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香港進入從“由亂到治”走向“由治及興”的新階段,在文化及體育等方面的發展勢頭正勁,融入國家發展的步伐也更堅定。香港青年最關注哪些話題?內地還有哪些機遇沒有被香港青年發現?香港如何推動與內地的文化交流?講好香港故事又該從何講起?香港特區立法會議員霍啟剛近日接受采訪,對這些問題一一作出解答。
記者:您在香港出生長大,是否還記得初次到內地的情形,這幾年您對內地的變化又有什么感觸?
霍啟剛:初次應該很久之前了,我們到內地還是比較早的,因為我爺爺(霍英東)那時候(國家改革開放時)響應了鄧小平老先生的號召,作為一名商人到內地發展。我爺爺參與改革開放是從家鄉開始的,番禺、中山,所以我最早的一些記憶就是在中山,當我爺爺建設中山溫泉的時候,(我)跟我兄弟姐妹、父親母親有很多美好回憶。
雖然中山很近,但是因為香港那個時候還是港英政府,(我們)回去不方便,也不方便從香港關口直接到深圳,所以以前我們都是先到澳門,從澳門再轉車到珠海的。珠海是特區,還是要過一個特區的關口出去,再轉車到中山。所以以前每一次去中山都要差不多半天、一天時間才能到,但是很欣喜在這個過程里學到很多,很早地了解了國家。
早期去內地確實很需要時間,也很麻煩,但現在建路、建橋、建高鐵等,粵港澳大灣區的“1小時生活圈”基本上已經建立起來了。現在香港回歸25年了,人文交流等各方面的交流加強了不少,很多機遇香港的朋友也可以去把握,這一方面我覺得還是蠻驕傲的。
我們跟年輕人聊天時,經常跟他們說,你們不要光看現在這個現狀。國家的發展有很多面,有一些做得非常好,有一些還可以進步,但不要只用一個批評的眼光,要看到我們從哪里走過來,在短短時間走得多遠,走得多驕傲,我覺得這個很重要。
記者:您和青年朋友聊得最多的話題是什么呢?
霍啟剛:最近立法會有幾個同事發起一個倡議,希望香港特區政府可以有一個長遠的青年發展藍圖的規劃,因為我們覺得以前缺了一個關心青年的總體政策規劃。
我最近有較多機會跟不同青年群體去談,談得也比較實在,我們要跟他們講國家的東西,但我覺得更重要的是聆聽他們的聲音。比如大家都說融入大灣區去尋找機會,但他們會想另外一方面:到了大灣區,他們能競爭嗎?他們會不會找不到工作?內地一年上千萬大學生畢業,大家都很優秀,而他們到那兒了,人生地不熟,也沒朋友,可能普通話也說得不太好,也不懂內地文化,他們有很多擔憂。他們不否認國家的發展,也不否認大灣區是機遇,但個人到了以后怎么融入,他們比較迷茫。
現在特區政府說要去海外“搶人才”,“搶人才”是不是等于一份工作就多幾個人分?他們會有這些顧慮。但是我經常提到最實在的方法,你真的要提升自己的競爭力。香港有獨特的優勢,有國際的視野。不是說我們要采取一個封閉式的政策態度,不讓人家來,不要國際、不要國內,那這是死路一條的。
你要聽他們來講,用你的經驗、你的橋梁去幫助他們。我的角色就是搭臺搭梯,不是訓教他們,可能他們的理念、想法比我更新、更潮,我還可能跟不上他們的一些想法。我們要接受新的東西,同時利用我們的經驗去幫助他們。
霍啟剛與兒子
霍啟剛
生于中國香港,祖籍廣東廣州番禺,第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全國青聯副主席,香港特區立法會議員。
記者:您這些年在推廣體育科技化方面都做了哪些工作?
霍啟剛:未來各行各業都要走數字化,體育也不例外。未來體育怎么更好地數字化,怎么通過數字科技令體育更普及化,這也是國家發布的未來發展體育規劃綱要里提到的。中國很廣,地很寬,我們怎樣把這些體育體驗不光帶到大城市,也帶到鄉村,讓不同階層的朋友都能參與,這是個難題。
我很開心最近有一點成績。我剛從北京回來沒多久,在那里參加了中關村論壇,我們亞洲電子體育聯合會跟中關村論壇達成一個協議,會有一個平行論壇討論未來體育數字化進程中怎樣利用中關村強大的創業科技平臺,跟體育界有更多結合。所以我們也會共同發起一個數字體育的產業聯盟,希望未來有興趣參與的機構創業可以探索這個領域的一些新可能。
記者: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曾提到要講好“香港故事”,那么您未來的工作中,有關于講好“香港故事”的計劃嗎?您覺得講好“香港故事”要從哪幾個方面展開?
霍啟剛:說到底,講好中國故事,講好香港故事,還是要從軟實力出發。我很開心看到施政報告中特首提到香港流行文化,我們要做一個流行文化節,也考慮建立一個流行文化館,因為這個真的是一個我們的資源。香港有很多的明星,內地很多我這個年紀的人,都是聽著粵語歌長大的,我太太還會背《紅日》,這些都是很多人的童年回憶。
我知道很多海外華人也跟香港電影、香港歌曲有共鳴,所以怎么利用好我們傳承下來的這些東西,重新包裝成不同的故事來講,我覺得很重要。我們可以怎樣利用流行文化,利用電影,利用這種軟實力的建設,來得到不同朋友的認同,這是值得思考的一個長遠的問題,也是值得特區政府給資源支持的。一些公司、一些文藝參與者純粹用自己的投資去做,效果不一定能做得那么大。我覺得這個要多方一起合作才可以做到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