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na Sun、吳泓勛
香港《南華早報》1月31日文章,原題:中國人口隨著全國勞動力萎縮,勞動力的自由流動對相對貧困地區的健康(發展)“至關重要”人口學家表示,中國人口結構變化下,勞動力的自由流動對中國地方經濟健康發展至關重要。
2022年中國人口減少約85萬人,60年來死亡人數首次超過出生人數。而中國中部和西南部的四個省級行政區——江西、廣西、甘常和重慶卻逆勢增長。《南華早報》根據官方數據計算得出,2022年江西增加約10萬人,其中約90%的人口增長來自其他省份的流入。
因不斷擴大經濟發展規模,江西對務工人員來說越來越有吸引力。該省去年經濟增長,4.7%,與福建一起成為中國2022年經濟增長最快的省份。江西省對外貿易增長35%,達6713億元。經濟分析人士和官員表示,對那些希望從附近省份(包括福建、浙江和廣東)成本高的沿海城市轉移產業的企業來說,江西也具有吸引力,因為轉移成本要低很多。“近年來,沿海地區制造業不斷向內陸轉移,許多農民工選擇就近打工,”廣東省體制改革研究會執行會長彭澎說,“此外,一些人在(發達地區)積累經驗后巳回家鄉創業。”
人口學家表示,工人的自由流動是解決該國人口問題的方案之一。中國人口協會副會長、一天津南開大學人口學教授原新說,人口的遷移和流動對中國不同地區之間的人力資源重新分配至關重要。“比如說,城市和勞動力都向東南方向聚集,因為營商環境好,就業機會多,收入相對較高,未來發展前景被看好。集聚的過癥刺激了勞動參與率和勞動生產率一在這方面農民明顯低于產業工人。”
除江西外,2022年廣西人口增長10萬人,其中自然增長7.2萬人,新增流入2.8萬人。盡管去年甘肅和重慶死亡人數超過出生人數,但由于來自其他省份的人口流入,甘肅和重慶人口都有所增長。(作者Luna Sun,劉長煌譯)
臺灣“中時新聞網”1月31日文章,原題:多個沿海大省“搶人”,包機包車接人祭返工津貼春節剛結束,大陸各地迎來招工保生產的黃金期,“搶人大戰”啟幕。據不完全統計,包括廣末、浙江、江蘇、福建在內的多個沿海大省開啟搶人模式,大手筆布局跨省招工、人才招聘,助力企業實現新年開門紅。
像是1月24日(大年初三),就有4輛從廣東中山南頭出發的大巴車抵達廣西梧州,專車“點對點”接回超過160名TCL空調員工,成為今年春節廣東最早的滇返工專車。隨后1月26日的福州長樂國際機場,也有來自云南的238名務工人員順利抵達福州,這是2023年春節后福州市人社部門通過免費包機接回的首批重點企業返工務工人員。一些地方還對企業包車返工復工、新招初次就業人員給予補貼。
據報道,大陸節后搶人招工的盛況年年都有,今年尤其激烈。這背后不容忽視的隱憂,是伴隨人口負增長而來的勞動力減少。僅過去一年,全大陸勞動年齡人口比2021年減少666萬人。(作者吳泓勛)
環球時報2023-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