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廣建|文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西部礦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西部礦業集團”)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牢記囑托、感恩奮進,胸懷“國之大者”,全面加強黨的建設,全面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努力構建高端引領、協調融合、綠色低碳、優質高效的現代產業體系,不斷凝聚起推動轉型升級、綠色低碳、創新發展的強大內驅力,走出了一條具有西礦特色的轉型升級、產業結構調整高質量發展之路。
近年來,西部礦業集團黨委始終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要位置,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國有企業黨的建設工作會上的講話精神,把學懂弄通做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首要政治任務,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嚴格落實“第一議題”制度,充分發揮了“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實”作用。
始終牢記“國企姓黨”的政治本色,西部礦業集團黨委以新思路、新機制、新手段謀劃和推進基層黨建工作,將抓黨建與推進企業高質量發展相結合,全面落實黨建工作責任制,形成了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黨建工作格局。

在做到黨組織“應建必建”的基礎上,著力打造“一個支部一個品牌,一個班組一個典型,一個崗位一個亮點”,先后打造21個品牌黨支部,10個雙強雙優黨支部,通過開展“促百分百達標、迎黨百年華誕”以評促建活動,實現基層黨支部全部達標,推動了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同頻共振、深度融合,做到了“圍繞中心抓黨建、抓好黨建促發展”。
西部礦業集團始終抓實抓牢“綠色發展的政治責任”,自覺把“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貫穿到生產經營全過程,堅守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用生態“底色”描繪發展“綠色”,切實做到開發中保護、保護中開發。
地下礦山全部實現充填式采礦工藝,鹽湖提鋰、提鎂關鍵技術取得重大突破,投資建設青海省最大的綠色裝配式建筑生產基地,開創青海綠色建筑新時代……
加快建立企業生產全過程能耗核算體系,加快推進礦山冶煉板塊清潔生產技術改造,培育壯大節能環保和清潔生產產業,控制并減少單位產品單耗。
2015年以來,累計投入資金30.15億元,用于固體廢物安全處置、環保設施維護改造、礦區環境恢復治理等項目,實現固體廢物安全處置率達100%,選礦廢水回用率達100%,外排污染物全部達標排放。公司所屬各單位可綠化面積綠化率達100%,10座礦山全部達到省級以上綠色礦山標準,7家單位入選國家級綠色礦山名錄,7家單位入選國家級綠色工廠,1家單位進入國家級“大宗固廢綜合利用骨干企業”行列。
西部礦業集團以科技創新賦能產業發展,在搶抓機遇中乘勢而上,在轉型攻堅中不斷突破,全力推動“智能智造、智能管控、智慧旅游”三大信息化工程建設,推動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發展基礎更加穩固。
在淘汰落后產能上做“減法”。徹底關停6個工藝落后、環境高風險項目的生產設施,完成3家“兩非、兩資”企業處置工作,1家虧損企業專項治理工作。
在培育新動能上做“加法”。將生態資源作為產業轉型的關鍵點,創新“工業+旅游”發展模式,打開了轉型發展新局面。10萬噸無水氟化氫項目填補青藏地區制冷劑產業空白。
在提升傳統產業上做“乘法”。全面推廣應用大型自動化液壓鏟裝、自卸式礦車等先進裝備;5家礦山單位完成選礦廠技術升級改造。2016年,在全國范圍內率先提出并啟動“智慧礦山”建設,錫鐵山分公司、玉龍銅業公司智慧礦山建設成效顯著,建成國內首條5G全自動智能化鋅冶煉熔鑄產線……
改造舊的、培育好的、發展新的。西部礦業集團以工藝設備優化升級推動高質量發展,進一步優化資源配置,促進企業瘦身健體、提質增效,新舊動能轉換步伐鏗鏘有力,發展方式發生本質變革,公司創新力和競爭力不斷增強。
從轉變發展思維方式、提高質量和效益入手,堅定不移推進“三大變革”,扎實推動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礦山主業產能翻番,冶煉產量創歷史新高,鹽湖化工實現新突破,文化旅游增添新元素,全面邁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
推進質量變革。從黨的建設、精準管理、降本增效、科技創新、人力資源優化、投融資、增加有效產品產量、改善職工收入水平等多個方面持續發力,推動企業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
推進效率變革。從提高工作效率、執行效率等入手,構建“戰略規劃-年度計劃-全面預算-監控評價-績效考核”閉環推進體系,同時通過績效考核,實現對企業全體職工的考核激勵,驅動戰略全面執行。
推進動力變革。把握市場發展變化規律,做好產業優化調整,做好生產環節和消費環節的有效對接,持續增強盈利能力。
西部礦業集團在國有企業轉型中另辟蹊徑,用“科技”助力“轉型”、用“創新”助力“發展”,開啟“科技創新+生產實體”經營新模式。全面貫徹落實“科技服務生產一線”創新理念,圍繞生產難題做攻關,把科技成果切實轉化為現實生產力,所屬各單位累計超過300多項生產指標突破歷史新高。
探索鹽湖鎂資源綜合利用新途徑,高純氫氧化鎂、氧化鎂、電熔鎂砂材料生產技術填補國內空白并建成首條鎂基超穩礦化土壤修復材料生產線,有效保障綠色高效農業發展。
推動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先后組織創建12個示范性職工(勞模)創新工作室,累計解決生產技術難題52個,取得推廣實用技術創新成果18項,創造效益2000余萬元。
……
加快應用基礎研究步伐,建成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及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院士專家工作站與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擁有礦物加工、冶金工程、檢測分析、化學工程等較為完整的研發隊伍,擁有16家科技創新平臺、2家雙創平臺。
西部礦業集團堅持將“造福社會、支持地方經濟發展”作為企業使命,著力探索企業與地方共融共建共享的發展路徑,累計投入資金超4億元,幫就業、幫脫貧、幫教育、幫基建,支持民族地區經濟建設,5個精準扶貧聯點村全部如期脫貧,向社會交出了一份滿意的答卷。
堅持“以產業促進就業,以就業改善民生,通過就業推動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的工作思路,著力打造民族團結示范企業,在實現企業快速發展的同時,為促進當地經濟發展和社會長治久安做出積極貢獻。五年來,西部礦業集團在少數民族地區投資超154.7億元,少數民族地區各單位累計上繳稅費67.25億元。
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讓全體西礦人都能過上好日子”作為不懈追求,聚焦職工“急難愁盼”,解難題、辦實事、暖民心,把群眾反映的“問題清單”變成“履職清單”,厚植公司關心關愛職工、職工愛崗愛企的和諧文化底蘊,堅持高質量發展與高品質生活互促共進,實現了公司和職工互利共贏、共謀發展。
走過百年奮斗歷程,又踏上新的趕考之路。西部礦業集團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深入學習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積極融入產業“四地”建設,堅定不移推進綠色低碳循環發展,切實在“六個現代化新青海”建設中走在前列、干在實處,在“中國式現代化”遼闊征程中展現更多“西礦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