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 年夏,日軍對蘇北各抗日根據地發動大“掃蕩”,并揚言要活捉劉少奇。在日軍幾乎已到眼前的危急時刻,在馬莊鄉農救會主任馬玉甫的幫助下,劉少奇一行人巧設“空棺計”,平安脫離了險境。
“皖南事變”后的1941 年1月20 日,中共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任命劉少奇為新四軍政治委員,和戰友們重建新四軍軍部。
劉少奇明確要求:國際和國內形勢對中國人民的抗戰是十分有利的,而不利于反共頑固派與內戰挑撥者。因此,中國共產黨要堅持統一戰線的方針,堅持反對內戰、反對分裂,以挽救時局危機,堅持抗戰到底。
經過細致的重組工作,盡管“皖南事變”損失7000 人,但新四軍很快重新組建了7 個師,達到9 萬人,且重新劃定了活動區域。
同年夏,日軍出動10 萬多兵力對蘇北各抗日根據地發動大“掃蕩”,并瘋狂撲向新四軍軍部——鹽城,揚言要活捉劉少奇。
為了反“掃蕩”,劉少奇率部沖出鹽城后,讓主力部隊轉移,自己只帶幾名同志行動。
由于身患嚴重的肺病,咳嗽得厲害,一路上他一咳嗽就把嘴套在袖口里,盡量不發出聲音,好不容易深夜抵達建陽(今江蘇建湖縣)水網湖蕩地區十八團馬家莊,準備過河跳出敵人的包圍圈。區委書記將他安排在馬莊鄉農救會主任馬玉甫家。

抗日戰爭時期的劉少奇
沒多久,一天夜里,馬玉甫忽然向劉少奇報告,他剛才去查哨,迎面碰到一個形跡可疑的人。他只問了一聲,那個人就隱到柴塘里去沒了蹤影。劉少奇聽后十分警覺地說:“敵特很可能發現了我的蹤跡。”
這時,在離莊子不遠處升起幾顆紅色信號彈。劉少奇說:“這是鬼子發的信號彈,要各據點的敵人向這一帶包抄‘掃蕩’,因為電話線被民兵割斷了,鬼子只得用信號彈聯系。老馬,現在還可以過大河向北嗎?”
“不能。敵人在沿河口、廖莊一帶有據點,而且那一帶壞人多。”馬玉甫說。“那怎么辦呢?”劉少奇問。馬玉甫想了一會兒說:“莊上有口壽材(空棺材),可以借來把文件、電臺放進去。我和你,還有這位小兄弟,”馬玉甫指了指劉少奇的警衛員,“裝扮成死者的兒子、孫子。你是外鄉口音,干脆裝個啞巴。再弄幾件長短衣裳和枕頭擺個假死人狀睡在上面。如果敵人包圍了莊子,我們就一起運棺材出莊,送你轉移到安全地點。”
劉少奇一聽十分滿意,他們便分頭開始行動。這時,鄉婦救會長手提一個豬頭向這里跑來,說:“黃奶奶家那頭老母豬前天夜里瘟死了,這個豬頭發臭了。我想越臭越好,將它放進棺材,如果鬼子執意開棺檢查,一聞到‘尸’臭味,就把他嚇住了。”馬玉甫馬上將臭豬頭放進棺材內。
不出劉少奇所料,放哨的區民兵報告說,已望見大批敵人正向這一帶運動。于是,行動開始了。“送葬”的人們一邊開始哭,一邊把棺材抬到船上。披麻戴孝的劉少奇裝扮成一副癡呆相。
小船剛要開動,突然,一群日本兵吆喝船停下來接受檢查。船靠岸后,日軍胖翻譯和一個士兵上船。馬玉甫按照劉少奇預先教他的話,哭哭啼啼地說:“太君,我父親是得霍亂病死的。大暑天,尸體已壞了,會傳染人的,得趕快送到大河北祖塋下葬。”說著,馬玉甫便假裝嘔吐起來。劉少奇和船上的人也都跟著“嘔”起來。
一個戴眼鏡的日軍軍官示意胖翻譯撬棺檢查。胖翻譯讓士兵用刺刀撬棺材蓋,聞到一股異常的臭味,也忍不住大嘔一陣。日軍軍官見既已這樣,便把指揮刀一揮,示意船趕快開走……
于是船向大河疾駛而去,劉少奇和幾名同志安全地撤到了鹽城郊外的大河北岸。氣勢洶洶的日軍做夢也沒想到,他們所要活捉的劉少奇就這樣從他們的眼皮底下擺脫了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