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中國青年報社、北京郵電大學、華為云聯合發起了“代碼上太空”征集活動。廣大青年學生受邀前來,開發適用于衛星的創新應用。他們的優勝作品將有機會通過全球首個云原生衛星計算平臺,部署到“天算星座”計劃的多顆衛星中,讓衛星變得“更聰明”。
“天算星座”計劃由北京郵電大學深圳研究院與天儀研究院共同發起,首顆先導星已于2021年12月成功發射,預計在2023年將完成一期組網建設,建成后將成為我國科研衛星領域的生力軍,也將是全球衛星網絡科技創新基地之一。2022年11月9日,征集活動結果公布。來自全國各地的11支參賽隊伍斬獲獎項,其中,華中科技大學OpenEdgeNeXt團隊憑借“CoStar:基于神經網絡模型動態切分的星地協同遙感圖像分析系統”獲得冠軍。
通過這次比賽,學生們有了一個極佳的實踐機會,所寫的代碼不再僅僅停留在實驗室里,而是跟真實的大場景、真實的數據緊密結合起來,面向應用中的實際問題,“更好地落地”,幫助衛星更好地服務于應急通信、生態監測、防災減災、城市建設等社會領域。
“太空和衛星離自己似乎不再遙遠,我們的代碼要上天了!”
這些年輕的隊伍朝氣蓬勃,對未來充滿期待。
(摘自《中國青年報》2022年11月21日)
◆素材解讀
一群有夢想的年輕人,從實驗室走出來,通過代碼,把衛星應用落地,為國家為社會更好的發展提供技術支持。
他們在科技前沿,朝氣蓬勃,發揮潛力,大膽創新,挑戰技術難題,突破科研瓶頸,他們揮灑著青春熱血,遨游在夢想的天空。
◆適用話題
青年力量 使命擔當 大膽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