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6日上午,各代表團召開全體會議,審議現場如火如荼。來自企業界的代表們翻著手邊的政府工作報告,交流起省人大代表、省委書記信長星在參加無錫代表團審議時的講話,大家心潮涌動、感慨萬分。企業家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動力源,作為離市場最近的人,感知早、體會深,企業界代表聲音也因此備受關注。
“政府工作報告實事求是、認識精準、思路清晰,是一篇高舉旗幟、凝聚力量、催人奮進的好報告。報告中關于江蘇省科技創新、支持民營企業堅守實業、深耕主業、勇創新業的論述使我深受鼓舞。”江蘇隆達超合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浦益龍代表說道。
作為一名從田埂走出的木工手藝人到上市公司的企業創始人,浦益龍始終堅信,是國家的改革開放成就了自己的創業夢。在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科技創新是提高社會生產力和綜合國力的戰略支撐”后,他感到自己找到了企業發展的方向。深耕專業多年,江蘇隆達從一個傳統的金屬材料企業,成功轉型升級為具有高尖端材料研究和制造能力的高科技民營企業。浦益龍對于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的“堅持把創新作為第一動力”“突出創新核心地位,加強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對接,全面提升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水平”高度認同,他表示,未來一定會履行好人大代表的職責,在中國從制造大國邁向制造強國、科技強國、航天強國的歷史性跨越中,貢獻江蘇隆達大國工匠的價值。
“很激動、很振奮、很憧憬。”一連三個“很”字,道不盡南京紫金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陳崢代表內心澎湃。身為連任的省人大代表,談起對報告的感想體會時,她說,“這份報告系統地總結了我省發展的五大優勢,精準把握江蘇省情,科學找準坐標方位,讓我們底氣更足了;明確未來五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任務,鮮明提出‘五個要’的方法論,對未來工作予以科學指導,讓我們信心更滿了;圍繞2023年發展,明確了十個方面的重點工作,有目標有路徑,讓我們干勁更足了。”

實業發展離不開金融的支持,金融亦不能脫離實體經濟單獨存在。來自金融領域的陳崢,第一時間注意到了報告中提出的“搶占數字經濟這一關鍵賽道”“數實融合第一省”“扎實推進美麗江蘇建設”“推動形成綠色低碳的生產生活方式”……“高頻詞”更是“關鍵詞”。“過去五年,綠色已成為江蘇高質量發展的鮮明底色,良好的生態環境也成為了江蘇百姓最具有幸福感的公共產品。”陳崢告訴記者,下一步將準備圍繞科創金融、綠色金融等方面,向大會提交議案建議,既提升生態“含綠量”,也增加發展“含金量”。
1月15日下午,信長星在參加徐州代表團審議時強調,徐州是當之無愧的紅色之城、革命之城、英雄之城。要傳承紅色基因、牢記初心使命。這些話語,深深地觸動了在場的代表們,其中就包括徐州工程機械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楊東升代表。
五年前,習近平總書記在徐州考察時指出,抓實體經濟一定要抓好制造業。自那以后,楊東升代表和他所在的徐工集團始終牢記“傳承紅色基因、搞好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抓創新驅動、著眼世界前沿”的殷切囑托,在持續打造大國重器、不斷深化自主創新的同時,進一步推動國企改革賦能增活,以“光榮傳統+國企優勢+先進機制”的新模式,加快打造世界一流企業,奮力攀登全球產業珠峰。
“上午認真聽取了政府工作報告,感到總結成績實事求是、客觀準確、令人振奮,部署工作目標明確、重點突出、措施有力。會后,我將迅速把會議精神帶回去、傳下去,堅定不移落實到全年各項工作當中。”楊東升表示,下一步,徐工將以“高質量、控風險、世界級、穩增長”發展方針,推進“五化”轉型升級,實施“兩步走”戰略,引領構建工程機械現代化產業體系,打造支撐科技自立自強的國家級創新平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