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如海|文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發展是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要堅持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增強國內大循環內生動力和可靠性,提升國際循環質量和水平,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著力提高全要素生產率,著力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著力推進城鄉融合和區域協調發展,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有色金屬工業是國民經濟發展的基礎原材料工業。黨的十八大以來,有色金屬材料的基礎研究和原始創新不斷加強,為我國載人航天、探月探火、深海深地探測、核電技術、新能源技術、大飛機制造等取得的重大成果提供了堅實保障。作為中國有色金屬行業專職從事產業發展戰略研究與規劃、市場信息服務與咨詢、標準質量研究與專利查新、行業期刊出版發行的綜合性科技服務機構,有色金屬技術經濟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有色技經院”)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在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以下簡稱“有色協會”)的直接領導下,以信息咨詢、標準專利、行業期刊以及分會工作為“服務政府、服務行業、服務企業”的業務陣地,守正創新,奮發作為,助推我國有色金屬工業的高質量發展。

有色技經院黨委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黨的政治建設的重要論述和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堅持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堅定不移踐行“兩個維護”。以系統思維推動黨建工作和業務工作深度融合,堅持圍繞中心抓黨建、抓好黨建促業務,堅持黨建工作和業務工作目標同向、部署同步、工作同力,以高質量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使二者在融合發展中相互促進。通過聚焦“關鍵少數”、優化班子配備,嚴格落實“三重一大”集體決策制度,堅定不移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完善規則制度、不斷強化自身建設,持續加強群團工作等舉措,奮力開創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新局面,激發改革發展新活力,增強業務工作高質量開展整體功能,黨建工作與業務工作深度融合,相得益彰。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了到二〇三五年我國發展的總體目標,其中包括了形成新發展格局,基本實現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有色金屬工業信息化是我國實現新型信息化的重要內容之一。
作為“中國有色金屬工業信息中心”,有色技經院及其下屬北京安泰科信息股份有限公司深耕有色金屬行業信息開發領域三十余年,先后建立并逐步完善銅、鋁、鉛、鋅等23個金屬品種產業數據庫,廣泛而深入地開展會議會展等行業信息交流平臺構建工作,積極承接各級政府部門政策制修訂和相關企業戰略發展規劃等研究咨詢課題,以信息成就事業,以咨詢創造價值,為我國有色金屬工業的信息化高質量發展出謀劃策。
標準是經濟活動和社會發展的技術支撐,是國家基礎性制度的重要方面。標準化在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中發揮著基礎性、引領性作用。新時代推動有色金屬工業的高質量發展,需要進一步加強有色標準化工作。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要完善支持綠色發展的標準體系。
作為全國有色金屬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秘書處的掛靠單位,近年來,有色技經院及其標準專利中心年均下達有色金屬相關國標、行標、國軍標、協會標準計劃近五百項,完成標準制修訂近四百項,國際標準化工作漸入佳境,NQI、知識產權、計量質量等工作進展順利。有色技經院還積極響應國家“雙碳”戰略目標,編制并由有色協會發布了《有色金屬行業綠色低碳標準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開展“十四五”綠色低碳、原材料工業領域標準體系建設(提出“十四五”綠色低碳標準需求達139項),籌備成立了中國有色金屬綠色產品評價中心并研制了綠電鋁評價及交易系列標準。有色金屬標準的守正立標,對于增強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和產業綜合競爭力意義重大。
加強全媒體傳播體系建設,塑造主流輿論新格局——這是黨的二十大對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提出的要求。有色技經院傳媒中心以《中國有色金屬》《世界有色金屬》《中國金屬通報》等三刊作為主要輿論陣地,堅持守土有責、守土擔責、守土盡責,堅守推進有色金屬行業文化自信自強的初心,踐行宣傳報道有色金屬工業高質量發展事跡的使命。2022年10月,《中國有色金屬》雜志“封面故事”欄目以“非凡十年 有色金屬行業十年答卷”為專題,深度報道黨的十八大以來有色金屬行業企業的巨大變化和驕人成就,彰顯行業中央級主流大刊專業特色。
有色協會鎂、硅、鋰、鋁用炭素、金銀、稀散金屬、鈷、錫、銻、工業爐等10個分會秘書處以及中國有色金屬學會新能源材料發展工作委員會秘書處掛靠有色技經院,在有色協會的統一領導下,依托有色技經院的行業資源優勢,扎實服務行業,引領行業健康有序發展;貼心服務企業,助力企業高質量發展;積極服務政府,為行業發展建言獻策。各分會充分發揮橋梁紐帶作用,廣泛開展豐富多彩的行業活動,卓有成效地打造企業交流平臺,為有色金屬工業高質量發展增光添彩。
自1983年成立以來,從最初的“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總公司技術經濟研究中心”,到“中國有色金屬工業技術經濟研究院”,再到現在的“有色金屬技術經濟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歷經兩次改制,四次更名,但有色技經院本色不改,久久為功,始終與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的建設和發展同向同行,以信息咨詢、標準專利、行業期刊三大主要業務為立足點,把“三服務”作為分會工作的宗旨,為推進有色金屬新型工業化,加快建設制造強國、質量強國、航天強國,實施產業基礎再造工程和重大技術裝備攻關工程,鞏固有色金屬優勢產業領先地位等方面積極奉獻。
春華秋實四十載,繼往開來譜新篇。新的一年,在有色技經院即將迎來建院四十周年華誕之際,有色技經院全體干部職工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在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的直接領導和關懷下,在各有色同仁的大力支持下,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勠力同心,奮發作為,為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和高質量發展作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