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共平樂縣委書記 周政英
自2021 年4 月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桂林以來,平樂縣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西“4·27”重要講話精神和對桂林的重要指示精神,積極踐行“做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積極傳播者和模范踐行者”。率先提出建設“全域生態運動縣”目標,充分利用漓江、茶江、桂江交匯的資源稟賦,全面做好“水功課”,緊密圍繞“漓江最后18 公里”書寫生態+運動的產業文章,探索通過引進新興體育項目賽事點燃三產、帶動二產、促進一產的縣域經濟復合型發展道路。
今年4 月,廣西印發《建設全國新時代體育高質量發展改革創新試驗區實施方案》,明確提出“重點支持平樂縣創建全域生態運動試點縣”“建設漓江生態運動產業帶”等。8 月3 日,自治區體育局對外公布了該方案,標志著廣西正式啟動了向體育要經濟發展新動能和新增量的行動,平樂創建“全域生態運動試點縣”進入全面加速期。
一是以發展生態運動促進“體育+旅游”深度融合,全力打造踐行“兩山”理念的樣板地。
平樂古稱昭州,自古得水滋養,依水建城,因水而興,因水至美。早在1100 多年前,唐代大詩人李商隱擔任昭州郡守時,就用“桂水春猶早,昭州日正西”盛贊平樂水韻天成;悠久的水文化,為平樂全面鋪開水上運動奠定了堅實的群眾基礎。
平樂境內擁有大小河流29 條,集水面積在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14 條,總長533.33 公里,特別是聞名世界的漓江在平樂與荔江、茶江完成三江合流,匯聚成桂江,形成了桂林最具靈動氣韻的平樂水岸,造就了平樂發展生態運動、休閑運動的天然優勢。
平樂縣始終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以漓江最后18 公里為中心,成立了漓江生態保護專項整治組,積極向上爭取漓江流域保護修復項目建設資金5.7 億元,持續改善漓江水域生態環境,呵護好漓江美麗山水。
我們努力念好“山字經”,做活“水文章”,打好“生態牌”,全力打造“體育+”旅游品牌,不斷拓寬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的路徑。堅持以生態運動賽事為媒,差異化發展旅游,成功舉辦了中國桂林平樂賽艇大師賽、全國擊劍公開賽、中國休閑運動挑戰賽、全國槳板青少年錦標賽暨中國槳板公開賽、生態運動發展大會等一批具有重大影響力的賽事和活動,打造了廣西唯一的國家級體育旅游精品賽事——中國桂林平樂賽艇大師賽,做到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差異化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并行,讓生態運動成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動寫照。
2023 年,廣西發布第二批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典型案例,其中桂林市平樂縣開展“生態運動”促進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案例光榮上榜。
二是以發展生態運動推動“體育+教育”深度融合,加快建設體育強縣、促進產業協同發展。
10 月21 日,2023 全國槳板青少年錦標賽暨中國槳板公開賽在平樂開賽,該賽事由國家體育總局水上運動中心主辦,是全國青少年槳板項目唯一的等級賽事,賽事含金量非常高。共有20 個省份千余名運動員來到平樂,創造了青少年錦標賽全國參賽人數之最。平樂漓江“白鷺伴槳楫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絕美畫卷,也通過各類媒體展現在全國人民眼前。
“小步快走、步步為營”,通過舉辦系列賽事,我們積累了豐富的水上運動發展經驗,并選擇了更具廣泛群眾基礎的槳板、皮劃艇等新興項目,作為雙輪驅動的重點方向。事實上,從體旅融合到體教融合,這種雙輪驅動的產業模式,在現代服務業發達的歐美國家的一些中小城市中有不少范例。像法國的霞慕尼、新西蘭皇后鎮、美國的水牛城等,都是依托于優質體育賽事形成旅游目的地,再通過服務體系的搭建,形成穩定的重復購買流量,最終鞏固產業鏈。與國外不同的是,平樂選擇的是更具成長性的槳板、皮劃艇等新興運動項目,以水為媒,更具黏性。
平樂縣還積極通過“以賽促建、以建興產、以產養賽”構建產業邏輯閉環,實現一二三產業跨界整合。比如這次槳板比賽后,中國平樂青少年水上運動(槳板)中心、法國崍淂時尚運動水岸在我縣揭牌。同時,我們正積極向有關部門申請,爭取平樂成為全國槳板青少年賽事永久舉辦地,將平樂打造成為全國青少年水上(槳板)運動培訓、考級中心。
此外,正在推動平樂漓江生態運動產業帶項目規劃,包括漓江國際喀斯特運動基地、漓江國家飛行運動營地、漓江水岸運動基地、中國東盟體育總部基地漓江生態運動產業園等,讓平樂水岸煥發多樣的產業風采。
2021 年,全縣GDP 同比增長11.2%,是桂林唯一保持兩位數增長的縣;2022 年,全縣GDP 同比增長6.2%,增幅連續兩年排名桂林市第一;榮獲“廣西高質量發展進步縣”“廣西體育旅游示范試點縣”“廣西體教融合示范縣”等榮譽稱號。同年完成了《平樂縣生態運動發展總體規劃》《廣西·桂林·平樂全域生態運動示范區發展規劃》編制,為加快打造全域生態運動試點縣奠定了堅實基礎。
三是以發展生態運動催生經濟新動能,推動鄉村振興塑形鑄魂。
從賽艇大師賽到全國綠水青山休閑運動挑戰賽,再到全國青少年槳板錦標賽,我們堅持以體育賽事為縣域經濟賦能,在短短兩年時間,多箭齊發,不僅平樂的知名度、美譽度大幅提升,縣內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也大幅提高。
特別是在全國綠水青山休閑運動挑戰賽期間,平樂原味漓江、金字嶺、長樂島等小眾景點也成為游客集中打卡地,單日最高游客接待量超5 萬人次,單日最高旅游消費超6000 萬元。借助賽事后勁,平樂各鄉鎮深挖本地特色,大力發展節慶活動促進鄉村旅游。除每年舉辦的柿餅推介會、香芋節等活動外,今年還舉辦了媽祖文化旅游節、十八釀美食節、民俗文化果蔬節、萬村籃球賽等節慶賽事,吸引了眾多游客參與。今年上半年,平樂接待游客總人數168.39 萬人次,同比增長24.42%,實現旅游收入16.24 億元,同比增長27.29%。
數據印證了平樂成功走出了以生態運動推動文旅復蘇和鄉村振興的新路徑,隨著各層級賽事的到來,讓平樂時常大規模涌進幾千人、上萬人,創造了不少的就業崗位,吸引了越來越多外出的年輕人返鄉創業、就業,為鄉村振興留住了人才,平樂長期面臨被大城市“抽血”的問題也得到了有效緩解。
實踐證明,體育產業導引下的平樂鄉村振興,讓鄉村既塑了形,也鑄了魂,有力印證了生態運動既是從綠水青山到金山銀山轉化的橋梁,也將成為初心與使命合體的答題新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