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評論
作為法治建設的忠實履行者、踐行者,法院、檢察院的工作一直備受社會各界關注。1月17日,在省十四屆人大一次會議第二次全體會議上,省高級人民法院和省人民檢察院向全省人民提交了5年來的工作答卷。
今年的兩院工作報告有一個共同特點——用數據說話、用事實說話、用成果說話,體現了強烈的大局意識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全省法院共受理案件1021.8萬件,審執結998.1萬件,結案標的額7.1萬億元,分別比前五年上升44.3%、47.9%、178.9%,省法院受理案件11萬件,審執結9.5萬件,分別上升90.8%、80%。全省檢察院共辦理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訴訟等各類案件110.5萬余件。其中,刑事案件928261件,民事案件103633件,行政案件28587件,公益訴訟案件45154件。
堅持司法為民,把公平正義寫進群眾心里,正是法治建設的最高追求。抽象的數字背后,是群眾在司法實踐中的真切感受,是全省法院、檢察院干警辛勤的付出。
數字里彰顯了法律的威嚴。全省檢察院起訴八類嚴重暴力犯罪15797人,全省法院一審審結刑事案件37.5萬件,判處罪犯52.6萬人。2022年八類嚴重暴力犯罪受案數比2017年下降35.7%,江蘇被公認為全國最安全省份之一。對此,每一個居住在江蘇的市民都感同身受。
數字里回應了群眾的期盼。保障群眾生活安康,守護宜居宜業美麗環境,呵護孩子們更好成長,給特殊群體更多關愛,化解群眾涉法涉訴煩心事……法安天下、德潤人心,一樁樁、一件件都深刻體現“司法為民”沉甸甸的分量。全省檢察機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切實履行公共利益代表職責,通過刑事訴訟與公益訴訟保障人民群眾衣食住行安全。起訴制售有毒有害食品、假藥劣藥等犯罪8033人,提起公益訴訟599件,參與打擊整治養老詐騙專項行動,起訴詐騙老年人犯罪603人。全省法院全力兌現勝訴權益。完成“基本解決執行難”攻堅任務,以全國約1/20的執行人員承擔了近1/10的執行案件,執結案件304.5萬件,執行到位4522億元。
數字里詮釋了忠誠的堅守。5年來,全省法院系統15場庭審、29篇文書獲評全國百優,57個案例入選最高人民法院指導性案例和公報案例,居全國首位。677個集體、1538名個人受到中央、最高人民法院和省有關部門表彰,“全國自強模范”王小莉、“人民滿意的公務員”杜開林受到習近平總書記親切接見,楊增超、戴宜等24名干警犧牲在崗位上。全省檢察系統9個辦案集體和個人獲評全國優秀辦案團隊、優秀檢察官,22名檢察官獲評全國檢察機關業務標兵、辦案能手。17個檢察院獲評全國先進基層檢察院、全國文明單位。王勇、王帆、李思雪等13人獲全國先進工作者、全國“人民滿意的公務員”等省級以上榮譽稱號。全省法檢兩院干警知重負重,用奉獻和智慧、信仰和擔當守護公平正義,甚至用鮮血和生命詮釋對黨和人民的忠誠。
奮楫揚帆破浪行,勇立潮頭譜新篇。透過有力度、有溫度、有態度的兩院工作報告,我們有理由相信更多人民群眾急難愁盼的問題將得到解決,群眾對司法的獲得感和滿意度也將持續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