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曉婭
(中國聯合網絡通信有限公司深圳市分公司,廣東 深圳 518000)
通信行業是我國提供基礎信息化設施與通信服務的基礎產業,是支撐國家經濟發展的戰略性、基礎性、先導性行業,為整個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強大的新動能。《“十四五”信息通信行業發展規劃》指出,要力爭建成全球規模最大的5G獨立組網網絡,到2025年,力爭每萬人擁有5G基站數達26個,5G用戶普及率從2020年的15%提高至56%。根據規劃的內容,2025年將是通信行業實現低端向高端、從傳統向現代、數字化轉型升級的關鍵年份。
但是,近年來,我國經濟發展的內外部環境發生了深刻變化,為了保證通信行業運行穩中有進、電信業務收入和利潤保持平穩增長、電信業務總量快速增長,傳統的粗放的成本管理模式已經不再適應,必須開展精細、高效的降本增效措施。
全面預算管理是協助企業合理配置資源、提升成本效益及達成戰略目標的關鍵管理手段,預算編制講究科學性。但是,目前通信運營商企業預算編制科學性不足,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一是預算管理委員會未能充分發揮作用,更多時候是財務部主導決定預算的編制,下設的各專業組未能擁有充分的建議權;二是編制方法上,未充分地結合固定預算與彈性預算、增量預算和零基預算、定期預算和滾動預算等科學預算編制方法,實際編制中要么片面地認為存在則合理,以歷史數據為基礎進行編制;要么為了達到總體成本壓降,實行一刀切,未對重點項目和費用進行單獨編制。
實際業務中,存在費用列支脫離業務實質的現象,如某運營商存在行政線的費用未嚴格按照業務的實質列支成本項目,人工、水電、辦公費等存在交叉費用,未進行嚴格的劃分,但根據會計準則規定,公司食堂用于職工福利的水電費應該進入人工成本,而該運營商因為人工成本額度不足,將原來已經列支人工成本的水電費列入管理費用中。在實際列支費用的過程中,財務部門未發揮專業優勢,充當“老好人”角色,將管理權限下放到幾個相關部門博弈,而應列支相關費用的歸口管理部門以預算不足強勢推脫,導致實際費用列支偏離會計準則。
一是通信運營商在降本增效過程中實施方法簡單粗暴,存在片面通過簡單的指標考核進行管理的問題,剛性要求成本金額控制到多少以內。例如,某運營商省級分公司一刀切要求管理成本目標下降百分之幾,到地市為了達成目標,對于各類費用直接減金額;但是實際情況是管理成本中的“剛性”成本費用,例如場地的物業管理費每月必須發生且金額固定,這就造成無法完成壓降目標。二是名為降本增效,實際就是簡單的降低成本等,在增效上未能采取有效措施。例如,降低安保費用的措施就是減少保安人員,同步技防手段受制于成本原因未能配套跟上,相比降本增效,更可能帶來損失的風險,反而不利于企業的長期發展,影響市場競爭力。
隨著企業內外部環境的變化以及市場競爭的加劇,通信運營商已經進入了過“緊日子”的時期,企業應思考在工作流程、工作方法上創新優化,在管理流程和實際業務工作中要融入降本增效的意識。但是降本增效不是簡單粗暴地削減成本支出,而是減少低效和無效環節,減少成本浪費,提升成本使用效益。
科學預算編制方法需要關注以下幾點:一是在編制費用預算的過程中,相關部門要充分尊重費用本質,嚴格按照權責發生制編制費用預算,在深入業務了解費用實質的基礎上進行預算劃分,管理部門不能凌駕于會計準則之上。二是在編制方法上,科學的應用各種預算編制方法,包括零基預算、彈性預算及增減量預算等,各項費用、各個部門預算金額多少既要結合歷史數據、合同簽訂等定量數據,又要結合公司戰略規劃及市場需求情況統籌制定。
通信運營商已經有非常成熟的內部控制管理規范,也一直在致力于培養合規內控文化,實際工作中還存在費用跨線條、跨成本及突破權責發生制等執行不到位的情況,反映出在執行層面存在內控薄弱環節。針對這種情況,迫切需要管理部門細化相關管理規定,出臺詳細的操作指引,并對業務部門加以輔導,日常業務中嚴格執行。
隨著業務的快速發展,在運營商企業內部建立了不同的經營分析、運營支撐系統,近年來基于國家戰略的數字化轉型,各種不同系統更是應運而生,產生的問題就是在同一分公司層面,同一項業務的不同子數據分布在不同系統中;針對同一個業務,從地市分公司、省公司再到集團公司都有不同的系統支撐,結果就是各種系統成了孤島式應用。另外,在具體的系統應用中存在部分系統以提高效率犧牲準確率的問題,未將系統設計真正的嵌入業務,例如,某運營商業務部門在實際費用事前審批中費用列支跨線條、跨部門都可選擇,并且審批流程可不經歸口部門審核,導致錯列、多列、超預算等問題。基于此,建議運營商企業內部對各子系統資源進行整合,形成全集團一體化系統,同時將系統嵌入業務,提高系統應用的科學性。
財務部門作為企業預算編制、財務決算的專業主管部門,在預算編制、財務決算過程中必須樹立獨立性和權威性,拒絕過去一貫的傳統思維,在各部門之間充當“老好人”角色,能夠在事前、事中及事后主動作為,形成閉環,遇到問題及時、客觀、科學地解決。
一是事前規范指引。財務部門要經常將出錯頻率較高的典型業務,發給業務部門學習,達到以案促改的效果。
二是事中核算監督。雖然在數字化經濟時代,通信運營大部分企業都已經完成財務轉型,實現了財務共享,但是固化的電子報賬系統、財務共享中心以及標準化的作業流程在給財務人員提高效率、減輕工作負擔的同時,也讓財務人員放松了日常監督,未能及時發現問題,影響了提質增效收入成本列支的準確性。財務人員必須轉變觀念,做好日常的核算監督。
三是事后檢查糾錯。在通信運營商企業內部,普遍存在的現象是財務人員唯考核論,財務進行例行事后檢查的動力是基于某項費用是否影響預算進度,如果某項費用存在超預算情況,就會深入看費用的明細,發現存在跨線條、跨費用列支的問題,進行事后調賬,反之,則檢查的概率較小,錯列的賬將一直存在賬面。
當前,通信運營商降本增效已經成為發展行業趨勢。然而,降本增效并不是片面地降低成本,而是要提高成本使用效益,需要全員共同樹立降本增效的意識、科學編制預算、加強預算執行、科學地應用系統加以管控,同時充分發揮主管部門的主觀能動性,做好成本管理。