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梓萌
夏日還是秋日,黑夜還是白晝,是燈火輝煌的高樓,還是青幽無人的小巷?到底哪一面,才是真正的古城長安?我在思索尋找著。小時候的我,與其他女孩略顯不同,在別人沉醉童話故事的年紀,我卻癡迷于書中歌舞升平的大唐。文人墨客筆下的大唐,多是熙熙攘攘的長安市井,燈火輝煌的大唐宮廷,繁華昌盛,磅礴大氣。我真想將這些景色收入囊中,只容自己獨享。
為了尋找大唐的身影,我幾乎踏遍了整個西安城。從著名景點到無名小巷,從高樓大廈到秦嶺山村,我幾乎都去過。在春日的午后,我追逐著陽光,倚在八仙庵的門框邊,看玉蘭花瓣盛開,看掉漆的朱紅柱子透著古樸的氣息。在夏日的夜晚,我乘著習習涼風,立于城墻頂端,看遠處的秦嶺隱匿于夜色之中,看腳下的車流滾滾不息。在秋日的黃昏蒙蒙細雨里,我執傘漫步于小巷子之間,看兩邊的居民樓中流出溫馨的燈光,看金黃的銀杏飄落至我腳邊。在冬日的清晨,我扶欄觀望,看寒霜落于屋頂,看千年前的銀杏樹矗立于蒼穹之中。在繁華的都市中我尋找大唐的影子,可每當我看向燈火輝煌的街道,但卻尋不見千百年前那大唐盛世。
一年年我逐漸長大,不再急于去追逐它的蹤跡,尋覓它的影子,不再執著于要將它塞進行囊中,而是將這長安城中所有美好的景色皆收于眼底,收于我的膠卷之中。那日閑來無事,抱著相機翻來翻去,把過去些年的影片全翻出來,擺在桌上。一時間,我不禁有些愣神。這些照片中,燈火輝煌的城市,是“褥彩遙分地,繁光遠綴天”。默默無聞的小巷,構成“街巷何紛紛,回首望長安”。郁郁蔥蔥的秦嶺,是“漢闕青門遠,商山藍水流”。這怎不是長安?這便是長安吶!長安啊,大唐啊,歌舞升平,繁榮昌盛。曾幾何時,我便處在它們之間,卻望不見大唐的身影;這么多年,我一直在這座古城中急急奔走,卻不想,錯過了真正的大唐。
我再次站在了城墻頂端,用手輕輕婆娑著墻壁,粗糙的紋理,是歲月的印記。我俯首望去,如今的長安,一如往日地繁華,正如我曾經苦苦追尋的大唐的模樣。
(指導教師:惠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