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敏,李 鳴,李 娜
皮膚瘙癢是尿毒癥引起的常見慢性并發癥,瘙癢程度會隨著透析時間的延長而愈發嚴重,對病人生命質量造成不良影響[1-2]。皮膚瘙癢會引起較多不適,致使病人無法控制抓撓、煩躁不安等,并會影響睡眠質量、心理健康及治療依從性。臨床對于腹膜透析尿毒癥病人皮膚瘙癢的治療方法較多,其中西醫以對癥治療為主,雖可有效止癢,但停藥后癥狀易反復,遠期效果不佳[3]。中醫學在皮膚瘙癢治療中具有悠久的歷史,認為該病的發生及發展與濕濁瘀血、脾腎虛衰、氣化不利等因素密切相關,脾腎虧虛是各臟腑虛損的核心。中藥熏洗是中醫常用外治療法,可避免藥物口服導致的不良反應,并能夠起到活血行氣、祛風除濕、殺蟲止癢等效果[4]。本研究采用滋燥養榮湯熏洗治療腹膜透析尿毒癥病人皮膚瘙癢癥狀,觀察其臨床應用效果?,F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21年1月—2021年12月在腎內科住院的48例慢性腎臟病5期行連續性不臥床腹膜透析病人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病人分為觀察組及對照組各24例。觀察組:男14例,女10例;年齡18~65(41.58±3.62)歲;腹膜透析時間3~15(9.83±0.47)個月。對照組:男15例,女9例;年齡19~64(41.60±3.65)歲;腹膜透析時間3~17(10.12±0.49)個月。本研究獲倫理委員會批準。兩組病人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 符合《實用內科學》[5]中慢性腎臟病診斷標準:病人檢查結果符合以下任意一項且持續時間>3個月。尿液檢查可見尿沉渣異常;白蛋白尿;影像學或組織學檢查發現異常;既往存在腎移植病史;腎小球濾過率下降,且均<60 mL/(min·1.73 m2)等。符合《中醫皮膚科常見病診療指南》[6]中血虛風燥證診斷標準:皮膚干燥瘙癢、抓痕遍體、皮膚肥厚、迭起細薄鱗屑或苔蘚樣變,伴有頭暈、目眩、心悸、失眠、面色無華、夜寐不安、大便干結,舌質淡,苔薄白,脈細弱。
1.3 入選標準 納入標準:符合慢性腎臟病(CKD5期)及血虛風燥證診斷標準;行規律腹膜透析時間≥3個月;年齡18~65歲;均經我院皮膚科診斷為皮膚瘙癢;病人及家屬均知曉本次研究,均無溝通障礙且自愿參與。排除標準:妊娠或哺乳期女性;其他系統嚴重疾病;參與本研究8周內使用過免疫抑制劑或糖皮質激素;存在特發性皮炎、過敏性蕁麻疹等非尿毒癥相關疾病引發的皮膚瘙癢;伴有其他系統惡性腫瘤;嚴重并發癥,無法配合完成本次研究者。
1.4 治療方法 病人均予以一般治療,均接受低鹽、低磷、優質蛋白飲食,若病人為糖尿病引發的慢性腎衰竭,則要求病人遵循糖尿病飲食原則,攝入充足的熱量,補充0.12 g/(kg·d)復方α酮酸制劑,并服用多重維生素、鐵及葉酸,糾正酸堿失衡、水電解質紊亂等。兩組病人腹膜透析按照持續不臥床腹膜透析(CAPD)執行,每天4袋。對照組口服加巴噴丁片(海南賽立克藥業有限公司,規格:每片0.3 g;國藥準字:H20080223),每次0.3 g,每周3次服藥。觀察組給予滋燥養榮湯治療:蟬蛻6 g,秦艽12 g,防風10 g,白鮮皮12 g,白芍15 g,當歸12 g ,荊芥10 g,首烏15 g,熟地24 g,生地24 g,雞血藤30 g,甘草5 g。用水煎煮取汁1 000 mL,每次20~30 min,每隔1 d熏洗一劑。兩組均連續治療8周。
1.5 觀察指標 ①臨床療效:符合《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試行)》[7]中療效判定標準,瘙癢癥狀全部消失,停藥后癥狀無復發為痊愈;瘙癢程度較治療前降低2級,各臨床癥狀均有效緩解為顯效;瘙癢癥狀較治療前降低1級,各臨床癥狀及體征好轉為有效;未達上述標準為無效。②瘙癢程度評分: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AS)及Kuypers瘙癢評分法測定皮膚瘙癢程度,VAS評分0~<4分為輕度瘙癢,4分~<7分為中度瘙癢,7~<9分為重度瘙癢,≥9分為極重度瘙癢[8]。③睡眠質量:分別于治療前及治療8周后采用匹茲堡睡眠質量評分表(PSQI)評估病人的睡眠質量,共包括7個方面,采用0~3分評分法,滿分21分,評分越低表明睡眠質量越好[9]。④記錄兩組病人頭暈等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2.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病人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病人臨床療效比較 單位:例(%)
2.2 兩組瘙癢程度評分比較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病人治療后瘙癢程度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病人治療前后瘙癢程度評分比較 單位:分
2.3 兩組睡眠質量評分比較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病人治療后睡眠質量各項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病人治療前后睡眠質量評分比較 單位:分
2.4 不良反應 兩組病人治療期間均未見不良反應。
中醫學依據腹膜透析尿毒癥皮膚瘙癢癥狀表現將其歸為“風癢”“癮疹”等范疇,將尿毒癥歸為“腎勞”“溺毒”等范疇,認為本病屬本虛標實及虛實夾雜證,病機為濕濁瘀血、氣化不利、腎脾衰敗[10]。尿毒癥后皮膚瘙癢屬本虛標實指征,血虛及風邪為病因所在,以脾腎虛損為本,濕、瘀、濁、毒侵襲為標,以血虛風燥型最為常見[11]。又因尿毒癥病人病程較長,久病入絡而致瘀血阻滯,若無法及時調節腹膜透析方案,則會對免疫功能及睡眠狀況均造成嚴重影響[12]。
加巴噴丁為氨基丁酸類似物,對突觸后背角神經元電壓依賴的Ca2+通道具有獨特作用,能夠有效抑制損傷的神經元異常放電,在結構上可抑制性神經遞質谷氨酰胺相似,對神經鎮痛具有較好效果[13]。于病人每次透析后服用加巴噴丁能夠有效減輕瘙癢癥狀,降低瘙癢發作頻率[14-15]。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病人治療總有效率為95.83%,高于對照組的66.67%,治療后瘙癢程度評分、睡眠質量各項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兩組病人治療期間未見不良反應。表明采用滋燥養榮湯熏洗在腹膜透析尿毒癥病人皮膚瘙癢治療中安全有效,能夠有效改善病人透析后瘙癢等癥狀,有助于睡眠質量的提升。究其原因可知滋燥養榮湯始載于《赤水玄珠》,具有清熱解毒、疏通腠理、祛風除濕、滋養殺蟲之效,組方中蟬蛻疏散風熱、透疹明目、息風止痙;秦艽祛風除濕、通絡止痛;防風祛風解表、祛風止癢;白鮮皮祛風解毒、清熱燥濕;白芍鎮靜催眠、解痙抗炎;當歸補血活血、調經止痛;荊芥發汗解表、祛風解表;首烏解毒消癰;熟地益精填髓、補血滋陰;生地清熱涼血、養陰生津;雞血藤活血化瘀、補血活血;甘草調和諸藥[16-17]。采用熏洗的方式對病人進行治療能夠有效避免口服藥物對胃腸道的刺激,熏洗還可促使藥物直接作用于瘙癢患處,提高藥物利用率,有利于緩解瘙癢[18-20]。
綜上所述,滋燥養榮湯熏洗在腹膜透析尿毒癥病人皮膚瘙癢治療中可獲得確切效果,可改善瘙癢癥狀,提升睡眠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