、第三代核電等設計技術日益成熟,領先世界;新能源、智慧能源、智能電網等新技術、新業態層出不窮,蓬勃發展。“七秩芳華,共向未來”,歷經七十年積淀,臻于至善的電規總院人厚積薄發,在智庫建設、技術創新、低碳轉型、國際合作等方面持續貢獻智慧與力量。
電規總院辦公樓(辦公所在地安德路65號)
為行業提供多種類、多層次、高質量的智庫產品,始終是電規總院恪守的基本遵循。面對我國能源革命新形勢,經過自我審視與定位,電規總院逐步確立了“能源智囊、國家智庫”的發展愿景和“建設世界一流能源智庫和國際咨詢公司”的戰略目標,秉持“科學求實、客觀公正、開放創新、合作共贏”的核心價值觀和“報國、專業、創新、拼搏”的總院精神,始終與國家同行、與電力工業同行。
領航時代,守正不朽初心。2011年,國家授牌電規總院組建國家電力規劃研究中心,整合強化研究資源和研究能力,開展國家能源電力規劃研究工作,承擔國家能源電力技術創新和體制改革等規劃研究工作,充分體現規劃研究對行業高質量發展的引領作用。2019年,電規總院開啟了智庫特色黨建體系的新探索新實踐,推動黨建工作與智庫建設深度融合,突出黨建對企業治理的帶動作用和對企業文化的塑造作用,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為自身持續健康發展營造良好政治氛圍。
留名金榜,唯望斗志不改。在中國工程科技知識中心、浙江大學信息資源分析與應用研究中心(CIRAA)發布的《全球智庫影響力評價報告2021》中,電規總院入選中國智庫榜單Top100,位列第57名,標志著總院智庫建設與宣傳方面已具備一定基礎與影響力。近年來,電規總院先后入選中國社會科學院評選的“中國核心智庫”、中央企業智庫聯盟和中國智庫索引來源智庫,在上海社科院《2018中國智庫報告》排名科技類智庫專業影響力第7位、企業類智庫系統影響力第8位,在2018 CTTI智庫評測中排名環境、能源與基礎設施領域智庫第4位。未來,電規總院將大力拓展“國家端”“行業端”“城市端”“國際端”“項目端”五端業務布局,鑄造總院發展的新支柱。
未來,電規總院將加強科技型、數字型、企業型、實踐型“四型”智庫建設,積極服務政府科學決策和行業創新發展,成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力量。站在高質量發展的新起點,堅持戰略引領,保持戰略定位,加快建設世界一流能源智庫和國際咨詢公司,奮力開創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電規總院黨委書記、董事長杜忠明
創新,民族崛起的內核靈魂,企業發展的不竭動力。縱使技術實力已經位列產業尖端,電規總院依然懷揣超越自我的勇氣,果敢作為再展新績。作為我國電力規劃設計行業的"國家隊",電規總院肩負著我國能源電力行業規劃研究和全過程咨詢服務的重任,其技術力量雄厚,擁有一支包括4名國家工程勘察設計大師、5名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在內的高素質專家隊伍,在工程設計、工程咨詢、技術創新等方面始終處于國內領先地位,推動了一系列能源電力行業重大科技創新和示范工程建設。
清潔電能筑品質。在發電領域,電規總院是中國光熱發電的重要倡導者,完成了主要關鍵技術的研究,成為中國電機工程學會太陽能熱發電專委會秘書處掛靠單位。為大容量高參數機組、630℃二次再熱、超凈排放等燃煤電廠示范工程提供專業咨詢,組織國內同行與國際能源署潔凈煤中心合作推廣燃煤生物質耦合發電技術,促進了煤炭高效清潔化利用,推動了能源供給的清潔發展和結構優化。
平安電力明擔當。在輸電領域,電規總院開展了世界上電壓等級最高、輸電規模最大的直流輸變電工程準東-華東(皖南) 11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世界上輸送容量最大、輸送距離最遠的多端柔性直流輸電工程烏東德送電廣東廣西直流工程等重大工程的設計牽頭、設計評審工作,通過電網技術創新,讓西部地區充足、優質的能源更加安全、高效、低成本地輸送給千里之外的中東部地區用戶。
科技新潮勇作為。在多能互補、智慧能源、智能電網等新興領域,電規總院在規劃中謀創新,以行動力促發展。承擔主要研究工作的《南方電網"十三五"智能電網發展規劃研究報告》已經正式發布;編制完成的《海南智能電網綜合示范省發展規劃》,為十九大以來我國首個省域智能電網示范區建設描繪了藍圖;開展的張家口低碳奧運專區及綠色能源體系、延安綜合能源示范基地等規劃設計工作,更讓未來能源發展的新模式可見可期,逐步變成現實。
建言獻策,助力清潔能源跨越式發展;系統優化,推進低碳革命穩步向前。電規總院用智慧點亮明天,為人類的綠色夢想持續發光發熱。
智庫建設成果
北國朔漠,綠色能源突破瓶頸。電規總院始終關注著“三北”地區新能源消納問題,在電力規劃研究和可再生能源規劃研究中,提出要合理調整新能源建設節奏和開發布局,同時提出在中、東部地區采用分布式開發分散接入的發展模式等多項建議。經過不懈努力,“三北”地區新能源消納預警大部分地區轉綠色,全國棄風和棄光率分別下降至4%和2%,新能源消納形勢得到明顯好轉。
劍南高峽,水電蓄能煥然新貌。早在2008年,電規總院就開始對西南水電外送開展整體方案論證工作,堅實推動水電高效利用。此后,隨著外部環境和系統條件的變化不斷滾動研究。電規總院提出加快川渝第三通道建設,盡快落實滇西北送電廣東、雅中送電江西、烏東德送電廣東廣西等一批大型水電外送通道的建議,通道建成后,水電消納問題將得到根本解決。
沿海安瀾,護航安全高效核能。電規總院對核電廠消防審查提供技術支持,并制定核電廠初步設計消防專篇內容深度規定,提出能夠包絡各種堆型、深度適宜且具有通用性的消防專篇內容深度要求,規范和提高各設計單位消防專篇編制質量。并開展核電廠建設工程概預算定額價格水平調整機制研究,研究核電廠接入系統和輸電規劃方案及評審評估,確保核電安全送出。在AP系列核電站模塊化建造背景下,模塊的造價作為AP系列核電站造價的重要組成部分,其造價水平關乎整個核電站的經濟性,電規總院編制的核電廠建設工程模塊制作安裝預算定額,解決了核電廠模塊計價依據缺失的問題,有利于規范核電廠模塊計價行為,合理確定工程造價,維護工程建設各方的合法權益。
山塬蘊藏,洗練烏金力爭環保。長期以來,煤電一直是我國電力供應的主體電源,由于煤電規模大,其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煙塵排放是大氣污染的重要原因,煤電急需主動作為、加快向清潔低碳化轉型。電規總院勇擔推動我國煤電清潔低碳轉型的重任,自2016年以來積極協助國家能源主管部門推動燃煤耦合生物質發電,旨在利用我國高效、清潔、規模龐大的煤電平臺,消納利用農林廢棄物、污泥、垃圾等生物質資源,緩解農林廢棄物露天焚燒大氣污染、污泥垃圾圍城的環境和社會問題,并從源頭上減少煤電碳排放。
智庫平臺
始終走在行業前端的電規總院,積極發揮高端能源咨詢機構及國家級智庫的獨特優勢,主動融入并深度服務國家“一帶一路”能源合作,以規劃咨詢、政策研究為先導,廣泛參與能源國際交流合作各項事務,在推動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務實合作中,源源不斷地輸出 “中國智慧”。
多方咸集,促中外合作。在國家能源局國際司的指導下,電規總院承辦了首屆“一帶一路”能源部長級會議、伙伴關系的成立儀式以及“一帶一路”能源合作伙伴關系論壇,參與了伙伴關系章程研究和相關文件制定。作為中國—中東歐能源項目對話與合作中心中方秘書處,電規總院在克羅地亞舉辦了首屆中國—中東歐能源合作論壇,促成中國—中東歐國家達成12項清潔能源投資項目合作意向。作為聯合國亞太經社會能源互聯互通專家工作組中方秘書處,電規總院全程參與了《亞太電力互聯互通路線圖》的研究和制定,開展了三期瀾滄江—湄公河電力互聯互通合作項目,累計培訓了80余名瀾湄國家電力專業技術人員。
絲路暢想,定能源方略。近年來,電規總院先后完成“一帶一路”重點國家電力市場發展分析研究、“一帶一路”能源與資源合作發展戰略研究、“一帶一路”倡儀重大能源項目規劃和建設的風險控制研究、“十三五”能源國際產能合作規劃研究、亞太區域能源互聯互通路線圖研究、能源類國際組織現況研究及中國參與策略研究等重要課題,相關研究成果為我國政府部門制定能源對外合作政策提供了重要的決策參考。
風正揚帆正當時,電規總院正以國際化的大視野、全球化的大格局,在國際舞臺發出中國聲音,與世界分享中國智慧,助力發展中國家能源供給向高效清潔多元化方向發展,高質量搭建國際能源技術創新合作網絡,推動先進能源技術的研發和應用,為世界綠色低碳發展貢獻中國方案。
回望芳華七十載,電規總院作為中國電力工業發展的見證者、參與者和實踐者,始終與國家能源電力事業同呼吸共命運。鼎力共筑未來夢,新征程要有新氣象,更需要新作為,電規總院將矢志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弘揚偉大建黨精神,緊緊圍繞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偉大工程,緊密結合工作實際,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的二十大精神上來,堅定不移把黨的二十大精神學習成果轉化為工作成效,把黨的二十大提出的目標任務落到實處。在慶祝建院70周年的歡騰時刻,祝愿電規總院繼往開來再創輝煌,書寫打造“百年老店”、推進行業高質量發展的生動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