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紙,俗稱廁紙,要求細菌菌落總數 ≤600cfu/g,真菌總數不受限定;餐巾紙,要求細菌菌落總數 ≤200cfu/g,真菌菌落總數 ≤100cfu/g。
餐巾紙規定只能使用木材、草類、竹子等原生纖維做原料,不能使用任何回收紙、紙張印刷品、紙制品及其他回收纖維狀物質做原料。因此別再把衛生紙當餐巾紙了。
合格的紙巾添加香味或者圖案,只要符合國家標準都不會有害健康。但香味、顏料確實都有引起過敏的可能。因此,這類紙巾小孩和敏感人群盡量少用或者不使用。
偏黃本色紙的原料主要是秸稈造紙或竹漿;而白色紙主要是木漿。在制作工藝上,本色紙比白色紙少了一道漂白的程序。因此,本色紙的木質素含量較高,造成紙粗糙、發硬、沾水就爛。為了彌補這個缺陷,本色紙會添加更多的柔軟劑和濕強劑;而白色紙雖多了漂白的程序,但柔軟劑和濕強劑就會減少添加。
需要說明的是:符合規范地使用漂白劑、柔軟劑和濕強劑,并不會危害人體健康,所以按照自己的喜好和經濟條件選擇即可。
第一,購買時,看包裝及成分:(1)選擇符合國家標準的產品,包裝上有執行標準編號,開頭為GB/T。(2)產品標有質量等級(優等品、一等品、合格品)。(3)生產日期和保質期在使用范圍內。(4)標有明確的生產單位、地址、聯系方式等信息。
第二,打開后,看吸水性如何、是否掉粉塵:(1)將購買回來的餐巾紙,拿出幾張浸泡在水中,如果餐巾紙瞬間變碎,建議丟掉。一般而言,優質的餐巾紙,即便被水浸泡,也不容易變碎,甚至能完整地從水中拿起。(2)撕扯餐巾紙,若是一扯就開、切裂口粗糙,甚至會掉“灰塵”,基本就可以判定是劣質紙巾。一般優質的紙巾抗拉強度較好,不會掉“灰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