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國報道》記者 張利娟
“我從小就很喜歡潮玩,但記憶里潮玩都很貴,而且基本都是美國、日本和中國香港生產的。”生于1986年的上海女生劉麗回憶起童年往事說,“但現在不同了,中國潮玩越來越有品位,質量越來越好,可供選擇的IP也非常多,而且我去國外旅游時發現中國潮流玩具在很多國家也有售賣。”
《中國報道》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近幾年,以“潮流文化”為內核、承載年輕人情感與社交需求的潮玩在國內快速發展。艾媒咨詢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潮玩市場規模約384.3億元。除了在國內異軍突起、成功“出圈”,經過多年來的發展,中國潮玩“出海”也逐漸成為新趨勢。
相關統計數據顯示,過去5年,中國潮玩市場規模上漲近3.5倍,達207億元,年復合增速達34.6%,市場增速領先全球水平。
“中國潮玩的崛起首先是因為中國有著深厚的文化積淀,有著幾千年歷史的中華民族在歷史和文化方面都有著廣泛的影響力,這種影響力在很多人群中形成了共鳴,相關企業去發掘這些文化元素,從而推動了中國潮玩初始的發展。”商務部經濟貿易研究院研究員周密告訴《中國報道》記者,其次,年輕群體對潮玩有著全新的感受,潮玩成為其彰顯個性、生活方式與態度的熱門選擇。與此同時,電子商務及社交媒體的快速發展,則促進了潮玩的快速傳播。
“相較于潮玩,我們更希望用收藏玩具來稱呼我們所在的行業。”國內收藏玩具品牌52TOYS創始人陳威指出,該行業的崛起與國內經濟水平的高速增長息息相關。中國現已具備對應的經濟基礎,且已進入興趣消費時代,主流消費者對于滿足精神需求的產品有更高的需求。

2022年12月29日,北京的一個展覽上,以圓明園十二生肖獸首銅像為設計靈感的手辦吸引了小朋友。

2022年12月7日,位于上海黃浦區的一家潮玩手辦店。
泡泡瑪特相關負責人表示,中國潮玩之所以能夠蓬勃發展,首先離不開時代發展的大背景,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精神文化消費品逐漸盛行。從潮玩行業本身來說,IP優勢、供應鏈優勢和消費潛力優勢構筑了中國潮玩迅速崛起的基石。潮玩行業核心還是IP,優秀的IP設計疊加強大的供應鏈依托,中國的潮玩品牌會越來越茁壯。
“不可否認的是,潮玩依然是一個新興的行業,還有很多提升的空間,無論是行業的進一步規范發展,還是IP和供應鏈的提升,以及滿足消費者越來越高的審美,都需要行業從業者的進一步努力。”泡泡瑪特上述負責人說。
中國經濟的崛起與高速發展為文化“出海”鋪平了道路。隨著中國制造與文化影響力在國際市場的提升,以及跨境出口平臺的加速發展,中國潮玩也開始挖掘更大更成熟的境外市場。
“52TOYS從2017年開始‘出海’,目前已進入美國、加拿大、日本、韓國、新加坡、泰國、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澳大利亞以及中國臺灣和中國香港等國家和地區。”陳威告訴《中國報道》記者,2022年我們加大了在境外市場的投入,如搭建境外自營電商、拓展境外合作渠道、積極參加境外行業展會、舉辦快閃活動等,截至2022年11月30日,52TOYS境外銷售額同比增長220%,其中,港澳臺地區、北美、東南亞、日本幾大重點市場增長顯著。
從2018年開始布局境外市場的泡泡瑪特,去年的全球化業務按下了加速鍵,其年中報顯示,2022年上半年境外市場收入1.57億元,同比增長161.7%,收入占比由2021年上半年的3.4%快速提升至6.6%。截至2022年6月30日,泡泡瑪特中國大陸地區以外門店數達24家,機器人商店98臺,跨境電商平臺站點數達到11個。得益于上半年新增的英國、新西蘭和美國首店,線下收入增速超過10倍。此外,第三季度,泡泡瑪特首爾旗艦店、東京首店、墨爾本首店均成功開業,當地消費者反響熱烈。
“中國潮玩‘出海’是大趨勢,這跟中國商品在全球的影響力不斷擴大密切相關。”周密表示,中國潮玩發展本身就代表著一些文化符號,這是歷史積累的結果,“一帶一路”倡議下,中國潮玩“出海”則伴隨著各類要素的跨境流動、商品服務、文化符號等。
“出海”是中國潮玩企業尋求增量的必經之路,但擺在中國潮玩面前還有一個不爭的事實:不同的國家存在文化差異,巨頭林立,如何獲得認同感是當務之急。
“潮玩手辦是一種文化屬性產品,而文化‘出海’企業的當務之急是消費者認同感,這也是最難的部分。”泡泡瑪特上述負責人表示,在“出海”的過程中,對當地市場及消費者的深入了解尚為欠缺,需要做大量的調研工作。在實際業務落地中也會發現境外市場在物流、支付等方面的基礎設施和國內相比有一定差距,這需要有針對性地去根據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實際情況想辦法打通。鑒于每個國家在營銷環節、政策、稅收、語言方面存在許多不同之處,也需要相關企業根據當地市場情況制定不同的方案,進入目標市場。這些政策和文化上的差異也是“出海”企業都要共同面對的問題。
雖然中國潮玩品類興起的時間不長,且是獨立賽道,但伴隨中國潮玩“出海”步伐的加速,也不可避免地要和一些國際玩具巨頭競爭,包括萬代、樂高等。“目前國內潮玩‘出海’比較多,然而前來購買的大部分是海外的華人群體。”陳威說,對于成熟的日韓北美市場而言,消費者看重的是產品創造力,比如原創或合作的IP是否符合他們的喜好、產品設計是否讓他們有驚喜,這些也都是在產品創作中需要特別注重的點。
在周密看來,進入日韓北美市場不是一件困難的事,但要想在這個市場上占到C位難度還是比較大的,“我們的一些文化要素很有吸引力,但把它們轉化成實際產品的過程中,除了使產品具有傳統的中國文化要素的特點外,同時還要關注東道國的需求和文化要素形式。”
泡泡瑪特相關負責人則表示,從境外各地的消費者畫像來看,當地消費者占的比例較高,潮玩本質上是藝術品,即便文化有差異,但人們對美好、快樂、治愈、陪伴等精神方面的需求卻是共通的。泡泡瑪特一些在國內火爆的IP如MOLLY、SKULLPANDA、DIMOO、小野Hirono等在海外的人氣和銷售也很好,市場增長很快。
中國潮玩行業是一個新的行業,目前來看,行業還處于百花齊放的狀態,不少大公司也在布局這個賽道。從全球來看,全球潮玩市場也是一個上升期的市場。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2016—2021年,全球潮流玩具市場5年復合年均增長率約24.5%,至2021年市場規模約299億美元,預計后續3年復合年均增長率約10%—15%,并于2024年達到448億美元。
“中國潮玩正在逐漸走向精品化,隨著行業的參與者越來越多,IP數量不斷增加,供應鏈的工藝和水平逐漸提升,消費者的審美也進一步提升,一些粗制濫造的潮玩會被淘汰,行業會進一步走向規范化。”泡泡瑪特上述負責人告訴《中國報道》記者,中國潮玩2022年“出海”速度加快,潮玩作為精神消費品“出海”將助力文化“出海”,中國潮玩IP在全球會越來越受歡迎。
周密表示,推動中國潮玩“走出去”,可以充分發揮行業組織及一些團體的力量,這是我們傳統上推動產品走向國際的重要支撐。在未來,我們也可以通過社交媒體和網絡平臺等新渠道去推廣,這些渠道在傳統文化和商品之間的界限并不是很清晰,而是開始泛化、雙向融合,促進創意產品和服務,包括背后的理念去擴大影響力,這都是中國潮玩獲得國際市場的重要因素。另外,要加強與本地企業的合作,形成良好的合作關系,避免過度競爭。
“潮玩‘出海’不是簡單的復制國內經驗,而是需要深入的本地化探索,一步一個腳印獲得海外消費者的認同。”泡泡瑪特上述負責人表示,“當下潮玩行業正進入‘出海’的高速發展期,海外消費者的認知度已經有了較大改善。2023 年我們會開拓更多國家市場,并加大線下的門店、快閃店、機器人商店等零售業態布局,提供更新潮的產品和服務,以此拉近與全球消費者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