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永范
近年來,吉林省蛟河市提出了“旅游興市”的發展戰略,把發展旅游業作為拉動消費、帶動就業、提振經濟的重要抓手。蛟河市市長王威介紹,蛟河發展旅游具備多方面有利因素。蛟河具有得天獨厚的生態資源,是吉林省唯一一個擁有3個國家級森林公園的縣級城市。
王威表示,作為全國文化先進縣的蛟河人文歷史底蘊深厚,以國共談判舊址為代表的紅色歷史文化,以及“三線”遺址軍工文化等為代表的地域文化源遠流長、深沉厚重。除此之外,蛟河還是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縣,培育了北國之村、億聯生態園等鄉村旅游園區4個,打造了環松花湖沿線等鄉村旅游聚集帶4條。王威補充道,蛟河交通區位優勢也較為明顯。其位于長吉圖開發開放先導區中間節點,處于全省“長通白延吉長避暑休閑冰雪旅游大環線”。
雖然蛟河發展旅游有著獨特的自然優勢,但王威也坦言,新形勢下蛟河旅游的困難與挑戰顯而易見。他指出,一是旅游產業發展不充分。全縣龍頭旅游產品不多,缺少知名度高、吸納力強、帶動力大的景區,且產業鏈短,缺少游客體驗強、參與度高的項目。二是旅游形象缺乏深度開發。蛟河與周邊地區地理相近、氣候相似,同質化嚴重。如何挖掘品牌資源優勢,突出旅游形象的唯一性、獨特性,是蛟河旅游品牌建設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三是地域文化挖掘不足。蛟河雖然文化遺產眾多,但真正開發成為旅游產品、融入旅游活動中的卻屈指可數,文化資源優勢還沒有放大為旅游發展優勢;四是拉動消費能力有限。多數景區景點仍以門票收入為主,住宿、購物、娛樂等旅游要素發展相對滯后,游客游玩時間較短,消費少,屬于典型的“路過型”旅游。
如何利用好自然資源的優勢,如何堅持打造全域旅游、實施“旅游興市”的發展戰略?對此,王威認為,定位準確、目標明確、思路清晰,是當前蛟河旅游產業“破冰”的前提。他表示,借力于全省打造冰雪和避暑休閑生態旅游萬億級大產業機遇,蛟河要主動融入“長通白延吉長避暑休閑冰雪旅游大環線”建設,打造長吉兩市旅游“后花園”和東北周末游自駕目的地。
談及具體方案,王威提出5個抓手:
一是突出串點成鏈,打造避暑休閑旅游目的地,重點開發松花湖消夏避暑休閑度假游。同時,要進一步整合環松花湖周邊旅游資源。圍繞“吃住行游購娛”六要素,順應大眾旅游多樣化、個性化消費需求,真正讓游客“進得來、留得住、不想走、還想來”。
二是聚焦旅游熱點,不斷釋放夜游和紅色旅游活力。搶抓夜游和紅色旅游“新流量密碼”契機,在加大紅葉谷景區光影夜游等方面投入的同時,還要積極發展特色旅游項目,打造“拉新戰斗”紅色游。
三是借勢冰雪產業,全力吸引外資建設滑雪場,與周邊其他滑雪場互補形成各具特色的滑雪度假區。
四是堅持數字賦能,全面提升旅游影響力。加快開發智慧旅游項目,為來蛟游客提供“吃、住、行、游、購、娛”全方位旅游攻略,讓游客在手機上全方位解決“游前、游中、游后”問題,真正實現一部手機玩轉蛟河。
五是強化宣傳推介,鋪開旅游宣傳營銷渠道。除了依托蛟河旅游官網、抖音等自媒體傳播,還要利用新思路加速蛟河旅游“出圈”,編制特色旅游產品和線路,強化網紅營銷,多舉并行來打造“蛟河有禮”區域公共品牌,推動旅游“二次創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