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幾木
各種行業資格證書、技能證書考試的報名人數年年攀升,“考證熱”成了一個備受關注的現象。人們究竟懷著怎樣的想法投身這一場場考試?本刊與問卷星合作展開調查。本次調查收集有效問卷1247份,受訪者男女比例為48.63%和51.37%,18—35歲的受訪者占樣本總量的73.66%。
數據顯示,獲得“就業籌碼”“就業安全感”是受訪者考證的主要原因,71.09%的人為了順利獲得更好的工作而考證。張琪是某知名政法大學的大二學生,她早早就立志要進入當地一家頗有知名度的律所當律師,所以她現在就在為了通過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做準備。
當然,就業并不是一切。18.26%的受訪者表示自己是出于其他實用目的而考證,10.65%的受訪者考證則是純粹為了培養興趣愛好。32歲的邱小媛是位年輕的全職媽媽,她為了能夠掌握更多科學養育孩子的知識,報名了營養師資格證、幼師資格證的考試。她說:“借助考證來學習,我會更有緊迫感和動力。”
考證幫您實現了生活目標嗎?

62.17%的受訪者表示,考下一個證書通常要準備3—6個月。36.13%的受訪者表示自己近一年花費在考證上的費用(包括考試報名費、資料費、補習費、交通住宿費等)為1000—2000元,9.48%的受訪者則表示近一年的考證花銷突破了萬元。
考證花費了時間與金錢,那么人們是否通過考證實現了生活目標呢?58.27%的受訪者表示通過考取證書實現了目的。原本在上海做行政文員的肖肖希望能提高薪酬待遇,她努力拿到中級會計職稱后,成功轉崗財務,一年半時間里,工資翻倍。
29.81%的受訪者則表示考證對自己的實際幫助不大。中醫藥專業的大四學生袁靖鳴對自己所學的專業不感興趣,本著“技多不壓身”“有備無患”的想法,他在大學期間花了大量時間考證,計算機二級證書、證券從業資格證、導游證……看著這些五花八門的證書,他并不覺得自己對未來更有安全感了:“留了很多‘后路’,但‘前路’仍是一片迷茫,還是不知道自己真正想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