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金融科技研究室副主任,
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國際政治經濟學研究中心主任 董昀
世間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可寶貴的。國家發展靠人才,民族振興靠人才,各行業、各領域的興旺發達歸根到底也都要靠人才。深入實施人才強國戰略是黨的二十大作出的一項重要戰略部署。這一重大戰略的出臺充分表明,人才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人才隊伍建設在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進程中具有不可替代、不容低估的重要地位。
金融是國民經濟的血脈,是國家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相應地,金融人才也是我國人才體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推動我國金融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力量。黨的十八大以來,在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下,我國金融系統積極創新人才發展體制機制,不斷優化人才發展環境,初步形成了一支規模較大、門類較全的金融人才隊伍,有力推動了我國金融改革發展穩定各項工作,為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作出了重要貢獻。
2023 年10 月召開的中央金融工作會議對我國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金融工作進行了系統全面的部署,強調要加快建設金融強國,全面加強金融監管,完善金融體制,優化金融服務,防范化解風險,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推動我國金融高質量發展,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提供有力支撐。這是做好我國金融人才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
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明確指出,做好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金融工作必須以加快建設金融強國為目標,以推進金融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金融隊伍的純潔性、專業性、戰斗力為重要支撐,以全面加強監管、防范化解風險為重點。會議還提出,要堅持政治過硬、能力過硬、作風過硬標準,鍛造忠誠干凈擔當的高素質專業化金融干部人才隊伍。這些表述說明,在朝著加快建設金融強國目標的前景過程中,無論是金融發展質量的提高、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化,還是金融風險的防范化解,都需要一支高質量的金融人才隊伍去實施、去推進。只有把金融人才隊伍這個重要支撐力量真正夯實了,我們的金融強國建設才能扎實有效、一步一個腳印地朝前推進。
深刻領會金融隊伍的純潔性、專業性、戰斗力的豐富內涵,是做好新時代新征程上我國金融人才隊伍建設工作,以高質量金融人才隊伍有力支撐金融強國建設的重要前提。
純潔性是政治要求,即新時代的金融人才隊伍建設必須深化金融從業者對金融工作政治性和人民性的認識,擁護黨中央對金融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牢固樹立人民至上的價值理念,深刻把握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的本質。同時,要通過懲治金融領域腐敗和處置金融風險同步推進、嚴肅追責和追贓挽損同步推進、建立制度和強化制度執行同步推進,來筑牢防火墻,加強金融系統黨的建設,強化全面從嚴治黨的氛圍。
專業性是業務能力要求,即新時代的金融人才必須能夠準確把握金融發展的本質和規律,掌握金融業及其相關領域(如經濟、法律、會計、科技、社會等)的基礎知識、基本業務流程、核心能力,了解國內外金融實踐的新變化新趨勢新動向,有過硬的專業能力。
戰斗力是作風要求,即新時代的金融人才必須經受嚴格的思想淬煉、政治歷練、實踐鍛煉,直面風高浪急甚至是驚濤駭浪的考驗,在復雜嚴峻的斗爭中經風雨、見世面、壯筋骨,在矛盾沖突面前敢于迎難而上,同時把握好斗爭策略,破解金融改革發展穩定各類難題,同時辦好金融發展和金融安全兩件大事。
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推進我國金融人才隊伍建設,必須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政治過硬、能力過硬、作風過硬標準,以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扎實有效的工作舉措,全面落實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精神,不斷提高金融人才工作質量,確保我國金融隊伍的純潔性、專業性、戰斗力。
從建設目標上看,可首先從以下幾個方面分別加以刻畫:
——黨對金融人才工作的領導持續加強。黨對金融人才工作的領導體制趨于成熟和定型,中央金融工作委員會和地方黨委金融工作委員會在金融人才隊伍建設中的引領作用得到充分發揮,金融業務工作與金融人才工作的協調協同機制不斷完善。
——金融人才隊伍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金融人才隊伍規模穩步擴大;金融人才專業分布與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主攻方向更加契合;新型金融人才隊伍適應新型金融業態的發展;緊缺急需金融人才數量顯著增加;金融人才隊伍梯次結構更加合理;金融人才的全球視野和國際化水平不斷提高。
——金融人才體制機制更加高效。市場在金融人才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得到充分發揮,人才供求、價格和競爭機制進一步完善,金融人才評價、流動、激勵約束機制更加健全,政府的金融人才宏觀管理、政策法規制定、公共服務等功能得到有力加強,金融人才的培育和使用機制更加完善。
——金融人才發展環境繼續改善。金融人才的干事創業空間不斷拓展,工作和生活環境持續優化;金融人才服務的專業化、社會化水平持續提高,醫療服務、子女教育、公共交通、文化休閑設施等條件更加完善。
歸結起來,面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我國金融人才工作要不斷提高質量,鍛造一支忠誠干凈擔當的高素質專業化金融人才隊伍,以高水平的人才隊伍有力支撐金融強國建設。
第一,聚焦金融高質量發展的新領域、新賽道,研究未來我國金融發展對人才的需求演變趨勢。特別是要圍繞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的部署(例如做好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五篇大文章,推動股票發行注冊制走深走實,培育一流投資銀行和投資機構,等等),梳理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國金融人才需求的總體規模、基本結構和重點領域,為金融人才隊伍建設明確戰略愿景。在此基礎上,要進一步搞清楚未來我國金融高質量發展所需要的人才知識結構。例如,要做好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五篇大文章,除了掌握基本的金融知識之外,還必須熟悉國內外科技創新的演進規律,綠色發展的總體格局,共同富裕和共享發展的新形勢新要求,人口老齡化和人口總量達峰帶來的金融服務需求變化,以及數字技術和數據要素對金融業發展的沖擊效應等專門化知識。
第二,加快培育和開發緊缺人才,完善金融人才評價體制。要完善緊缺金融人才培養和使用政策,在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等重點領域采取有效措施鼓勵金融機構與高校、科研院所加強合作,建立校企聯動的緊缺急需金融人才培養模式。同時積極引導金融機構開展緊缺急需和重點專業領域人才專項培訓工作。同時,要加快構建符合我國國情的金融人才評價標準體系,建立由黨政機關、金融管理部門、金融機構、行業組織、專家學者、優秀人才、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等方面代表組成的專業化金融人才評價專家庫,探索建立金融人才分類分層分級評價體系。
第三,在金融人才建設領域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激發金融人才創新創業創造活力。關鍵是使政府和市場兩只手協同發力,共同破除體制機制障礙,推動金融人才體制機制改革。一要強化黨和政府在金融人才總體規劃、宏觀管理、法治建設和公共服務方面的重要作用。二要充分調動用人主體在金融人才培養、吸引和使用中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三要逐步打破戶籍、地域、身份、學歷、人事關系等制約,促進人才資源合理流動、有效配置,建設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金融人才市場體系。
第四,加大金融人才服務體系建設力度,為金融人才干事創業營造良好環境。要充分發揮政府、社會組織和企業等各方面的積極作用,著力建設功能完備、高效便捷的金融人才服務體系。一要健全包括組織任命、公開遴選、校園招聘、海外招聘、網絡招聘等在內的金融人才資源配置體系。二要搭建并完善金融人才服務平臺,為金融人才引進、政策咨詢、培訓交流提供專業化、公益性服務。三要組織引導高端智庫、科研院所和高校開展有關金融人才的前瞻性、針對性、儲備性政策研究,為我國金融人才政策提供咨詢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