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新黨
(云南省昆明市石林縣西街口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石林,652209)
人參果為茄科(Solanaceae)茄屬(Solanum)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名為香瓜茄、香艷梨。人參果起源于南美洲北安第斯山區,我國于20世紀80年代從國外引進栽培,云南省石林縣于1996年初從省外引入栽培。石林人參果(Solanum muricatumAiton)氨基酸、蛋白質含量高,并富含多種維生素和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石林人參果每1 000 g 成熟鮮果中含蛋白質19 g、必需氨基酸2 530 mg、維生素C 300 mg、磷177 mg、鋅1.20 mg、鐵2.01 mg、鈣100 mg、總糖8.59%、水分89.7%、硒15 μg,其硒元素含量之高,在中國蔬菜、水果中極為少見。石林人參果除作為水果鮮食外,還可炒、煮、燉湯等作為蔬菜食用。石林人參果從引種至今,經過近26 a 的發展,在高海拔冷涼石漠化山坡地上取得較好效益。先后獲得了國家農產品地理保護標識認證、綠色食品認證,被云南省農業農村廳評為云南名牌農產品;2020年和2021年連續2 a 在上海亞洲果蔬產業展覽會上被授予“最受歡迎的果品區域公用品牌100 強”稱號;2021年,石林縣人參果種植面積達10 420 hm2,產量25.1 萬t,一產產值達14.2 億元,先后被列為昆明市“一縣一業”示范縣、云南省“一縣一業”特色縣。石林人參果的核心示范種植區石林縣西街口鎮已成為全國乃至全世界最大的商品人參果種植基地、集散地和銷售中心。

豐產的人參果
石林人參果種植地塊受自然條件差、水利設施建設滯后等因素限制,導致大田移栽被動,產量低,品質參差不齊。搭架引蔓栽培技術能提高人參果扦插苗成活率,增強通風透光,方便水肥管理與病蟲害防治,有效降低植株病蟲害發生率;搭架引蔓栽培技術能實現人參果集約化生產,有效利用耕地,便于輪作;生長期與成熟期提前,能有效避開后期低溫霜凍氣候的影響,提高了人參果的產量和質量,提高經濟效益,較大程度降低了人參果的生產成本,對加快石林縣人參果產業發展步伐,幫助山區農民增收致富具有重要意義。
人參果栽培基地應選擇地勢較高的平地或緩坡地,要求通風透光性好,土質疏松,排水良好,遠離污染源。
前作收獲后及時清潔田園,深耕曬垡,深耕30 cm 左右。移栽前,每667 m2施入充分腐熟的農家肥1 500~2 500 kg,將1/2 的農家肥撒施于地面,深翻耙平,使肥與土充分混勻;將剩余的農家肥及三元復合肥30~40 kg、鉀肥10~15 kg 混合后于定植時作底肥穴施;按1.2 m 開墑,墑寬0.8 m,溝寬0.4 m,溝深0.3 m。墑向以南北向為好,種植受光照較為均勻;按株距0.5 m 打塘,塘深15~20 cm。

農戶采收人參果
選擇抗病性好、抗逆性強的圓果二號脫毒種苗,于3月中旬至4月上旬移栽。每667 m2植1 100~1 200 株,不宜栽得過深或過淺,穴施底肥,澆透定根水,及時覆蓋黑色地膜保水保溫。栽后應及時查塘,若發現缺塘,應及時補缺,澆透水后蓋膜;補苗蓋膜要輕揭輕蓋,防止拉破地膜。
選用竹棍、鐵絲、吊蔓夾、吊蔓繩等材料搭架。
人參果的分枝萌發力很強,要不斷地將多余的枝條剪去。植株15~20 cm 以上部分合理選留分枝,每株選留2~4 枝作為結果枝蔓,土壤肥力好的選留4 枝;新枝萌發很快,及時抹除腋芽,一般在側芽2~3 cm 時摘除較為合適,10~15 d 修剪1 次。
人參果為草本植物,莖稈直立性差、負重小,但產量高(搭架引蔓栽培每667 m2產量可達7 000 kg),容易倒伏,所以很有搭架的必要性,搭“井”字架較為堅實,能夠承受高產量的植株而不易倒架,通風透光也好。搭架時間在第一次整枝后,在墑面上沿人參果栽植行插直徑5 cm 的竹棍,出土高度2 m,間距2 m,行距1.2 m,使用14 號鐵絲在距地1.9 m 處把所有竹棍連線綁扎成“井”字架,在距墑面1.5 m 處,沿人參果栽植行在竹棍上綁縛12 號鐵絲。使用孔徑1.2~1.6 cm 的吊蔓夾固定選留的結果枝蔓,用吊蔓尼龍繩吊綁在鐵絲上,引導植株向上生長。生長期還要及時摘除萌蘗和側芽(打杈),因側芽易萌發,會消耗過多營養,從而導致生理落花,影響坐果。在打杈的同時,做好疏花工作,一般每花穗留2~3 朵花為宜;每1主枝留3~4 臺果,每臺留果3 枚。

搭架引蔓種植的人參果
中耕蹲苗至第一穗果實達核桃大小時,開始追肥澆水,以促進果實迅速膨大,進入結果期后,人參果需水量加大,應及時澆水,澆水應在上午進行;開花前與坐果后至成熟前,各追施1 次氮磷鉀復合肥15 kg/667 m2左右,這一階段主要是促使花盛保蕾;結合噴藥進行葉面噴肥,以磷酸二氫鉀為主,適當配以尿素及其他微量元素肥料。
病蟲害主要有疫病、灰霉病、黑斑病和病毒病,紅蜘蛛、薊馬、蚜蟲、白粉虱等。采用農業與藥劑防治相結合,疫病可用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800 倍液防治;灰霉病、黑斑病可用50%撲海因(異菌脲)可濕性粉劑1 000 倍液噴霧防治;病毒病可用高錳酸鉀1 000 倍液或20%病毒A 可濕性粉劑500 倍液噴霧防治;種植脫毒苗能從根本上防治病毒病;蚜蟲可用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4 000 倍液噴霧防治;白粉虱可用10%撲虱靈乳油1 000 倍液噴霧防治;紅蜘蛛和薊馬用73%克螨特乳油2 000~3 000 倍液噴霧防治。
適時采收有利于上部開花坐果,人參果幼果為淺綠色,當果實膨大到一定程度,表面出現紫色條紋時,果實七八成熟,各種營養成分達到最高水平,是采收菜用人參果的適宜時期。作為水果食用時,則需要待果皮呈金黃色,并有紫色條紋時采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