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秦 朱俊 熊浩明 楊文娟 楊強


摘 要:交通標準化是建立交通運輸行業秩序的最佳工具,是市場運轉的必要因素,是建設交通強省的重要支撐,對提高交通質量、效益和國際競爭力,對規范運輸市場,實現公平交易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從國家、省際、省內三個層面對交通標準化數據進行研究,透過數據來看江西交通標準化發展。通過對比分析,明確行業發展的現狀。為制定江西省交通運輸標準體系提供參考依據,做好不同層級交通運輸標準體系的銜接和協調,找出江西省交通運輸標準化不足,并提出推進標準化工作的對策。
關鍵詞:交通標準化,數據分析,地方標準,對策
DOI編碼:10.3969/j.issn.1002-5944.2023.05.009
0 引 言
標準作為經濟和社會活動的技術依據,是國家基礎性制度的重要組成,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十三五”期間,標準化工作改革深入推進,標準化協調機制不斷完善,強制性標準更加精簡,推薦性標準持續優化,標準樣品體系逐步完善,團體標準不斷培育壯大,企業標準進一步放開搞活,標準國際化水平不斷提升,政府頒布標準與市場自主制定標準協同發展、協調配套的新型標準體系逐步建立,標準化服務支撐高質量發展的能力顯著增強[1, 2]。
本文著眼交通運輸標準數據發展全局,全面梳理了交通標準化數據發展現狀,深入分析了現狀中存在的問題,結合國家、省際先進部門的頂層設計經驗和交通標準化發展經驗,提出江西省交通運輸標準化工作對策。為江西省交通行業標準數據的管理、交通運輸標準體系的完善等工作提供參考[3]。
1 交通標準化發展情況分析
1.1 國家層面分析
此次統計分析的交通運輸標準包括:100綜合交通運輸、300公路、400水運、700其他標準、800計量規程。截至2022年7月,交通運輸現行有效標準共計4248項,包括國家標準991項,行業標準3257項。按標準的專業領域分,其組成情況如圖1所示,交通運輸標準占比如圖2所示,國家標準、行業標準數量情況如圖3和4所示,交通運輸國標、行標占比情況如圖5所示。
由圖1可知,其中100綜合交通運輸302項、300公路1447項、400水運2272項、700其他標準19項、800計量規程191項。
由圖2可知,從各類占比情況可以看出占比最多的400水運為53.7%,其次300公路占比34.2%,100綜合交通運輸、800計量規程占比相對較小,其他標準最少約占0.4%。
由圖3可知,在所有的國標分類中,300公路已發布的國標數量最多為430項,400水運數量其次為247項。
由圖4可知,在所有的行標分類中,400水運已發布的行標數量最多為1795項,其次為300公路數量880項,最少的為700其他標準16項。
由圖5可知,國家標準991項,占比21%;行業標準3257項,占比79%。
1.2 省際層面分析
截止到2022年10月12日,共統計了9個省份現行的地方標準情況詳見表1,按現行地方標準總數進行排名,前三的依次為江蘇、安徽、河南,最少的為江西。按現行交通運輸地方標準總數進行排名,前三的依次為安徽、江蘇、河南,江西排名第七。按現行交通運輸標準數量與全省地方標準總數的占比進行比較,排名前三的依次為安徽、江西、河南,占比分別為7.68%、6.55%和5.85%,最少的為湖南,占比3.05%。這表明江西省在地標及交通運輸地標數量規模上偏小,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同時,江西省的交通運輸標準數量占全省地方標準總數的比例相對較高,在交通運輸標準化建設方面具有一定的發展基礎和領先優勢,需要繼續保持優勢,不斷優化標準結構,建立完善交通運輸標準體系,為加快交通強省建設提供有力支撐。
1.3 省內行業分析
截至2022年10月,江西現行地方標準發布總數為1130項。其中,農業類地方標準占比最大,共有698項,占總數的62%;工業類地方標準54項,占比5%;服務業類地方標準125項,占比11%;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類地方標準223項,占比20%;節能環保類地方標準30項,占比2%,詳見圖6。江西省是農業大省,農業標準現行發布數量制占據主要部分,這與本省省情相符合。
從交通運輸標準分布領域來看,交通運輸標準主要分布在工業類、服務業類、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類等領域。交通運輸標準占全省現行發布標準的6.55%,超過了工業類地方標準發布的數量。
從土木行業領域地方標準分布來看,交通運輸領域地方標準數量占絕對優勢,排名第一,詳見圖7。
2 存在的不足
(1)江西省交通運輸標準體系尚未建立。各單位在研制標準時,缺乏一個標準方面的頂層設計指導文件,導致標準研制的系統性、全局性、針對性存在不足。支撐我省重大戰略實施、交通強國試點、交通強省建設等重點工作的關鍵標準有效供給亟待加強。適應交通運輸高質量發展的標準體系急需建立。
(2)標準化工作體制機制有待進一步健全。交通運輸領域地方標準管理需要進一步規范,重大科研項目對標準的凝練和產出不足,標準制定、實施監督和反饋的閉環管理鏈條尚不健全,科技研發與標準研制工作需要進一步統籌。江西省交通運輸領域團體標準發展有待加速。
(3)標準化工作能力有待進一步提升。標準實施應用有待進一步加強,標準化宣貫培訓覆蓋面有待擴展,標準化人才隊伍素質能力與標準化工作發展尚不適應,標準化基礎能力和服務水平有待進一步提升。技術創新領域和新模式新業態領域標準供給不足,標準制定周期仍然較長。企業作為標準創新主體的作用未能充分發揮。
3 對策研究
(1)健全標準化工作機制。一是建立健全協調工作機制;二是加強標準化工作目標考核;三是實施標準制修訂項目庫動態管理機制;四是健全信息反饋和績效評估機制。
(2)提升技術支撐能力。一是強化標準化技術支撐能力;二是大力培養標準化專家隊伍;三是調動各類主體的積極性;四是推進標準化通識教育和職業教育;五是支持標準化服務中介機構發展。
(3)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一是強化標準研究和制修訂。二是支持企業加大標準化投入。三是支持地方標準“上臺階、走出去”。四是按照有關規定開展表彰獎勵。
(4)加強標準全過程監督。一是強化標準宣貫與實施;二是加強標準實施監督;三是嚴格標準全過程監督;四是強化標準實施應用。
4 結 語
標準作為經濟社會活動的技術依據和國家基礎性制度建設的重要內容,得到許多政府的高度重視,標準化建設工作得到進一步推進,標準研究成果不斷豐富,但標準研究更加偏向經驗認識與理論基礎上,缺乏系統的數據分析研究[4]。本文從國家、省際以及省內行業對交通運輸標準化數據進行了統計,分析了我國交通運輸標準的整體情況,以數據可視化的方式展現了各類標準分布情況及特點。
從省際層面分析,雖然江西省交通運輸行業標準研編占比較高,但整體行業現行標準數量不多,相比于其他省份,排名落后。從省內行業層面分析出,江西省交通運輸行業標準相對與省內其他行業優勢明顯,并已基本構建適應本行業發展的標準化運輸體系,但各類標準發展仍然不協調,有些分類領域缺乏標準研制,標準制修訂數量明顯不足、標準覆蓋范圍不夠廣泛、標準結構有待優化、標準化技術水平亟待提高等。針對這類問題,應繼續補短板、強弱項、固優勢,以構建適應江西省交通運輸高質量發展的標準體系,使江西省交通運輸標準化向著更加規范、更加合理、更加科學方向發展。
參考文獻
[1]十部門聯合印發《“十四五”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國家標準體系建設規劃》[J]. 中國標準化, 2022(1): 49.
[2]《交通運輸標準化“十四五”發展規劃》發布[J]. 中國交通信息化, 2021(12): 82.
[3]郭明多,周雷,魏彬.綜合交通運輸大數據制度標準體系研究[J].中國交通信息化, 2020(1): 32-34.
[4]國家標準化發展綱要[J].大眾標準化,2022(17):200.
作者簡介
王秦,碩士,工程師,研究方向為交通規劃。
朱俊,通信作者,碩士,正高級工程師,研究方向為交通運輸標準化。
熊浩明,碩士研究生,助理工程師,研究方向為交通規劃。
楊文娟,本科,高級工程師,研究方向為交通運輸工程。
楊強,碩士研究生,工程師,研究方向為交通規劃。
(責任編輯:袁文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