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柔植
(重慶大學附屬三峽醫院設備保障部,重慶 404000)
在以往的外科手術室建設規劃過程中,受到技術因素以及設計思路的影響和制約,導致其功能往往相對獨立,主刀醫生對患者相關信息的掌握不夠實時,術中檢驗工作效率較為低下,對術中突發事件的處理能力較為有限,亟待對其設計進行優化?;贒SA 技術的數字化復合手術室應需而生,醫療工程從業者應充分認識到DSA復合手術室的建設特點與需求,針對相關應用與維護方案進行及時優化,助推臨床手術水平的不斷提升。
DSA 技術又稱數字減影血管造影技術,是一種基于計算機圖像處理技術而生成的醫學造影技術類別。通過在手術室內部配置C 臂系統,能夠將DSA 系統與手術床進行統一管理,使DSA 系統能夠更加便捷地成為臨床手術過程中的輔助,提升手術信息化與數字化程度。
(1)減少病變處理時對患者的影響?;贒SA 復合手術室,能夠更加有效地應對患者體內各類復雜病變,減少手術過程中給患者帶來的創傷,避免多次麻醉開刀所出現的風險,提升手術安全性。
(2)實現對術中突發情況的及時應對。在外科手術進程當中,受到術前診斷、儀器設備運行狀態、操作流程等因素的影響,可能會導致患者突發情況的出現,提高了手術過程中的風險。通過對DSA 復合手術室的合理運用,能夠讓手術小組更加直觀地了解患者手術過程中的各項信息與狀態,針對術中突發情況進行更加及時有效的處置,規避突發事件給患者造成的影響。
(3)有效打破醫學學科之間的聯動壁壘。作為一種模式更加新穎的病患診療平臺,基于DSA 復合手術室的建設,能夠有效打破以往各醫療學科之間的溝通壁壘與界限,使不同學科能夠在手術過程中進行更加高效的聯動,節約溝通時間,降低溝通成本。
(4)適應醫學領域的發展需要。為進一步提升醫院對危重癥患者的救治與應對能力,國家衛健委要求各地醫院應進一步加快設立包括胸痛、卒中、創傷、孕產婦、兒童與新生兒等五大急救中心,依托DSA 復合手術室的建設,能夠適應上述急診急救中心建設的相關發展趨勢以及發展需求,推動醫院綜合競爭力的不斷進步。
心血管手術是DSA 復合手術室應用的首要方向,通過數字化血管造影技術,能夠使手術小組以及主刀醫生更加精準地明確患者血管腔中的病變狀態,并結合實際優化其手術方案,提升手術靈活性與術中應變能力。
神經外科手術手術時間往往較長,流程往往較為復雜。依托DSA 復合手術室能夠針對手術流程以及手術周期進行全面優化,并基于影像系統為醫生提供更加準確可靠的參考信息,改善患者預后質量。
利用醫療圖像技術針對胸外科手術以及胸腔鏡手術進行輔助與引導,能夠使主刀醫生以及手術小組更加直觀地掌握患者體內病變位置,同時針對手術切除過程進行精準導航,減少切除過程中對正常組織造成的影響與危害,提升手術效果。
肝膽外科患者可能存在的病變類型往往較為復雜,利用DSA 復合手術室,能夠加強肝膽外以及消化內等科室之間的溝通與聯系,實現院內醫療力量的有效整合,提升手術過程中對復雜病變類型的應對與處置能力。
除了上述外科手術類別外,由于DSA 復合手術室內部醫療設備較為齊全,救治力量較為充分,因此部分復雜的內科介入治療活動也能夠在復合手術室中開展,從而為進一步提升院內整體醫療水平提供相應的支持。
作為一項專業化、精密化的院內設施,DSA 復合手術室的使用與維護工作開展狀態直接影響著其在院內的應用效果。因此,醫療工程人員應當進一步強化對DSA復合手術室維護管理工作的關注與重視,并結合院內病患救治工作實際需要構建完備的使用與維護管理方案,進而使復合手術室能夠在醫院急診救治領域中發揮更加明確健全的作用。
作為DSA 復合手術室建設規劃的基礎與前提,同時也是復合手術室使用管理工作的重要保障,合理安排手術室內部布局結構,對提升復合手術室應用成效具有重要意義和作用。
(1)醫療工程人員應當針對DSA 復合手術室的平面布局方案進行規劃。相較傳統手術室而言,DSA 復合手術室的建設過程中,需要引進血管造影設備、高壓注射設備、視頻顯示設備以及射線防護設備等相關儀器設備,因此,相關布局結構一方面應當適應手術室相關操作流程與潔凈規范,另一方面,還應當考慮設備儀器的位置,使其能夠符合人體工程學要求,使主刀醫生與手術小組在手術過程中的行動更加便捷順利,同時,也能夠確保病患在手術過程中的安全。
(2)在進行平面布局規劃設計的過程中,醫療工程人員應當做好空間分配工作。由于醫院內部空間較為有限,如何提升其空間利用效率、有效避免冗余空間的出現已成為醫療工程人員需要解決的關鍵問題。相關設計規劃人員以及工程建設人員應當綜合考量DSA 復合手術室當中手術間、設備控制室、耗材庫房等相關空間的位置和面積,力求進一步提升空間布局的緊湊性,提升手術室建設方案的科學性。
(3)在進行手術室平面布局方案的設計與規劃過程中,工程人員還應當考慮設備運行輻射帶來的相關影響。在DSA 復合手術室內部,CT 掃描儀、血管造影設備以及固定式C 臂等設備的運行均會產生較強的輻射射線,給手術室內部醫患的安全帶來一定的風險。因此,在進行平面布局設計時,應當盡可能采用物理手段減少射線輻射劑量,從而更好地完成相關手術流程。醫療工程規劃人員以及建設人員可結合手術室內部設備運行情況在室內重點部位以及室內墻體采用鉛板做好防護工作,并在建設完成后組織專業技術力量對手術室內射線防護水平以及相關防護效果進行綜合分析與檢測,確保其符合國家相關要求和標準,有效減少輻射給手術室中病患造成的風險與影響。
在DSA 復合手術室中,為了更充分地滿足各類外科手術以及內科介入治療需要,全面拓展DSA 復合手術室適用范圍,相關醫療工程人員應當做好相關儀器設備的選型、安裝以及維護工作,結合實際針對儀器設備的配置方案進行進一步優化,使其能夠更好地在手術室中發揮作用。
(1)工程人員應當針對血管造影設備進行合理選型。作為手術過程中手術小組獲取病患體內病變情況的重要載體和渠道,確保血管造影設備運行過程中的穩定性與可靠性,強化其反饋信息針對性對提升DSA 復合手術室建設質量與水平具有關鍵性作用?,F階段,常用的手術室內部血管造影設備主要包括落地式造影設備以及懸吊式造影設備等兩種類別,按照其固定方式的差異分別適用于不同外科手術中。在針對數字化血管造影設備進行選型與規劃前,醫療工程技術人員應當綜合考量手術室內部平面布局情況,合理選擇造影設備類別與形態。在針對血管造影設備進行安裝的過程中,工程人員還應當考慮手術室內部床位走向、床位布局等相關因素,從而使術中造影工作的開展更加高效便捷。
(2)應針對手術室內無影燈的選型與安裝進行考量,為了使DSA 復合手術室內部能夠具備更加優質的照明效果,為復合式外科手術的開展提供更加充分的環境支持,工程技術人員在針對無影燈燈臂進行安裝前,應當結合手術室內部總體布局以及手術床位相關參數內容做好燈臂的設置工作,使無影燈、手術床以及血管造影機之間達到良好配合,提升DSA 手術室建設質量。
(3)還應針對高壓注射泵的安裝工作進行合理分析。作為復合手術室內部介入手術開展過程中所需的關鍵設備之一,高壓注射泵的安裝對于保障手術室良好設備運行環境具有關鍵性意義和作用。工程規劃與建設人員應當結合DSA 手術室建設需求針對高壓注射泵進行合理選定,并將安裝位置定于控制室內部,減少人員進出頻次,從而降低設備運行過程中輻射對手術室環境產生的危害與影響,確保DSA 復合手術室內部環境的安全穩定。
由于DSA 復合手術室內部分布著大量的精密設備儀器,相關醫療設備與手術儀器對于日常運行環境與運行狀態有著較為明確的需求,因此,工程規劃設計人員以及醫療工程施工人員還應當結合實際情況構建內容完善的復合手術室設備運行維護規范,針對手術室內部環境狀態進行更加嚴格的管控,減少環境變化因素引發的設備運行故障或問題,有效提升手術醫療設備的運行效果。在針對DSA 復合手術室內部環境進行控制的過程中,應當考慮以下幾方面要求和原則。
(1)應當合理控制設備運行溫度,減少過高或過低溫度對設備運行造成的負面影響。在DSA 復合手術室內部,數字化血管造影設備、無影燈、高壓注射泵、體外循環設備、麻醉設備等都具備相應的運行溫度要求,醫療工程人員應當在手術室內部安裝變頻溫度控制系統,結合溫度傳感器以及自動化溫控芯片實現對手術室內部溫度的優化控制,進一步提升手術室內部環境整體穩定性。一般來說,醫療工程技術人員可將手術室內部溫度控制在22±2℃,并針對溫度狀況進行跟蹤監督。
(2)應針對設備運行狀態進行時刻監控。夏季來臨時,設備運行過程中的散熱存在一定困難,影響手術室內部設備的正常使用,冬季來臨時,設備運行可能需要面對較為顯著的溫差現象,同時可能會造成相應的冷凝水現象,也會給設備運行造成一定的故障。因此,技術人員應關注設備運行過程中溫度變化率,當溫差超過每小時10℃時,應及時采取相關措施和預案進行處置,減少突發溫度變化情況給DSA 復合手術室設備運行造成的影響。夏季,醫療工程技術人員還需要針對空調系統通風管道進行定期檢測,減少設備運行過程中冷凝水的出現,有效延長設備使用壽命,確保設備運行安全。
在DSA 復合手術室的規劃設計與使用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有關患者以及手術室內部設備運行狀態的信息數據,這些信息數據不僅能夠成為手術方案制訂優化的重要參考,同時還能成為手術室內部管理工作的基礎。因此,加強DSA 復合手術室內部信息數據管理工作,實現一體化管理平臺的建設對提升手術室運行成效以及運行水平具有重要意義和作用。相關醫療工程人員應當按照預期設計施工要求針對信息化技術以及數字化管理系統進行充分引進和利用,提升信息數據應用效率。(1)工程人員可借助無影燈吊臂構建中置影像平臺,針對病患手術過程中的相關影像信息進行直觀顯示。與此同時,手術小組以及主刀醫生還能在手術過程中按需在影像平臺當中針對患者基本情況以及相關信息資料進行調用,從而提升手術工作開展合理性。(2)為確保病患與手術相關信息數據得到進一步管控和協調,提升信息化管理效率與管理質量,還應當借助計算機技術以及數據分析技術構建分類管理系統,按照手術過程中相關影像以及數據信息的格式、類別進行整合管理,使會診、教學等相關工作的開展更加便捷,加快信息傳輸與共享效率。(3)為了更好地推進復合手術室內部數字化系統建設工作,提升各儀器設備之間的信息數據共享效率,技術人員還應當在設備安裝與布設前針對數字化系統設計需求以及相關設備運行情況進行綜合分析,使布局設計得到進一步優化,數據得到統一匯集與管控。
在DSA 復合手術室應用過程中,對手術室術中環境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因此醫護人員以及工程人員也應當做好術中環境管理工作,以便于手術室內部設備維護,提升其運行效果以及運行質量。在手術室維護管理過程當中,應當做好分區布局工作,將DSA 復合手術室設為I 級特別潔凈手術室,空氣測定細菌總數應<10CFU/m3,在手術過程中,應當嚴格控制人員進出,并在手術完成過后進行全面清理與消殺,使DSA 手術室能夠更好地為病患提供相應的醫療服務。
總而言之,隨著信息化技術以及數字化技術的不斷發展,傳統手術室已逐漸難以適應醫護工作開展要求。相關醫療工程人員應當針對DSA 復合手術室的規劃、建設與維護特點進行綜合分析,并針對其相關內容進行嚴格控制,有效提升手術室建設維護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