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月17日上午,省十四屆人大一次會議舉行第二次全體會議,省高級人民法院院長夏道虎、省人民檢察院檢察長劉華分別向大會作報告。
出席會議的省人大代表在審議報告時,充分肯定兩院過去五年的工作。代表們認為,兩院工作報告通篇貫穿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充分體現了堅決捍衛“兩個確立”、做到“兩個維護”的政治自覺。總結成績客觀實在、分析問題深入透徹、部署工作具體可行,案例生動、內容扎實,有質量、有分量、有力量,彰顯了兩院在打造高質量司法、服務高質量發展中的使命擔當。
五年來,兩院聚焦落實“國之大者”,善用司法之力服務中心大局,彰顯了重質重效的司法擔當,交出了保障高質量發展的司法成績單。
一審審結商事案件75.3萬件,標的額8748.7億元;為47794家失信企業修復信用;在全國率先實現企業破產處置府院聯動機制省市縣全覆蓋,審結破產案件1.4萬件;率先開展企業合規改革探索,聯合省工商聯等八部門建立第三方監督評估機制……兩院在打造一流法治化營商環境方面工作頗為亮眼。
近年來,司法機關一方面嚴厲懲治一系列社會危害大、市場影響惡劣案件,一方面積極主動提供優質的法律指導和服務,對維護資本市場秩序起到了積極作用,通過審議兩院報告,代表們有了更深刻的感受和認識。南京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龍翔代表希望兩院進一步提升司法服務水平,依法保護各類市場主體平等待遇,保護各類投資者合法權益,助力打造一流營商環境。
“以公正司法優化營商環境,持續打通法治‘最后一公里’。”常州市市長盛蕾代表建議,充分發揮兩院力量,壯大“產業鏈+法律服務”聯盟,深化企業合規改革,打造全國營商環境最優省份。
企業是國民經濟的“細胞”,報告顯示,兩院依法保護產權和企業家權益,開展“法潤民企”“六訪六助”等惠企暖企活動,走訪企業3.2萬家,促進企業防范風險、合規經營……法律的溫度躍然而現。
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院長李后龍代表建議,加大對重點民營企業紓困、重大項目建設相關案件審理指導力度,進一步推動相關案件穩妥高效處理。
江蘇康華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倪戚華代表建議,加強對民營企業司法服務力度,進一步依法保障企業合法權益,讓民營企業在每一起案件審理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義。
在全國率先實施最嚴格知識產權司法保護,4家知產法庭全國最多,一審審結知產案件10.7萬件;指導各地起訴侵犯知識產權犯罪6370人……兩院響應省委科技強省戰略部署,在服務創新驅動發展,保障科技創新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蘇州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李亞平代表表示要加大對知識產權審判支持,在互聯網法庭設立、基層法院知識產權案件管轄權爭取等方面給予更多幫助。
無錫市人民檢察院檢察長朱良平代表建議在加強知識產權綜合保護、懲治金融領域犯罪方面,加強法檢之間、法檢與行政機關之間協作,健全聯動機制、搭建共享平臺。
南通市人民檢察院檢察長惲愛民代表建議地方檢察院要強化知識產權檢察綜合履職,加大對專精特新企業、地方名優商標的司法保護力度。
統籌推進常態化疫情防控和“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經濟社會發展背景下,司法系統面臨諸多挑戰,省兩院建成互聯網司法新模式,加大線上審批力度,實現審判執行不停擺、公平正義不止步。依法打擊暴力傷醫、制假售假等涉疫犯罪,一審審結此類案件962件;落實依法防控疫情部署,共起訴暴力襲警傷醫、制售偽劣防護用品等犯罪1196人。
蘇州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外科副主任蘭青代表認為,要做好疫情防控物資的戰略儲備,增強基層醫務工作者特別是一線醫護人員的應對處理能力。他說,要營造對醫護人員尊重、信任、關懷的良好氛圍,共同守護醫務人員安全。
南通大學附屬醫院院長施煒代表建議,要拓展后疫情時代大健康管理,推進“以治病為中心”向“以防病為中心”轉變,引導優質醫療資源投入健康管理領域。
江蘇波司登制衣有限公司總經理何其新代表、寶勝科技創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生長山代表則希望兩院為企業提供精準有效的司法援助,更好地助力優化營商環境,支持后疫情時代實體經濟和中小企業恢復發展。
百姓有所呼,司法有所應。司法案件絕大多數發生在群眾身邊,件件連著民心。從掃黑除惡到嚴懲腐敗,再到政法隊伍教育整頓;從嚴打食藥領域犯罪到守護百姓“錢袋子”,再到保障群眾頭頂上、腳底下安全,司法機關一直在紓解群眾“急難愁盼”方面不斷努力。
代表們對五年來兩院堅持人民至上、筑牢民生底線,扎實推進司法為民、公正司法,以實實在在的履職,切實保障人民權益工作成效表示認可。“省兩院始終秉承以人民為中心的司法理念,全力踐行司法為民宗旨,努力維護社會公平公正,充分彰顯了法治精神。”淮安市農業科學研究院作物研究中心研究員顧正中代表對此給予了積極評價。
代表們希望司法機關繼續履行好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維護群眾安居樂業的職責使命,推動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講法度更講溫度,面對熱點不回避、面對難點不畏縮,做到百姓有所呼、司法有所應,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司法獲得感和滿意度。”省政府副省長陳星鶯代表道出了自己對于司法為民的殷切期望。
胸懷“國之大者”,正是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過去五年,針對老百姓關心的“菜籃子”“米袋子”“藥瓶子”等安全問題,法院、檢察院持續發力,切實保障人民群眾合法權益,處處體現著司法為民的根本宗旨。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馬秋林代表希望兩院結合司法實踐,對數字經濟、網絡經濟等新興領域法律問題加強研究,推動完善相關法律法規。
揚州市委組織部部長焦慶標代表希望兩院加強對新業態、新就業群體的關注,保護合法權益,打擊違法行為,努力形成一批典型案例。
“加大對‘委貸平臺’違規辦理信用貸款等金融亂象的專項整治,保護人民群眾信息安全和財產安全。”南京銀行南京分行金融城中心支行鴻信大廈支行副行長郝春蕾代表建議。
省人大監察和司法委員會委員李向陽代表希望司法為民力度和廣度持續加大,他建議進一步加大力度打擊電信網絡詐騙犯罪。

守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在全國率先實現三級法院少年審判機構全覆蓋,審結涉少案件6.1萬件,救助困境兒童582人;宿遷檢察機關辦理全國首例未成年人文身公益訴訟案,對提供文身服務的店家提起訴訟,最高檢為此建議并推動國務院專門發文加強治理……兩院報告中大量對未成年人的關注,令代表們印象深刻。來自教育一線的南京市金陵中學副校長戴喜代表一直關注著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他建議,組建由檢察院牽頭,公安、法院、司法行政等部門共同組成的聯合教育小組,為中小學生開展全方位立體式的法治教育,提升全省中小學生法治素養。
句容市崇明小學教育集團副校長唐婉代表和江蘇科技大學計算機學院副院長史金龍代表建議,加強學生反詐培訓和網絡信息傳播領域法律法規學習,增強青少年法治意識,防范大學生沉迷網絡游戲。
審議中代表們認為,兩院注重發揮司法裁判價值導向功能,發布了一批具有法治教育意義的典型案例,如“女童熱心助人致傷案”“小偷逃逸跳河溺亡案”等,在“扶不扶”“追不追”“救不救”等問題上亮明了態度,讓司法有力量、有是非、有溫度,推動社會主義法治精神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深入人心。揚州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孔令俊代表對此表示強烈贊同,并建議省法院加大對涉民生類典型案件“以案說法”力度,省檢察院深化拓展公益訴訟職能。南京理工大學理學院副院長闞二軍代表希望兩院在司法保障領域加強對革命英烈、先進典型、模范人物等的關注,以司法力量助力弘揚社會正能量。
五年來,兩院牢固樹立“爭當表率、爭做示范、走在前列”鮮明導向,堅持守正創新,深化司法體制改革,各項舉措蹄疾步穩、積厚成勢,司法效能不斷提升。
在全國率先實施最嚴格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兩項舉措獲評知識產權強國建設首批典型案例。設立全國首家環境資源法庭,首創環境資源審判“9+1”機制,在世界環境司法大會上作專題發言,在全國率先開展網上異地交叉評查,入選最高法院、最高檢察院指導性案例、典型案例數量居全國首位……今年兩院報告中,出現了16個“首”字、9個“全國率先”,這樣的特點,被許多代表敏銳把握,對兩院強化理念變革,展現創新創優的昂揚狀態,大家給予了充分肯定。

省委副書記鄧修明代表希望全省各級法院、檢察院在提高司法辦案水平、強化司法活動制約監督、推動從嚴管黨治院治檢等方面下更大功夫,努力實現“政治效果、法律效果、社會效果”的有機統一。
深化司法體制綜合配套改革,優化頂層設計,加強政策協調,便于基層執行;加強具體運行機制研究,縱深推進司法體制改革;用好政法隊伍教育整頓成果,抓緊制度建設,做好教育整頓的“后半篇文章”……代表們對司法體制改革同樣高度關注。
鎮江市委書記馬明龍代表建議法院深化司法體制綜合配套改革和智慧法院建設,推動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建設;建議檢察院深化涉案企業合規改革,持續推動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訴訟“四大檢察”創新發展。
作為一名法院執行戰線代表,南通市中級人民法院執行局副局長杜開林代表表示將進一步破解“執行難”,堅持貫徹善意文明執行理念,平等保護各方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創新執行方式方法、豐富變現手段讓法律“長牙”發威。
群眾需要什么樣的司法服務,就提供什么樣的司法服務。目前,我國已建成世界上聯動資源最多、在線調解最全、服務對象最廣的一站式多元糾紛解決和訴訟服務體系,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司法為民之路,江蘇的這項工作一直位居全國前列。“進一步落實中央加強訴源治理推動矛盾糾紛源頭化解的意見,建立健全矛盾糾紛多元預防調處化解綜合機制,加強‘民事案件萬人起訴率’考核及結果應用,進一步推動矛盾糾紛前端治理責任落地落實。”省十二屆政協副主席周繼業代表希望江蘇的司法工作再加把勁。
江蘇品維律師事務所主任朱曉梅代表認為,要強化大數據分析,充分發掘和釋放司法審判數據資源的潛在價值,推動大數據分析在調查研究、司法研判中的全面應用,提升決策服務的實效性。
如何為勝訴權益兌現“加油提速”,江蘇省通信服務有限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殷鵬代表建議建立法院與金融機構、政府機關的數據互通機制,為企業申請執行提供線索和幫助。
打鐵還需自身硬,法檢兩院以刀刃向內的勇氣進行自我革命,接受深刻錘煉,精神面貌煥然一新,素質能力不斷增強,司法公信力進一步提升。“法院、檢察院要在四個方面下功夫、見成效。”省委政法委書記劉建洋代表寄予厚望,一是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二是堅持圍繞中心,主動服務大局;三是樹牢宗旨意識,踐行司法為民;四是全面從嚴管黨治警,持續鍛造過硬隊伍。
“要進一步推進新時代法律職業共同體建設。”淮安市紀委書記岳嶺代表希望兩院持之以恒打造正規化、專業化、廉潔化隊伍,推動加快建設公正、高效、權威的社會主義司法制度。
常州市中級人民法院院長曹忠明代表認為,要健全完善更為科學合理的考核體系,從維護群眾切身利益出發,破除“唯數據論”的導向,指導中基層司法系統更好開展工作。
主動向人大常委會報告工作、自覺接受履職制約、自覺接受社會監督......五年來,兩院持續用好“外力”,把自覺接受外部監督作為規范司法行為、提升審判質效、推進司法改革、強化內部管理、防止權力濫用和司法不廉的重要抓手,依法能動履職,將案件辦理置于“陽光”之下,把司法公信力提高到新水平。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曲福田代表對兩院主動向人大常委會報告工作,接受審議評議改進工作,精準服務代表履職等方面所做的工作表示贊同,他建議兩院要更加注重總結司法實踐中的好經驗好做法,并進一步加強與政府部門的合作協同。
省高級人民法院院長夏道虎代表表示,全省法院將進一步增強接受監督的自覺,健全完善工作機制,奮力推進全省法院工作現代化,為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江蘇新實踐提供有力司法服務和保障。
公檢法系統間既堅持原則、依法辦案,又密切配合、有機銜接。省人民檢察院檢察長劉華代表希望行政機關對檢察工作給予大力支持和配合,共同提升治理效能。
過去五年,兩院堅守司法之魂、踐行司法之責,聚焦司法之難勇于攻堅破題,取得了豐碩成果,積極筑牢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堅固防線。黨的二十大擘畫了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宏偉藍圖,昂首闊步行進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上,代表們期望法院和檢察院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捍衛社會公平正義,守護人民美好生活,為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江蘇、法治江蘇作出新的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