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科,韓 萍,馬艷君
(1.隴東學院農林科技學院,甘肅慶陽 745000;2.河南省汝州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河南平頂山 467500)
蘋果是世界上種植面積較廣、產量較大的主要落葉果樹之一,全球貿易量在水果中位居葡萄、柑橘、香蕉之后,排第四位[1]。黃土高原是世界優質蘋果的適宜生長區,也是我國著力發展的蘋果產業優勢區[2]。該地區地形地貌多樣,屬于半干旱氣候區,果園土壤營養不足,降水時空分布不平衡,自然降水有限[3]。近年來,果農為了提高蘋果的品質和產量,不科學地施用大量化肥,使土壤中營養元素失衡,對果園產生了負面影響。據研究,過量施用氮肥雖然可以提高蘋果的平均單果質量,但蘋果不易儲存,在運輸途中容易因為擠壓顛簸而出現裂口,蘋果色度較淡,不利于銷售[4]。大量的化肥會破壞土壤層和土壤生態環境,致使土壤堅硬、酸化、鹽堿化[5]。
有機肥養分豐富,含有大量有機酸、肽類和氮磷鉀等營養元素和多種微量元素,可以大大提高農產品的品質,且肥效可以持續若干年[6]。我國果園的有機肥使用量大致在2~15 t/hm2,但國外優質果園的有機肥使用量要求大于50 t/hm2[7]。
本次試驗所用的有機肥包括以下幾種,不含生物菌的商品有機肥,含有豐富的有機質和植物所需的多種營養元素,但是養分濃度低,供肥緩慢;生物有機肥,可活化土壤中被固定的營養元素,不含有任何營養元素;果樹專用肥,肥效快、養分高、對環境會有不同程度影響;牛糞,肥效慢;羊糞,有機質含量低,肥效慢,易燒苗。本試驗旨在探究不同有機肥對蘋果品質及產量的影響,以期尋找對蘋果品質及產量提升效果最好的有機肥及其配比。
本試驗在慶陽市西峰區居立果園進行。果園為矮化果園,行距4 m、株距1.5 m,每667 m2栽植190 棵,4 年果園,蘋果品種為‘嘎啦’。全園有生草覆蓋,有滴灌條件,土壤為黑壚土。果園所處地屬于大陸性氣候,夏季盛行東南風,冬季則以西北風為主,全年少雨,每年降雨主要集中在7~9 月份。平均年降水量為409.3~624.6 mm[8]。
商品有機肥,希星牌,石家莊市希星肥料科技有限公司,有機質含量為45%。以下有機質均以OM來表示。
生物有機肥,施可豐牌,有機質含量為45%。
果樹專用肥,沃夫特牌,有機質含量為60%。
牛糞、羊糞:自家果園發酵,有機質含量分別為14.5%、28%。
尿素,品牌依梯埃,純度99%,產地遼寧;過磷酸鈣,純度99%,品牌上海莼試,產地湖北;硫酸鉀,純度99%,產地河北廊坊。
數顯式水果硬度計,型號GY-4 型,山東霍爾德電子科技有限公司;CPA-1245 型萬分之一,德國Sartorius 公司。
在每公頃地施生物有機肥6 000 kg、尿素650 kg、過磷酸鈣1 300 kg、硫酸鉀200 kg(即OM2 700 kg/hm2、N300 kg/hm2、P2O5182 kg/hm2、K2O 104 kg/hm2)的基礎上,設置不同種類有機肥進行試驗研究。共設置5 個處理組,分別用T1(CK)(商品有機肥)(不含生物菌)、T2(生物有機肥)、T3(果樹專用肥)、T4(牛糞)、T5(羊糞);T4 牛糞(含OM14.5%)、T5 羊糞(含OM28%)、T4(含OM60%)、T2(含OM45%)、T1(無菌,含OM45%)。重復3次,小區面積為35m2。
秋季在樹冠投影外圍樹(距樹主干80~100 cm)開長200 cm、寬60 cm、深20~30 cm 的施肥溝,施肥、覆布。采用溝溝布草模式,在果樹的一個生長周期內,進行5 次施肥,分別為基肥(生物有機肥100%、尿素60%、過磷酸鈣80%、硫酸鉀20%)、花前肥(水溶性氮肥20%)、保果肥(水溶性氮肥10%、水溶性磷肥20%、水溶性鉀肥40%)、膨果肥(水溶性鉀肥40%)、采后噴施(氮肥10%)。試驗時間為2020 年9 月~2021 年10 月,試驗中使用的生物有機肥、基質和農家肥均作秋基肥一次性施入。氮肥60%為秋季施,20%在來年初春追施,20%作為果實膨大肥于6 月中旬追施。鉀肥20%為秋季基施,40%在第二年初春追施,40%在6~7 月分次追施。
1.5.1 蘋果總酸度
用氫氧化鈉滴定法測定[9]。每個品種隨即取5 個果實,每個果實稱取5 g 果肉,在研缽中將其研成糊狀,用蒸餾水將果肉洗入50mL的容量瓶中,浸提30 min 后用濾紙過濾。吸取10mL濾液置于三角瓶中,加入2~3 滴酚酞,并用0.1 mol/L氫氧化鈉滴定,當濾液變為粉紅色并保持30 s 不褪色時為滴定終點,記錄用去氫氧化鈉的體積,重復3 次。
1.5.2 蘋果還原糖含量
用常量法-氰化鹽碘量法[10]測定。
取有代表性的樣品,洗凈,把水吸干,用四分法取樣,切碎,混勻,搗碎。取切碎混勻的樣品100.0 g,加入200 mL水制成勻漿,取相當于10 g 樣品的勻漿,精確到0.01 g,用水洗入100 mL 的容量瓶中,加入亞鐵氰化鉀溶液和硫酸鋅溶液各1 mL,搖勻后定容。用移液管吸取5 mL于容量瓶中,加入1 mL 的鹽酸溶液,置于沸水浴中加熱10 min,加入酚酞試劑1 滴,用約0.5 mL 氫氧化鈉溶液中和至紅色,再用稀鹽酸調定紅色剛剛消失,定容。
1.5.3 蘋果硬度
隨機選取5 個果實,在果實赤道部位削去薄薄的果皮,使用GY-4 型數顯水果硬度計(8 mm)測定。
1.5.4 田間測定
進入成熟期后,隨機選取3 棵樹測得總果數、殘果數(蘋果直徑在70 mm 以下)、優果數(蘋果直徑在80 mm以上的)、商品率(經測定,小區蘋果直徑在70 mm 以上的占蘋果總數的百分比為17.92%)、優果率(經測定小區蘋果直徑在80 mm 以上的占蘋果總數的百分比為90.09%),使用CPA-1245 型電子天平測定單果質量。
1.5.5 產量
成熟期采集每棵樹的全部果實,計算每棵樹的產量。按照式(1)計算小區產量。

1.5.6 果型指數
蘋果橫徑劃分標準見表1,根據式(2)計算果型指數。

表1 蘋果果實分級與檢驗指標(2020)Table 1 Classification and inspection index of apple fruit(2020)

數據處理與分析采用Excel 2013 和DPS 19.0 軟件。
2.1.1 有機肥對蘋果還原糖含量和總酸度的影響
由表2 可知,各處理組蘋果還原糖含量在10.7%~13.4%之間,施用T3 有機肥的果樹果實還原糖含量最高,為13.4%,較T1(CK,12.9%)增高了3.9%,兩者差異不顯著;其次是T2 和T4,較T1 降低了4.7%,差異顯著;處理T2、T4、T5 還原糖含量較對照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由表2 可知,各處理蘋果總酸度在0.30%~0.37%之間,施用有機肥T2(生物有機肥)的總酸度最高,為0.37%,較T1(CK,0.33%)增高了12.1%,兩者差異不顯著;其次是T3,較T1 顯著增高了6.1%,處理T2、T3 總酸度較對照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高。

表2 有機肥對蘋果還原糖含量與總酸度的影響Table 2 Effects of organic fertilizer on reducing sugar content and total acidity of apple
2.1.2 有機肥對蘋果硬度和果型指數的影響
由表3 可知,各處理組蘋果硬度在8.393~9.508 之間,施用T5 有機肥的蘋果硬度最高為9.508,較T1(CK,8.785)增高了8.2%,兩者差異顯著;其次是T4,為8.910,較T1 增高了1.4%,兩者差異不顯著;之后是T3 為8.886,較T1 增高了1.1%,兩者差異不顯著。而T2 的硬度低于CK,降低了4.5%,兩者差異顯著。
各處理蘋果果型指數在0.87~0.91 之間,施用T5 有機肥的果型指數最高,為0.91,較T1(CK,0.88)增高了3.4%,兩者差異顯著;然后是T3 和T4,為0.88,與CK 的果型指數一樣。而施用T2 的蘋果果型指數低于T1(CK),降低了1.1%,兩者差異顯著。
由表3 可知,五種有機肥處理得到的蘋果樣品的橫徑都大于70 mm,平均值都在70 mm 以上,屬于大果,通常果型指數在0.8~0.9 的為圓形或近圓形,0.9~1.0 的為橢圓形或圓錐形,由蘋果的橫徑和縱徑可以看出,縱徑比橫徑要短1 cm 左右,蘋果是近圓形。施用T5 有機肥的果實果型指數最高,為0.91,果實為橢圓形。

表3 有機肥對蘋果硬度與果型指數的影響Table 3 Effect of organic fertilizer on apple hardness and fruit type index
從表4(見下頁)可知,蘋果的平均產量在1 662.183~2 604.583 kg/667 m2之間,施用T5 有機肥的蘋果平均產量最高,為2 604.583 kg/667 m2,較T1 增高了24.71%,差異性不顯著;而T3、T4、T2 的平均產量都低于CK,較T1(CK,2088.417kg/667m2)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表4 不同有機肥蘋果產量方差分析Table 4 Variance analysis of apple yield of different organic fertilizer
本試驗中,各處理組蘋果還原糖含量在10.7%~13.4%之間,施用T3 有機肥的果樹果實還原糖含量最高,為13.4%,與對照相比,增高了3.9%。李來順等[12]曾以蘋果為材料研究使用不同量的有機肥對蘋果質量的影響,數據顯示有機質含量高的果園,果實容易全紅,果實有香味、有亮度、顏色鮮艷且含糖量高。蘋果陽面的含糖量比陰面的含糖量高,相差最高的有1.9%,最低的有0.3%。因為蘋果屬于喜光植物,光照的時間及強度不僅影響花芽的分化和果實上色,還會影響含糖量和枝條的生長[13]。蘋果年需光照時數在2 000~2 300 h,果實在成熟前糖分轉化積累期一般在8 月末到9 月上中旬期間,試驗地8~9 月份的平均氣溫是11~19 ℃,日間溫差大于8 ℃,有利于糖分積累[14]。由于陰面總日照時數小于陽面總日照時數,不利于糖分的積累。所以陰面含糖量普遍要小于陽面。
增施有機肥能夠改善土壤結構、增加土壤的有機質,提高蘋果品質[15]。試驗地土壤類型主要是黑壚土,有機質一般在1%~3%之間,陽離子交換量不高,土干性熱,發苗快,后勁差,腐殖質層深厚,比較適宜耕種。但也需注意合理灌溉和施用有機肥,才能維持土壤肥力,提高蘋果含糖量。
本試驗中,各處理蘋果總酸度在0.30%~0.37%之間,施用有機肥T2 的總酸度最高,為0.37%,與對照相比,增高了12.1%;其次是T2 和T3 與對照相比,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高。酸度是衡量蘋果品質的指標之一。張強等[16]對蘋果品質進行研究之后發現,果實中的鉀、磷、鋅與果實酸度有關,提高蘋果中的鉀、磷、鋅含量,可降低蘋果酸度。國家標準局對蘋果品質的規定中要求蘋果總酸度不得超過0.4%,但從數據可知,施用T2、T3 有機肥的蘋果樣品其總酸度平均值都超過了0.4%,總酸度最高的超出了25.80%,最低的超出了9.68%。這可能與農戶之前施肥過量有關。農戶為了提高果樹的產量和品質往往會施用大量的化肥,但是過量的化肥會使蘋果的甜度減低、酸度升高。
本試驗中,各處理組蘋果的硬度在8.393~9.508 之間,施用T5 有機肥的蘋果硬度最高為9.508,與對照相比增高了8.2%;其次是T4 和T3 與對照相比,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高。蘋果硬度對市場銷售有很重要的作用,它決定了蘋果的耐儲性和可運輸性。它與降水、光照的關系并不顯著,更多地與熱量條件有關,主要的影響因素是7~9 月的平均氣溫,果實硬度與溫度的自然對數呈負相關[17]。研究表明,增施有機肥有利于增加果實中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18]。有機肥中含有的大量微生物和各種酶可以促使土壤中的有機氮、磷變為無機態,使土壤中的鈣、鎂、鐵、鋁等有利于蘋果硬度的元素形成穩定絡合物,增加果樹的吸收。
不同處理組還原糖含量在10.7%~13.4%之間,硬度在8.393~9.508 之間,蘋果總酸度在0.3~0.37 之間,蘋果果型指數在0.87~0.91 之間,通過比較,施用T5(羊糞)有機肥的蘋果品質較好,產量最高,為2604.583kg/667m2,優果率為17.92%,商品率為90.09%。
判斷一個蘋果的品質往往都是通過外在果型指數、色澤和內在品質(如含糖量和總酸度)等來判斷[19]。本試驗表明有機肥和氮磷鉀肥混施確實可以提高蘋果的品質和產量,氮磷鉀肥和有機肥按照不同比例配施能夠顯著提升果樹的營養水平,改善果實的口感,果實中的維生素C、可溶性多糖也會增加[20]。由于當今堆肥腐熟或無害化處理技術發展存在明顯不足,有機肥或多或少存在抗生素和重金屬超標等問題,而抗生素少量會殘留在人體內,其他會在土壤中對環境造成污染。所以從長遠來看,有機肥對果樹品質產量的發展還是有重大意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