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網江蘇宿遷供電公司 張海軍
2022年10月27日,在江蘇佩捷紡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廚房,只見身穿白大褂的廚師肖威拿著勺子來回翻炒,很快一道熱乎乎的蒜黃炒雞蛋便出鍋了,全程不見四處飛濺的火苗,更沒有明顯的室內溫度升高。“我從事廚師行業20多年了,剛開始都是炭爐,后來改用煤氣灶,不僅臟而且油煙大,做出來的菜也不好看。使用電炊具感覺非常好,無油煙,溫度也可隨時調節,做出來的菜更可口,工作環境也變得舒適了。”全電廚房帶來的好處,肖威感觸最深。
“全電廚房”用電成本是不是比用煤、用氣貴?用電做菜會不會影響菜的口感……針對“全電廚房”推廣初期客戶存在的種種疑慮,2020年以來,江蘇宿遷供電公司精準發力,算好安全、經濟、環保賬,消除客戶疑慮,積極推動電氣化廚房改造項目落地,打造了一批減排效果好,示范作用強的廚房“全電產業”。
“廚房‘氣改電’,既省心省錢,又消除了安全隱患。當看到廚房最后一根燃氣管道被拆除,我懸著的心終于可以放下了。”宿遷市機關事務管理局負責人說出當時感受,當初看到有的廚師們一邊燒菜一邊叼著香煙的情景,心里就發毛,生怕哪一天會發生廚房安全事故。
大力推廣使用“全電廚房”,政企協力推動是關鍵。
宿遷市機關事務管理局食堂是宿遷市最大機關單位食堂,平均日就餐人數超過1000人。2020年4月,在了解到該食堂還在使用天然氣廚具后,宿遷供電公司主要領導親自帶隊走訪宣傳,積極與市機關事務管理局負責人交流溝通,從安全、節能、環保等維度,推廣宣傳全電廚房。最終市機關事務管理局放棄天然氣廚房,采納“全電廚房”改造計劃。項目實施中,宿遷供電公司加強業擴配套服務,電能替代前端拓展團隊與各部門通力合作,提供全電廚房個性化解決方案和最優接電方案,僅用5天時間完成申請受理、現場勘查、裝表送電等流程,大大縮短接電時間。5月15日,宿遷市首個機關食堂——市機關事務管理局“全電廚房”示范工程順利投運。“該全電廚房投運后平均每年可節省運營費用10萬元,減排CO2400 t,新增售電量約40萬kWh。”宿遷供電公司營銷部負責人說,這為全市推廣餐飲領域電能替代,提升餐飲行業廚房安全水平,提供了可推廣可復制成功經驗。
宿遷市機關食堂全電廚房得到市政府領導充分肯定。5月28日,宿遷市政府組織22家市級機關單位負責人觀摩了“全電廚房”。看到全電廚房帶來的實實在在好處,市應急管理局、市日報社、交通集團等多家機關單位均進行了全電廚房改造。市消防支隊還在《宿遷市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工作方案》中,把推廣餐飲全電廚房電氣化建設列入重要工作來做。
“傳統廚具使用的是天然氣,是易燃易爆氣體,使用時有明火存在安全隱患,還需要鼓風機鼓風,操作不方便、噪音大,廚具在制作菜肴時還容易產生油煙,會影響到食堂工作人員身體健康。”宿遷市應急管理局徐宜軍認為。
9月30日,蘇州宿遷工業園區最后一家餐飲商戶周記把子肉“瓶改電”工作完成,標志著宿遷市首個“零瓶”示范區建成。
“全電廚房相對于傳統燃氣廚房,低碳環保、節能經濟、安全健康,但在推進中,由于電廚具一次性投資大,商戶改造積極性大打折扣。”宿遷供電公司綜合能源公司負責人夏海軍介紹。為此,宿遷供電公司主要領導親自帶隊、分管領導靠前推動,多次積極向市政府領導匯報,與市應急管理局、消防支隊密切溝通,建議從安全出發,出臺“瓶改電”補貼政策,對使用瓶裝液化氣的餐飲場所推進“瓶改電”,杜絕人群密集流動區域液化氣爆燃隱患,減少餐飲行業碳排放。
在宿遷供電公司主導推動下,最終于2021年6月2日,早于湖北十堰“6·13”燃氣爆炸事故11天,促成了市政府在全省率先出臺了“瓶改電”補貼政策,明確客戶表計以下線路改造、更換電灶具產生的費用政府補貼50%。由于明確了“瓶改電”補貼標準,大大降低了餐飲商戶改造成本,有效推動了餐飲電氣化進程。
蘇州宿遷工業園區是江蘇省南北共建的第一個園區,連續11年綜合考核位居全省第一。為了繼續擴大“瓶改電”補貼政策影響力,2022年3月,宿遷供電公司促成蘇宿園區出臺“瓶改電”最高補貼80%政策,攜手打造“零瓶”示范區。為推進“零瓶”示范區建設,宿遷供電公司加大政策宣傳力度,與政府部門建立工作溝通群,并逐戶開展現場勘查,為商戶提供全電廚房免費設計,制定內部線路工程改造方案,全過程服務商戶改造工作,推動“瓶改電”工作取得實效。
周記把子肉負責人杜育松介紹,“我們這片區的商戶,以前用的都是瓶裝液化氣,運輸、存儲不方便,還特別擔心燃氣泄漏、煙道著火等問題,‘瓶改電’不僅能解決這些問題,如今還能享受到政府補貼,大家的積極性更高了,我們還是非常支持的。周記把子肉新增8頭電磁爐、電磁灶各1臺,改造總費用需12000元,補貼后僅承擔2400元。以往使用瓶裝液化氣每月費用1400元,根據測算,使用電炊具每月不到1100元,每年在用能成本上就能節省3000多元。”
蘇宿園區“零瓶”示范區共完成33戶餐飲商戶“瓶改電”,替代瓶裝液化氣68個,為商戶減少改造成本合計200萬元。新增用電容量1120 kW,預計每年新增售電量128萬kWh,減少CO2排放約212 t。
2022年,宿遷供電公司參照市級補貼政策出臺的經驗,緊抓各級政府單位落實安全生產的迫切需求,突出全電廚房安全特性,靶向發力,先后促請政府出臺了江蘇省地市層面首個“全電城市綜合體”推廣補貼政策,并在全省率先實現了餐飲電氣化補貼政策市縣全覆蓋,最大程度降低了改造成本,提升餐飲商戶改造的積極性。

全電廚房
夜幕降臨,華燈初放。黨的二十大后,熱鬧祥和的氣氛,布滿宿遷金鷹、寶龍核心商圈整個街區。2022年10月25日晚,雖然還沒有進入營業高峰期,但在寶龍24街宋道勝經營火鍋店的后廚已是一片繁忙,只見4臺使用電力的爐灶正煮著火鍋底料,香氣四溢。“以前廚師使用瓶裝液化氣時,我總是反復叮囑著,害怕發生意外。現在‘瓶改電’使用上了純電的廚具,整個后廚沒有一點明火,不僅衛生干凈,最關鍵、最主要的還是安全。”宋道勝談起“瓶改電”好處時,連連稱贊。“以前用于支付瓶裝液化氣的費用每個月在2000多元,現在整個后廚的電費支出只有1500多元,改完后每個月可節省500元。”
宿遷金鷹國際購物中心、寶龍城市廣場是市區核心繁華商業圈,其美食街區也是宿遷夜經濟的品牌街區,已成為規模消費的“熱引擎”。
2021年春節前,宿遷供電公司領導來到金鷹寶龍商圈走訪調研,看到密集的人群穿梭在一個又一個液化氣瓶之間,敏銳地察覺到存在嚴重的安全隱患。2021年2月起,宿遷供電公司營銷部、綜合能源公司、項目中心,聯合市應急管理局、消防支隊、屬地政府多次到金鷹寶龍核心商圈現場勘查,建議借助“瓶改電”補貼政策,實施“全電街區”建設,為擴大餐飲電氣化市場營造出良好的外部環境,最終促成了相關部門就“瓶改電”工作達成共識。
全電商圈改造項目涉及金鷹商業區、寶龍后街、寶龍24街共計88家商戶,需要替代瓶裝液化氣211個。補貼政策出臺后,宿遷供電公司更加注重政策的貫徹落實,與宿遷市安委辦組建了“瓶改電”工作專班,建立應急、消防、社區、供電等單位月度現場會辦機制,政府相關領導也多次現場調研指導工作,同頻共振、同向發力,協同推進全電街區改造。
針對項目實施地點均位于市商業中心,日常人流量較大,天然氣、通信、雨污水管道交叉跨越,實施難度大的實際。工程實施前,宿遷供電公司營銷部、項目管理中心主動對接住建局、園林局、大氣辦、城管局等多個行政單位以及天然氣、自來水、通信協會、社區物業等業主單位,協調辦理施工許可、破路破綠和渣土外運等相關手續,確保項目及時開工。
“為保障這兩個核心商圈全電示范街區11月底前完成改造,我們已提前啟動電力設施增容改造工程。”宿遷供電公司有關負責人說,該公司一方面為臨街商戶提供全電廚房免費設計方案,全過程服務商戶改造工作,著力降低商戶改造成本,聚力加快配套電網建設,全力推動臨街商戶餐飲電氣化改造。另一方面積極與用戶協商,對所有有噪音的施工進行屋內封閉施工,確保將影響降至最低,得到了用戶和物業一致肯定。

全電廚房
2021年11月,宿遷金鷹、寶龍全電街區廚房改造工程已全面高質量完成。據測算,該全電街區建成后,新增用電容量2496.5 kW,預計每年可新增售電量約285萬kWh,減少CO2排放約473 t。也將從源頭上防范液化氣鋼瓶泄露引發火災爆炸事故,提升社會本質安全水平。
江蘇佩捷紡織廚房負責人任雪峰介紹,佩捷紡織全電廚房配置全套電廚具38臺,用電容量677.25 kW,可滿足6500人用餐需求,2021年5月20日,全電廚房正式投入運行,年減少CO2排放1000 t。“經測算,與使用煤氣、甲醇相比,節約能源費用30%~35%左右。
經過近兩年實踐,宿遷供電公司已塑造了全電廚房“安全節能環保”的高端品牌形象,贏得了更加廣泛的社會認同,全電廚房市場拓展已由“被動”變“主動”。成功建成了江蘇省首個全電菜市場(南菜市)、全市首個餐飲“零瓶”示范區(蘇宿園區)、全市首個全電紅色景區(泗陽程道口)、蘇宿園區嘉實印象城、沭陽吳集鎮狀元街等一批在建商業綜合體和商業街區全電示范樣板,形成了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經驗做法,有力推動“瓶改電”工作取得了看得見、摸得著的實實在在的效果。宿城雙莊汽配城、宿豫城東農貿市場、湘江路步行街、沭陽萬達金街、泗陽水仙樓、泗洪步行街等一批街區、城市綜合體“瓶改電”工程也正在全市各縣區所在區域如火如荼地進行中。宿遷市第一人民醫院、市郵政局等多家單位主動聯系,合作開展全電廚房改造。
截至2022年12月底,宿遷供電公司已在全市累計推廣全電廚房916戶,替代設備功率37015 kW,預計年替代電量4381萬kWh,減少CO2排放約7000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